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理论》2015,(29)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当前成熟的、极具代表性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历史发展、核心问题,以及批评话语的建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分别进行探究。可以充分说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及第三世界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正是由于缺乏与本土男性批评者的对话意识,才导致了对西方女性主义某种程度的认同与盲从.对于女性文学批评而言,如何理解“对话”的含义、如何理解“性别身份”、如何处置西方女性主义与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关系、如何对待女作家创作是保持批评生命活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身处主流批评领域的男性批评者能够参与女性文学批评的对话,是在为女性文学批评的更好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5)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自然,而男性以自然为敌,但同时也注意到,造成性别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它不仅压迫女性,也使男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基于这一观点,文章选取三位女性生态主义作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具有生态女性主义特征的男性形象,探讨男性可以对生态女性主义做出的贡献,同时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和自然之间和平相处,共建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试图透过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双重视角解析<浮生六记>中芸的凄惨命运.分析了女性同自然的内在一致性,揭示了父权制压迫下两者的弱势地位导致了悲惨的必然性,也对新形势下的女性同自然如何摆脱弱势地位以及如何寻求解放之途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2)
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海外华人女性作家的共性特点,与生活实际格外贴切,所构造出来的女性形象也性格鲜明。因此,这样一种生活处境成为研究严歌苓小说的重要切入点。以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更深层次地分析出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9)
通过借助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形象、女性情思及女性语言、女性象喻等方面,对闺怨诗词中男性词人借助弃妇、歌女形象抒发情怀的美学特质进行分析。以辛弃疾的《摸鱼儿》为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这一类别诗词美学特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凌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未来而言,性别诗学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步走向理性与成熟、逐步实现诗学的转换、强化个性的文学写作方式与批评理念、逐渐改善女性的生存状况与文学现状、跨学科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建构开放多元的性别诗学体系的必要前提,从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走向进行一些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文坛出现了许多的优秀作家,其中就包括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和着力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女作家威拉·凯瑟.这两位作家对当时的女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分别体现在他们的<菊花>和<啊,拓荒者!>这两部作品中.所以拟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探讨这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不同理解和定位,并揭示20世纪中期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矛盾、渴望、追求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进而展现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1.
吉利根作为第三代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针对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状况,她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试图建构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她的这一努力,虽然逃避不了被争论和被误解的命运,但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当前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9)
赛珍珠常常以中西方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然而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角度看,她笔下的中国女性是困在"形式上"的中国女性。为了尊重所要表达的作品主题,她无意识地将西方女性或是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平等自由的一些观念赋予中国女性。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理想中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国史上,女性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女人当国历来受到各种不公的批评。而本文则基于性别政治和女性主义政治观,对唐书中"东女国"的女主问题进行考察,论述国史上的女主和东女国女人当国的政治问题,并从古中国政治中的性别博弈的史实来说明女性不应该被边缘化,也不应该轻视她们对历史的影响;历史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复杂多面体,不能忽视其它貌似次要的因素。史实表明,只要条件具备女性也可以承担男性所承担的政治责任。未来的政治应当寻求两性的和解,终结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14.
韩秀 《学理论》2010,(11):149-150,280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183;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183;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5.
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对西方思想史的考古学分析,得出"人之死"的结论."人之死"可以被解读为主体的消亡,这一论断建立在福柯的话语理论基础之上,即主体是话语建构的结果.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在当代西方文化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影响了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实践,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当下中国多元、开放的语境中我们需要批判性地评价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6.
正一、"性别派"的观察视角女性主义国际法方法的视角具有独特性。女性主义学者的这种独特观点涉及国际法的性别敏感性问题,与纽黑文学派不同的是,其"观察立场"不是为了人类共同利益,而是具有派别性的立场。这种"派别性"在于批判性地考虑到谈论某个主题时需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而不从客观和中立出发。反而,其出发点是由女性所属的集体以及作为女性的性别条件来理解和决定的。女性主义者们认为,首先,男性具有支配地位的制度应该被破除,而女性的经验、情感等特性要得到重视。其次,国际法律体系中需要女性的声音。再次,"受害者论"  相似文献   

17.
丁玲和简·奥斯丁是中国和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突破了各自国度已往从男性视角叙写女性生活、命运的传统,从女性视角用女性独特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尽管都以勇敢反抗男权社会为其主要性格特点,但在反叛的强度和方式等方面却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实质上是两位女作家本身女性意识差异的投影,其深层原因在于作家所处的社会及家庭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7)
《狐火》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女性成长小说,延续了她一贯的暴力书写风格。文章在简单梳理欧茨暴力书写特征的基础上,以《狐火》为批评文本,探讨她如何从暴力的角度透视美国底层阶级女性的成长之路,以及使用恰当的美学策略,在实现暴力美学的同时表达了其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凭借着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积极寻求和营建与女性作家的性别身份相吻合的文学话语方式。因此,伍尔夫的小说叙事艺术具有女性主义特征:一是通过内聚焦、多视点的叙事角度,建构女性叙事权威;二是诗化写作,张扬女性化的审美特征;三是意识流,充分表达女性内心真实,丰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任怡斐  谢阳 《学理论》2012,(17):202-203
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在女性和自然结合的基础上,共同携手反对父权制统治逻辑和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批判,试图去修复“人/自然”二者间被破坏和疏远的关系,并尝试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女性与自然联合起来反对和改造父权制统治,可以让生态危机得到缓解.生态危机的缓解和解决反过来又会促进妇女地位的改变和提高,女性对环保的贡献将加强女性在社会中的积极意义.这是一种相互的作用,当然最后也就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