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作家通过对安娜的爱情和家庭悲剧的描写,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中俄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安娜深刻的内心体验、强烈真挚的情感和激情活力令无数读者感动,她悲剧的命运结局也令世人扼腕叹息.旨在分析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米兰·昆德拉是享誉全球的法籍捷裔作家,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其艺术才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在中国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遭遇,管窥昆德拉对存在的诗意之思.  相似文献   

3.
史忆 《学理论》2009,(23):92-93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对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莉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玛丽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男权社会环境,玛丽作为女性是男权话语社会的边缘人,但作为白人,她身上还是带着很深的殖民主义烙印,她最后的死亡结局不仅是她个人的悲惨命运,也象征着白人统治在南非大陆的必然终结;男主人公摩西是南部非洲殖民世界争夺话语权的黑色边缘人,其具备高尚的品质,并为争取话语权进行抗争,然而他的行为只停留在个人行为的阶段,还是萌芽阶段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闫福红 《学理论》2013,(20):145-147
作为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在很多人眼中,菲利普.罗斯是犹太人的逆子。因为,罗斯反复强调他美国人的立场,避忌自己犹太人的身份,而且"同化"和"反犹主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尽管如此,犹太人特有的写作风格和灰色幽默及其以犹太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和作品中充斥的犹太人典型的生活习惯、节日及宗教等,无不彰显着他根深蒂固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5.
李波 《各界》2010,19(1)
高职院校过分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笔者从<大学语文>中所蕴涵的审美和育人功能的角度,指出<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民族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文化气质等方面有着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发挥着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飘>是一部取材干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飘>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作者通过其博大的笔触展示了那个动荡时代南方种植园经济社会的巨大生活画卷.而且,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而鲜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斯佳丽·奥哈拉.试图从主人女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成功的事业方面去阐述斯佳丽的反叛传统的新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擘,分别代表着20世纪西方爱尔兰文学和东方中国文学的巅峰.两位作家平生虽未谋面,但无论是创作意图,创作手法,还是创作风格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对乔伊斯的<姐妹们>和鲁迅的<孔乙己>两部作品的诸多相似性进行比较.籍以为比较研究两位作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马丁·伊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是作家的"自画像",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马丁·伊登>,分析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叙述了一个汉剧女艺人如戏如梦的人生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的悲剧,一方面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命运,因而显得特别惨烈、尖锐;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悲剧与汉剧艺术的兴衰演变纠合在一起,因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女主人公的悲剧既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也因为她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白蛇>是严歌苓在1998年发表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假冒的中央特派员徐群珊救出在"文革"中被劳动改造的女舞蹈家孙丽坤,使她心灵复苏,并重燃对舞蹈的热情,二人产生了深厚的同性情谊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多声部的复合形式,和挑战传统伦理的情感模式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独具特色,使作品具有复杂的内涵,人性的深度及意义阐发的多种可能性.<白蛇>中超越世俗的同性之爱,文革对美的毁灭,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主角孙丽坤已有许多研究者做出了精彩的阐释.在此,本文对另一重要人物,徐群珊.这个使孙丽坤心灵复苏艺术生命得以继续,拯救了孙丽坤也差点使她崩溃的形象进行浅析,揭示出这个完美的徐群珊形象遮蔽之下的文革政治对女性自然属性的残酷剥夺和异化,个人命运的微不足道.女性在强大的政治漩涡裹挟之下有意或无意识的被异化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1.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好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文章试图通过对爱玛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悲剧及原因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爱玛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希望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吴晓 《各界》2008,(1):91-92
提起朱生豪,凡读过中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人,都知道他是这部200万字的鸿篇巨著的中译者.然而,却不知道他后面站着一位"不下冰心女士之才能"的江南才女宋清如,她是他事业上不可缺少的助手,他们是一对诗伴爱侣,歌唱在他们的爱情季节.……  相似文献   

13.
感谢舞台     
1874年,柴科夫斯基完成了<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他对作品很满意,认为是妙手偶得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海明威文学的研究多于社会思想的分析,少于叙事艺术的探讨.<老人与海>以时空交差的叙事结构成功地表现了"老人"面对年迈体衰的现实,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如何通过回忆的形式唤起与大鱼搏斗的勇气,克服战胜死亡的恐惧心理,展开人类直面生命危机的心态与试图超越这种危机的努力,实现了时空表现艺术与"老人"心理变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王萍 《各界》2008,17(4)
沈从文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湘西的人性美、风情淳朴造就了<边城>.<边城>的人情、风情描写很有诗情画意,浓淡得当,颇似一幅幅有生活实感的风俗画,其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不同凡响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作者持久的审美价值.<边城>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但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寄托.  相似文献   

16.
<建国大业>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的献礼作品,是一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主旋律"电影,影片中色彩的运用赋予了影片更深层次的含义.色彩语言作为影视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于"暗处"表达着电影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建国大业>中的色彩语言,同样隐含着其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夏姬是春秋时代的绝色美女,是郑穆公的女儿,大约生于公元前640年或者稍晚一些时候.没人能确切描述她的美貌,她的事迹在<左传>、<列女传>、<谷梁>等古籍中皆有记载.  相似文献   

18.
郑实 《各界》2010,19(3)
据统计,在<聊斋志异>141篇爱情题材作品中,专门描写或涉及到人与狐仙相恋的约36篇,人鬼相恋的约21篇,人人相恋的约50篇,人与花精相恋的约4篇,人与仙相恋的约22篇,人与其他精灵相恋的约10篇;另外,还有10篇作品,因为作者并未点明主人公的具体身份,或者男女主人公均为异类,所以我们可将其归入"其他"一类.  相似文献   

19.
玄圭 《各界》2009,(11)
四年隐晦的初恋 遇见林萃如前,梁羽生有过一段短暂青涩的爱情.当时梁羽生18岁,喜欢的女孩小他两岁,是他的表妹,沉静高傲的大家闺秀,不会做家务、不会主动跟人说话.他不修边幅,站在她身边显得落拓又张皇,他爱她爱得甚是卑微.知道表妹喜欢<红楼梦>,梁羽生通宵达旦地看,然后拣了她最喜欢的章节,站在她面前,朗朗背给她听.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小说"创作者的代表,其作品历来受到评论家的极大关注.与其他作品相比较,<荒凉山庄>在我国处于相对冷落的地位.重新审视作品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揭示出狄更斯既批判了中产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造了伊斯特和乔治这样的正面人物,作为对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哲学"的有力呼应.以此证明<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回应"进步"话语的又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