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重大举措,正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全国各地培训院校认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深圳市教育学院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本构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实践。一、强化政府行为,确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在教师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和合格学历培训…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于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浪潮空前高涨.现在教师培训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这种途径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自主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面对多重压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要有克服困难和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另外,教育和社会要保护教师的勇气,不要给予教师过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在掌握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使用了历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美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共分为五个时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4.
龙奇玉 《学理论》2010,(29):306-307
在"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理念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角色趋于多元化,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然而,无论我们如何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我指导及自律作用,如果没有对教师的科学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无从谈起。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结合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阐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杜桂娥  孔梦羚 《学理论》2013,(11):365-366
中小学教育不仅肩负着家庭的希望,而且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作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中小学教师,其担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岗位对教师的素质就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师德、专业知识、从事技能以及身心素质方面分别分析中小学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为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4)
我国从2006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已有许多特岗教师充实到各偏远山区中小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特岗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从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阶段、内容和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为特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其专业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区教育水平差异,最根本的是教师水平的差异。有效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当地现有教师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下,教师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压力,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转换、教学观念转变,这些都对教师提出更多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压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新课改为切入点,分析教师的压力来源,帮助教师减轻舒缓工作心理压力的措施如下:学校方面,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课改配套的制度;社会方面,合理宣传评价教师形象作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教师自身也应学会心理调适,认同新课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担任培养祖国花朵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本文从自我和谐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霞 《学理论》2011,(12):238-239
当前,素质教育正以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席卷祖国大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紧迫任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才有希望。义务教育阶段,面对未成年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传承知识文明,培养社会人才的导师,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其职业道德不容忽视。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析其对中小学教师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7)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以龙泉驿区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从教师工作量及经济收入满意度、人际关系、身心状态、职业态度及幸福感、心理服务需求等五个方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三师型”教师:高职教师素质“双师”化的发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波 《学理论》2010,(11):233-235
高职生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生存质量。高职院校应从提高教师素质、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职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教师素质的"双师"化向"三师"化发展,是应对的重要策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从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教师素质"三师"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三师型"教师的途径与措施,旨在促进高职教育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冬梅  李文秀  张睿娟 《学理论》2014,(32):259-26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人性化理论的提出,校园内教师的躯体暴力行为已变得少见,然而教师精神暴力行为作为一种隐性的暴力,在中小学校园内仍然存在。精神暴力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不易被察觉,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远远大于躯体暴力,是儿童和家庭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之一。界定教师精神暴力的含义,进而阐述了教师精神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影响,指出了教师精神暴力行为的预防措施:全社会积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立法和学校监管;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家长应主动与教师沟通;学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本文就针对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如何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晏云婷 《学理论》2012,(35):247-248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中小学中始终存在着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为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失问题。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实行城镇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捆绑式"扶持。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各界》2008,17(6)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产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受教育政策法规等因素和教育管理等环境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理想的价值因素、终身学习、实践反思的智慧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6)
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国家、学校和思政课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和成本。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思政课教师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对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很大。思政课教师在享受需要上的不满足会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与思政课的实效性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能够从教师需要的角度着手,实现教师需求与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艳清 《学理论》2013,(5):281-28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沟通越来越紧密,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激增,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也对国民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籍教师的引进为很多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正在发展的事物,它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其自身发展和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就民办教师的聘任来讲还没有形成针对性很强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因此如何聘请外籍教师和在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学理论》2011,(11):346-347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教师一直以来以其身份的独特性、工作的专业性而备受社会关注。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职业角色同他的个人角色一样,都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质疑和反思。面对新课程改革、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建构主义这个当代重要的理念关照之下来探讨教师的角色形象。教师对固有形象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对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等新形象的本质性把握才是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追求,很大程度上,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