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6,(5)
"正念"是佛教修行的精髓,也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干预疗法,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历的感受。"注意"作为正念干预的核心,对其内涵的理解对于正念机制的认识与正念练习的操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研究者对于"注意"内涵的理解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研究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尝试通过引入"多语境",将正念划分为"日常""心理学"以及"佛学"三个层次,以期对现有观点进行整合,进而阐明正念中的"注意"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启强 《学理论》2012,(23):202-203
正念是一种人人皆有的心理技能,但程度各异,且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提高个人的正念水平。国外很多专业性强的职业如医生的训练课程中都有正念相关的内容,而正念特质对于教学领导者的意义却还鲜于了解,遑论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娜  刘明星 《学理论》2013,(10):78-80
正念是源于东方禅修的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过程。布朗(Brown,K.W.)在正念的研究综述中总结了正念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觉知;减少自我对话;不做判断;不做回应;特定的哲学、伦理或治疗的信念。虽然布朗介绍了正念五个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但是每个因素各自的功能却没有提及。在本文中,首先分别介绍五个主因素的基本特点,其次阐明这五个因素促使人情绪和行为改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你怎样吃橘子?也许这是个简单无聊的生活问题。用刀切开,或用手剥开,放嘴里,吃呗!若你看了梁文道先生《味道之味觉现象》一书,也许会有所启迪,生出不一样的答案。书中"吃橘子"这段是这样写的:前几年,誉满天下的越南高僧一行禅师访港。在他主持的禅修营里,他教大家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吃饭,吃的时候不要交谈,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菜肴,这就是所谓的"正念饮食"了。一行禅师曾用"橘子禅"说明"正念饮食"的方法:不要像平时那样一边剥橘子一边  相似文献   

5.
意义的追索——谈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的思想理论和治疗方法作了介绍与思考 ,以期国内学者对此给予积极的关注 ;在此基础上 ,作者把意义疗法与中国的儒、道、佛作了比较分析 ,并期望中国本位的精神疗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游戏手术?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16)
医学更加发达了,各种疗法也相继发明出来了,诸如音乐疗法、诗歌疗法、水疗法等等。而无论是什么疗法,都要对治疗有用。近来有媒体披露的一种另类疗法,引起了网民的众怒。据悉,有的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于手术  相似文献   

7.
正为官之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人一直很注重官德问题,并有许多精彩论断。从"为政九德"到"十思",从《待漏院记》到《阅江楼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针对官德的评说早已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抓住任何机会提醒皇帝和各级官员修"官德",督促他们经常保持"正念"。今天,重  相似文献   

8.
作为特殊的群体,服刑人员的改造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行业问题,也是关系到稳定与和谐的社会问题。利用阅读疗法,在监狱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矫治和治疗,是提高监狱管理效能,加强监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其理论构建和现实操作层面的可行性论证,是在服刑人员中开展阅读疗法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2)
高校生涯教育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生涯辅导和咨询。叙事疗法的"共构生涯故事""赋予生涯意义"和"生涯即故事",将学生视为自我生涯的创作者和责任者,与过程取向的高校生涯教育存在以人为本、正向积极、赋予意义的共通之处,叙事疗法理念的拓展或可在高校生涯教育中将产生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慧琴 《学理论》2011,(30):41-42
在浅析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学派对抑郁成因解释的同时简要介绍了目前抑郁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各心理学疗法。并在进一步分析各疗法利弊的同时对存在主义学派的Frankl首创的意义疗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通过对抑郁精神层面的意义分析,为抑郁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