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伯恩斯坦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截然相反的结论,对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修正"和堪称有体系的"批判"。罗莎.卢森堡从信用、企业主组织的发展本身并不足以改变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更不足以消除一定社会的基本矛盾等方面驳斥了伯恩斯坦对"崩溃"理论、危机理论等的责难与怀疑,并从具体事实方面剖析和驳斥了伯恩斯坦的资本主义"适应论"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内部已经生长起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的改良理论。  相似文献   

2.
彼得洛维奇针对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垄断性"的解释进行了系统批判,认为斯大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对立的。他从对"人"的理解、异化与扬弃异化、实践与自由以及社会主义与政治四个主要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重新解释,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建构打破了苏联教条主义模式,恢复了"人"的地位,但却没有完全正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走向了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哲学流派,两者在本体论上的主张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征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对本质基础主义、对理性的价值、对整体性同一性、对主体性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不尽相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要彻底消解本体论,否定"在场"和"逻各斯",走向"出场"的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过程、强调理性功能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义与科学主义之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线索。阿尔都塞把马克思主义激进地解读为"理论上的反历史主义",在批判葛兰西历史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意识形态、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时,表明阿尔都塞在认识论、哲学观等方面存在着对葛兰西历史主义的误解和理论强加,也暴露阿尔都塞理论主义路向、形而上学的哲学观和二元划分的思维方式,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变革及其开启的实践哲学路向。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5)
进入20世纪,近代的理性主义陷于困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因此,文化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休谟在这一哲学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哲学的本体主义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两方面对近代西方哲学提出了挑战。文化哲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学派以文化就是"人化"为立足点,剖析文化哲学具有特有的属人性、价值主义和理性主义融合、批判性与超越性并存的三大特点,并从文化哲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范式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相联系,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4)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著名作品之一,针对"杜林主义"做出批判性的理论著作。在其中的哲学编,恩格斯对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做出了严格的批判,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科学性。恩格斯对杜林哲学四方面的批判,阐述正确的哲学观念,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冯契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哲学学说。文章从"接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与"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两种机制"与"会通以求超胜"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的理论特征,旨在挖掘冯契哲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普遍主义方法的批判,探讨了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从而揭示了政治哲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和普遍主义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3)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怀特海过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有机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提倡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主义,它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和实践策略,希望寻找一条解决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的"第三条道路"。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有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措施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求从哲学反思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加以探究。"三题"并非简单地意味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问题的探讨,"三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前""题中""题后"的反思,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性分析、内在含义分析以及效果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如此研究,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意识形态叙事推进到哲学反思的层级。  相似文献   

11.
对比马克思与全球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内在不同的诠释和哲学关怀,揭示了全球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科学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评析了全球主义哲学思潮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列宁《帝国主义论》发表以来,垄断资本主义批判就成了国外激进思潮研究的核心主题。然而,纵观这些流派,它们在理论根基上已经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了批判逻辑或政治立场的"后马克思"转向:首先,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家巴兰和斯威齐通过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彻底否定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后马克思"转向;其次,奈格里和哈特通过对帝国时代的非物质劳动与生命政治的研究,修正了马克思的物质生产逻辑,实现了政治哲学的"后马克思"转向;再次,法国共产党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提出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民主路线,实现了政治立场的"后马克思"转向。这三者分别对应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如何从当代视域出发,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当代生命力,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俄罗斯,"向传统复兴"在充当俄罗斯社会价值标杆的同时,引领其哲学关注和研究"新欧亚主义"和"新俄罗斯思想"。向"传统复归"是俄罗斯哲学复兴的标志,但这种"复兴"不是回归原点而是注入了西方普世价值观。复兴中的俄罗斯哲学,以更多理性和更大包容显示了研究的多元:不同于社会对斯大林及其体制的激烈争论,而持相对客观和中性的立场;一改一度对列宁哲学的不闻不问,从多个层面做出了探讨;在深入更多文本,延伸更深层次的多学科综合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主义历史新阶段,反传统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后分析哲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手法来解构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否认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摒弃了传统的革命主体,瓦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后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退却",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妥协,陷入了经验主义的误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构成了多元主义的挑战和背离。我们要审视全球资本主义的演变,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增强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全球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解释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完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著作,对它既要作认识论研究,又要作解释学研究,解释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量"和"质",量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范围,质是指此范围内的文本是绝对具有还是相对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马克思本人的全部著作不能绝对地、确定无疑地认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其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本质--意义,这个意义是体现在文本中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它是马克思赋予的,而非读者赋予的,它是固定不变的,并可以被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盲目乐现的态度.当代"托派"对20世纪民主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首先时现代伯恩斯坦主义者进行批判,并分析现代伯恩斯坦主义的本质;其次对民主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后果进行了反思,认为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却越来越显示出脱离传统工人运动的倾向;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时民主社会主义的未来提出了不容乐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自觉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地位、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理论、践行实践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思想的哲学向度研究便是对该问题的直接回应:其物质观科学廓清了政党纪律思想"是什么",其辩证法和解了政党纪律的内外"双重性",其历史观现实回应了"为什么人构建"的问题,其价值论合理回答了"何以"构建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思想。利用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探索、研判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卢卡奇和柯尔施等人,他们依据黑格尔哲学观点解释马克思主义,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一种学术思潮。 一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战争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创伤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在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公共政策,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但都和民族问题有关,属于民族理论的范畴。多元文化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主张相近或相同,但本质上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多元文化主义提倡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讲发展、讲进化;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多元"和"差别",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多元"和"一体"的统一论者。在民族政策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行有着很大的被动性,出现的时间要晚,内容上较简单,社会的认同度也不高。  相似文献   

20.
范磊 《学理论》2008,(24):46-47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的争论,多年以来在哲学界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与孙正聿先生商榷的角度,提出笔者自己的一点看法。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事实上二者是包含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是包含在"世界观"之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