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受债的相对性理论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债的效力只及于特定的债务人,与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无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第三人侵害债权现象不断出现,固守债的相对性理论使得债权人难以得到周全的保护.从债的不可侵性、债的涉他性、期待利益应受债权法保护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扫清建立债权侵权制度的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2.
李亮  范睿 《学理论》2012,(4):104-105
传统民法理论中,债的相对性理论作为债权区别于物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民法权利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债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范式,然而,在债的相对性理论的支配下,民法理论长期否认债权的不可侵性,这就大大限制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发展。随着实践的需要,民法经历了对债权的不可侵性从否定到肯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罗马古代债的相对性规则呈现出封闭性与形式化的特点,到了共和时期末叶,对债的相对性规则有所沿革和发展.近代合同相对性对罗马法债的相对性的发展和继承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由这一制度价值的挖掘和发挥,更多地体现了对市民社会中私法主体意思自治及其私益处分自主权的保障.现代条件下合同效力扩张所透射出来的实践品质与罗马共和时期如出一辙.而现代合同效力扩张并不构成对合同相对性核心价值的根本否定,不会销蚀民法法权体系及相应的民事责任体系划分的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4.
行政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不断出现,如何解决这一新型诉争是每一个法治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司法途径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虽未建立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但却早已有了行政公益诉讼司法实践活动和立法基础,因而尽快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司法管辖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管辖制度作为一种审判制度,为我国司法机关的审判实践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在推动我国法治化和建设法治国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司法管辖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受到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大量实务工作者的关注和抨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重新审视了司法管辖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相对具体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思路,即“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6.
强制侦查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但实施不当会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有效减少这种可能的侵害。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其可行性,既要从审查方式来考虑,又要从司法救济来着眼,以确立强制侦查措施实施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7.
霍妍曲 《学理论》2013,(21):257-260
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教育歧视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教育平等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关于教育平等权的立法规范缺乏可操作性,行政执法不严,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以及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为了保护学生的教育平等权不受侵害,应完善教育平等的立法,加强教育法律的执行,为教育平等权提供相应的司法救济渠道,并借鉴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符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教师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使我国宪法权利案例大量出现,社会需要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以宪法的名义维权,大量宪法权利争议以行政法案例的方式出现,是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提出的要求.借助于行政诉讼保护宪法权利,行政制度规则在诉讼中面临挑战,社会迫切要求建立直接实施宪法的司法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无合同即无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因一方当事人在订约过程中的过错而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由此对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大量存在,但此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有效合同关系,难以凭借传统违约责任追究致害人的责任.着重从几个关键方面初探可以填补此缺陷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说明建立该制度不仅完善了中国的债法体系,而且也完善了交易规则,利于保护缔约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正义、制约商业欺诈.  相似文献   

10.
刘琼 《学理论》2013,(14):164-166
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同具体行政行为相比,它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更严重。通过对德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考察和借鉴,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这是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毕敏 《学理论》2013,(14):57-59
欧债危机是一次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深层制度原因,就是欧洲的福利制度。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欧洲国家奉行的高福利制度导致养老金支出不断攀升,失业率居高不下,也拖累了其经济发展。欧债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过度使用,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社会保障;避免地方政府巨额债务有可能带来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民事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状与原因进行透视,在分析我国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法理依据的基础上,主张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需要明确其原则,确定合理的范围和可行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规模侵权事件的民事赔偿程序主要包括:政府先行垫付患者医疗费用,政府牵头确定民事赔偿方案,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启动破产程序,破产事宜及侵权债权的后续清偿。大规模侵权事件中未来侵权债权清偿面临的法律困境主要包括:非合意之债的性质强化了未来侵权债权人的弱势地位,立法缺失排除了侵权索赔的法律适用,公司终止后侵权民事责任只针对现时债权设立使未来债权侵权丧失了求偿依据。大规模侵权事件中针对未来侵权债权保护的法理依据是:公司法司法解释为未来侵权债权的保护预留了适用空间,确立未来侵权债权保护是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必然延伸,美国继受人责任规则为未来侵权债权保护提供了裁判思路。完善大规模侵权事件中未来侵权债权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应做到:扩展责任主体以保护未来侵权债权,明确期限和范围以保护未来侵权债权,完善欺诈性财产转让制度以保护未来侵权债权。此外,在大规模侵权事件处理中,一方面政府应主动介入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应建立政府适时退出机制以便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毕雁英  栗力 《行政论坛》2003,4(1):52-54
司法审查作为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现代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建立、发展和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几乎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司法审查制度在未来世界必将得到长足发展。认真研究司法审查制度的发展规律,学习和吸取各国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其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国的财产体系均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其一为债权,其二为物权。债权是人体之血液,物权则是人体之骨架。物权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物权行为理论,物权公示的内容包含物权公示的方法与物权公示的效力。目前我国在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物权公示制度,物权公示是司法性质还是行政性质的划界模糊,实务上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16.
除自始至终受强制保护的民事债外,民法上的债还包括自然债.自然债包含的给付不受强制执行,但义务人自愿给付后即可保有给付效果.自然债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它折射出社会关系"入法"具有不同状态,反映道德与法律交织的特殊融合关系,具有独特的制度功能和民法意义.自然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仅存在零散规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审查(JudicialReview)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可以说,没有司法审查制度就没有宪政,没有司法审查制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法治、监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文明。(一)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状况、宪政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其采用的司法审查制度在主体、内容、审查对象、作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完全相同。各国学者对司法审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从各种对司法审查概念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司法审查有如下特质:1.司法审查的主体是法院。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8.
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力军。与此相适应,司法行政制度是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司法行政制度的健全与否,可以从一个侧面衡量出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依法治国的程度。建国50年来,我国司法行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多数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现在法律制度的缺憾。近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众的法律意识日益高涨,要求建立公益诉  相似文献   

20.
严征 《行政论坛》2002,(6):37-38
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是行政诉讼制度面临司法改革和适应WTO要求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有其 必要性、可行性与长远意义。通过行政公诉制度的有效实施,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