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虽然从古至今人们都分别从各自所处的不同角度,不同时代,不同宗教信仰,针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两者间的关系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但有一点却是稍具理智的人们所一致认同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道德;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然而,当我们以哲学的眼光来严肃地审视人类社会数千年文明史的时候,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作为人类社会重要内容的伦理道德与科学技术却从来没有十分和谐地协调一致过,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当代,伦理道德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似乎永…  相似文献   

2.
王敏 《理论导刊》2002,(6):62-63
科技伦理问题涉及到人类以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标准对待科学技术。它包括人类发展科技的动机,人类使用科技的手段、方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勿庸置疑,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身尊严、健康、遗传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譬如,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歧视,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0)
公共科技政策通过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等的开发活动,营造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良性互动发展关系,符合了代际伦理所关注的人类长远生存利益。基于对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维度的思考,有利于理性认识和评价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帮助人类走出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杠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技文明形态是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并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莉 《学理论》2012,(35):47-48
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就医学领域而言,人们在肯定医学科技所产生社会正面效应的同时,对其产生的伦理价值提出质疑与反思。通过揭示医学科技伦理的内涵及其正确认识高科技领域医学手段和伦理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医学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伦理道德共识,进而对人类未来命运做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亚玲 《理论探索》2006,8(2):31-33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关于学问的认识,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关于科技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关于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认识等等,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当今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思考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又面临大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人口暴涨与资源的有限、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伦理道德与市场竞争法则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与矛盾严重成协共扼制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80年代末期,这类问题则更加凸现,为此,国际社会下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努力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顾及后代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1)
时代发展的脚步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化科技创新,必须建设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促进着生态生产力、推动了绿色与生态科技并进一步发展一次能源和新兴科学技术。对此,必须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新型策略,即新建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价值观、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推动生态化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2)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科技也应运而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坚持绿色原则,建立绿色科技监控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绿色科技意识;加强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推动绿色科技走向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人类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化认识科学技术革命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认识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技革命的本质、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重新考量互联网与生态治理在价值层面上的融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观,同时揭示了科技发展的生态维度,即科技发展最终应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这对于重新审视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价值所在具有新的意义。让互联网融合到生态治理的每一方面,将有助于完成传统生态治理向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人的解放的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杨明 《理论探讨》2006,3(3):152-154
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正经历从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的转向。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文化示范也从价值性示范向协同性示范转化。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互动过程,就是文化示范价值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正处在经典科技文化示范价值追求向伦理科技文化示范协同和谐的转折时期,伦理科技的人本、协调、和谐的文化示范内涵,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而公众与不同社会主体往往对科技风险的认知程度和结果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公众与科技专家的认知差异、公众与"专家-企业"共同体的认知差异、公众与政府的认知差异。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科学技术的不同相关主体在科技风险认知中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利益目标。厘清认知差异及其成因有利于构建科技风险认知差异规避机制,以促进科技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1.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飞跃。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体系有不同的认识,东方经济理论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马克思经济理论将生产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定义为生产力的三个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受世界潮流的影响并跟随时代步伐创造性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有益的收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面对新时代的科技与伦理的矛盾,我们应该辩证地研究科技伦理的问题。科技伦理问题涉及了丰富的思想与内容,这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科技伦理视域的困境具有重要价值和前瞻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伟大杠杆”。当代世界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变化起着牵动作用。现代领导活动也毫不例外地受科学技术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影响。领导活动的诸因素作用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反作用于领导活动的诸因素。科技进步与现代领导活动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田洪磊  詹萍 《学理论》2012,(28):97-99
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一种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产生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立足人的个体存在,从个体体验的视角,分析和论述人的个体体验是推动人类文明产生和进步的推动力。通过对人类发展史中人的感官初体验、树叶遮羞体验、战争杀戮体验、科技双刃剑体验的理论与例证分析,以期引起全社会在重视科学技术是社会文明进步第一推动力的同时,将目光投向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另一核心推动力——个体体验,从为了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角度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观的话语叙事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话语基础上,是在现实生活世界话语空间和世界进程的向度中形成的。他们从自然、社会和人的维度出发,阐明了科学技术力量在认识自然、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解放中的重要作用。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观的旨归,也是他们揭示科技力量本质的标尺。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力量的叙说为我们当下走出发展困境、生态困境、工具理性困境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三虎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55-62,94-95
就科学技术发展来说,“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不仅直接强化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在其涉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网络伦理等问题方面又显现出了对科技发展的公共价值的相应反思。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公共领域来把握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关系问题。科技进步无疑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但科技发展及其生态和社会效应本身也可以作为公共问题在公共领域层面获得政治伦理考量。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建构科技公共交往机制,确保公众最大程度地参与科技发展的公共决策,进而推动权力、资本和知识精英围绕着科技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问题,提出适合公共利益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逐步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