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满亮 《学理论》2009,(11):194-195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从文献上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中语码转换较少。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中的转换,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功能。这些原因及功能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语言学概论》进行英汉双语教学具有四个必要性:第一,符合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第二,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第三,促进学生学习国际先进知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第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参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经济。《语言学概论》开展双语教学,可行性有四:第一,丰富的引入教材;第二,高水平双语师资的涌现;第三,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第四,符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贺振 《学理论》2009,(10):183-184
本文分析了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课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就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总结了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延边朝鲜族聚集地区的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就朝鲜族聚居地实施双语教育的依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力求更大程度的给其他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提供借鉴,为以后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9)
语篇语言学与篇章语言学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层面,验证了语篇策略在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以语篇语言观、语篇语义学、篇章语言学和图式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重视从语言整体上分析和学习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深化语篇理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推进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1)
EAP旨在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开展学术研究。从EAP的基本概念出发,厘清公共英语、EAP、双语教学三者的关系,确立其成为衔接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结合各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EAP介入的现实需求;以EAP为导向,着重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选择、生源情况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双语教学的基础和辅助。EAP旨在为高校双语教学的深入建设及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门科学语言学而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若能恰当运用认知语言学,不但能够发挥认知语言学的自身优势和潜力,而且能够使对外汉语教学达到有效的目的。结合自身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挖掘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姜晓光 《学理论》2010,(6):188-189
互文性自提出以来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被引入到语篇语言学中,越来越多地用于语篇分析理论及实用性语篇的研究上。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英语阅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形式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材料专业双语教学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双语教学历来就成为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认识高校材料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改变束缚材料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材料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是未来材料专业双语教学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材料专业双语教学的创新思想既要保持本土化的理念,又要继续为中国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三语"教学是在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落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继"双语"教学之后的一种新的民族语言教育现象.但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三语"教学受到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干扰、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大阻碍了民族地区"三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是较有影响的现代学习理论,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即发现式教学法和接受式教学法既各有特点又有内在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交叉重叠使用,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计算机具有图、文、声、像特点,所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14.
异步教学方式旨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构造教学框架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实施异步教学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信息学科实践教学与异步教学相融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岁孝 《学理论》2009,(32):255-256
教育实习中的说课是指实习生向指导老师阐述实习课程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能显示实习生的备课态度、理论水平、业务素质。说课要表述流畅、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展示个性、符合实际。说课评价是对说课活动的理性反思。将说课列为教育实习的重要内容将会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基于行为导向的模拟讯问教学法是一种双向教学手段,具有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和教学环境的情境性.让学生在了解侦查讯问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讯问掌握一定的讯问技能,较好地完成侦查讯问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文章从基于行为导向的模拟讯问法的简要概述,模拟讯问教学法在侦查讯问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模拟讯问教学法之于侦查讯问教学的价值,目前模拟讯问教学法在侦查讯问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Robert Singh 《政治学》2001,21(2):130-136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hurdles that confront teachers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argues that whilst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eaching American politics are hardly unique within the politics discipline, they do pose substantial challenges. In particular, confronting students'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s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is a key task of a successful teaching programme. To do this, and to make the study of US politics an 'active' one,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to how the standard 'textbook approach' can be supplemented and enhanced.  相似文献   

18.
张莉云 《学理论》2008,(24):68-69
达维多夫发展性教学体系是苏俄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流派,其独具特色的教学理论成为当代俄罗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本文是对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的述评,并分析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手段,运用差异性教学模式,使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得到巩固与提升。差异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下:构建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实施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制定有差异性的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20.
Penny Welch 《政治学》2000,20(2):99-104
The character and scope of chang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make it likely that when we as academics stop to think about teaching, we dwell on the pressures and the frustrations more than on the excitement and the pleasures. This article advocates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eaching politics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institutional and national constraints and explores the space that is left for initiative and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