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后发优势,既涵盖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深刻认识。从理论维度看,这是对西方理论的超越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历史维度看,这是来自于对世界现代化历史、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从价值维度看,这是彰显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从现实维度看,这是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实的战略支撑和一系列成就组成的扎实基础。从实践维度看,这是落脚点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9,(22):5-5
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迅速蹿红网络与主流媒体,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说,“被”现象折射出了普通百姓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有人说,“被”现象扭曲了中国社会,背后隐藏着对社会基本规范及公权力的信任危机:也有人说,“被”现象预示着公民意识已深入人心,公民社会正在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官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德治国”中,“官德”建设是关键,为官必须有德,治国必须修身;加强“官德”建设,要从抓教育、抓典型、抓监督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达到以“官德”带“民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甲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相融,大致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以乙化甲,二是甲乙并尊或并斥,三是以甲化乙.具体到"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是比较研究的三大格式:以西化中,援中入西;中西并尊,或中西并斥;以中化西,援西入中.考察明末以降四百余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这门学问已经来到"全盘化西"的"拐点"上:止步于"以西化中"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中西并尊"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构建"普世哲学"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全盘化西",才是中国哲学之唯一出路.所谓"化西",就是"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所谓"全盘化西",就是"全方位地吃掉"西学,"全方位地消化"西学.我们祖先在五千年的长史中,已经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格式系统",我们就可以拿这个"格式系统"去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最终把"西方哲学"变成"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产出"新中国哲学",就象我们曾经拿这个"格式系统"吃掉佛学、消化佛学,最终产出"禅宗"一样.中国当代学人,要拿出"禅师"的勇气与气魄来.我们曾经用八个世纪的时间"全盘化佛",明末以降中西哲学之较量,已历四个世纪,再用四百年,我们还是有机会用中华"格式系统"吃掉、消化"西方哲学",开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郭娉婷 《学理论》2012,(30):205-206
翻译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情感性的艺术活动,尤其是俄汉文学翻译更能体现出译者外译(从母语译成外语)和内译(从外语译成母语)的水平和创作力。为此,在俄汉文学翻译课上积极运用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三种教学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文学翻译的水平和技巧,达到翻译的传神切景、形神兼备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哲  赵军  崔东荣 《学理论》2012,(27):122-123
“以礼治军”,是中国古代建设和治理军队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探究这一思想的渊源和深刻内涵,洞察其本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有效的借鉴和继承,才能于当今军队的“法治”和“德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只从“手段”的角度理解“以德治国”,是偏狭的。道德不仅构成治国的手段,而且构成治国的价值依据和价值目标。因此,应从依据、手段和目的三个角度来把握“以德治国”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论“和”     
李海玲 《学理论》2011,(27):69-71
: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是延续中华文明的一根线,它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使它在新时代又重焕发光彩。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由此带来了和文化研究的高潮。那么,和的起源是什么?什么是和?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什么位置?如何评价和?和有什么用?诸如和谐之类与和有关的词还有哪些?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仅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思想束缚,真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惟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而且也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0.
知青出身的作家成了中国80年代文坛的主力新军,知青文学以城市价值观摹写乡村,对乡村的叙述过于偏重情感的宣泄,呈现出两种矛盾的叙述风格,自我主义和牺牲心理的强势话语遮蔽了真实的乡村世界,消减了知青文学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175-191
Abstract

While much that is admirable in romanticism stems from Kant's philosophy, a better account of how sexuality can be an ethical possibility exceeds the cramped parameters that he imposes. His conception of marriage and its dependence upon a contractual exchange of rights may well be irremediable because of its formal emptinesses. His idea of human love as good will and an interest in the welfare of the beloved is defensible as far as it goes. But it does not go far enough to explain the morality of love, either in sexuality or in marriage.  相似文献   

12.
王英珍 《学理论》2009,(4):136-137
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文学创作的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发生;文学欣赏是文学创作的延伸,反过来又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外国文学>课教学要明确自身内涵的丰富性,学科性质的多元性,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在教学方面,以提问式启发式教学因素、讨论法教学因素、和谐关系教学因素等方式开展多因素教学,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内客摘要:儿童文学学科的发展,单靠观念的更新是不行的.儿童文学研究的资料基础的相对狭窄,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发展.如果能够把大量地方文学报刊、地方文学资料选本中的儿童文学资源纳入研究范围,会有助于深化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作为图书资料工作者,应想法把这些被遗忘的资料推荐给研究者.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公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图书馆应及时抓住机遇,开创读者服务的新局面。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公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对如何创新读者服务进行了探讨。主要创新措施包括: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及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亚审美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审美感知的浅表性,审美体验的感官性和审美接受的盲目性。随着大批古典名著被改编、大量历史名人被戏说,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正成为亚审美冲击波的重灾区。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要迎接挑战、寻求进路,可以在吟咏诵读:从审美感知到审美感悟、以意逆志:从审美体验到审美鉴赏、灌注人文精神:从审美接受到审美批评等多个维度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8.
19.
新加坡被认为是亚洲地区最清廉的政府,但我们对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高薪这一物质激励在保持新加坡政府廉洁的诸多因素中确有一席之地,但它与内嵌于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文化并由之形成的精神激励互为表里。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国廉政建设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