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继7月1日美国最高法院首位女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宣布退休后,7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逾80岁的伦奎斯特再度因甲状腺癌引发高烧住院。他的高烧立刻引起了美国政坛的“高烧”,而这场“高烧”显然应该由总统布什来救场。因为按照美国宪法,任何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程序得由总统启动,按照国会司法委员会的建议,总统提名大法官人选,然后交由参议院来确认。7月19日,布什宣布提名上诉法院法官、保守派人士约翰·罗伯茨为最高法院法官人选,接替此前提出辞呈的女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布什最终选择约翰·罗伯茨,一方面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5,(9):12-13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热情如火。国际司法桥梁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援助与公益论坛”将在这里开讲,北大学子与青年律师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贵宾的到来。这位贵宾就是来自美国的露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她将在本次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与国际司法桥梁总裁谢凯伦女士分别致辞。金斯伯格演讲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围绕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并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中国未来的公益性法律事业”分别作了点评。金斯伯格大法官是由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任命的。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并且因其学术功力和敏锐的思想而著名。作为世界范围法律趋势研究学者和敏锐的历史分析家,金斯伯格大法官清楚地意识到司法独立和准确解释法律的必要性。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金斯伯格大法官非常慷慨地为此次活动提供她的建议、智慧以及声望,帮助国际司法桥梁成功地实现其目的:为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发展培养国际支持,鼓励对司法平等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2017年4月10日,美国白宫玫瑰园,49岁的尼尔·戈萨奇宣誓就任美国历史上第10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已故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至此,空缺近一年的大法官职位再次补齐,特朗普时代的“九人”诞生了. “九人”的叫法来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翻译的一本人物传记.2010年,他翻译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杰弗里·图宾写的一本介绍1990 ~ 2007年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人事更替、判决内幕等故事的非虚构图书中文书名,将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称为“九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热情如火。国际司法桥梁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援助与公益论坛”将在这里开讲,北大学子与青年律师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贵宾的到来。这位贵宾就是来自美国的露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她将在本次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与国际司法桥梁总裁谢凯伦女士分别致辞。金斯伯格演讲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围绕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并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中国未来的公益性法律事业”分别作了点评。金斯伯格大法官是由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任命的。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并且因其学术功力和敏锐的思想而著名。作为世界范围法律趋势研究学者和敏锐的历史分析家,金斯伯格大法官清楚地意识到司法独立和准确解释法律的必要性。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金斯伯格大法官非常慷慨地为此次活动提供她的建议、智慧以及声望,帮助国际司法桥梁成功地实现其目的:为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发展培养国际支持,鼓励对司法平等的尊重。———编者  相似文献   

5.
只有专业的律师,没有专业的法官——美国律师制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热情如火。国际司法桥梁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援助与公益论坛”将在这里开讲,北大学子与青年律师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贵宾的到来。这位贵宾就是来自美国的露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她将在本次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与国际司法桥梁总裁谢凯伦女士分别致辞。金斯伯格演讲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围绕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并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中国未来的公益性法律事业”分别作了点评。金斯伯格大法官是由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任命的。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并且因其学术功力和敏锐的思想而著名。作为世界范围法律趋势研究学者和敏锐的历史分析家,金斯伯格大法官清楚地意识到司法独立和准确解释法律的必要性。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金斯伯格大法官非常慷慨地为此次活动提供她的建议、智慧以及声望,帮助国际司法桥梁成功地实现其目的:为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发展培养国际支持,鼓励对司法平等的尊重。———编者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热情如火。国际司法桥梁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援助与公益论坛”将在这里开讲,北大学子与青年律师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贵宾的到来。这位贵宾就是来自美国的露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她将在本次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与国际司法桥梁总裁谢凯伦女士分别致辞。金斯伯格演讲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围绕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并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中国未来的公益性法律事业”分别作了点评。金斯伯格大法官是由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任命的。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并且因其学术功力和敏锐的思想而著名。作为世界范围法律趋势研究学者和敏锐的历史分析家,金斯伯格大法官清楚地意识到司法独立和准确解释法律的必要性。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金斯伯格大法官非常慷慨地为此次活动提供她的建议、智慧以及声望,帮助国际司法桥梁成功地实现其目的:为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发展培养国际支持,鼓励对司法平等的尊重。———编者  相似文献   

7.
<正> 洛克伍德·贝瓦尔·安(1830—1917)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并从事法律工作的妇女;是第一名在最高法院出庭辩护的女律师。她曾两度成为美国平权党的总统候选人,并在美国历史上妇女无选举权的时期第一个获得张选票的女性候选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当法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当法官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杰勒德·布伦南译者注:本文是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杰勒德·布伦南爵士在1996年的一次法官会议上的演讲。他将法官职业作为高尚的人生价值的载体,将司法职能作为法治社会中人民权利的最终保护者,表现了他深厚的法律修养、公允的个人品...  相似文献   

9.
石渝 《法庭内外》2006,(2):37-38
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提名哥伦比哑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约翰&#183;罗伯茨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总统的提名于2005年9月29日获得了参议员的确认,罗伯菠在同一天晚些时候在资深大法官史蒂文斯的主持和布什总统的见证下。宣誓就任美国第十七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相似文献   

10.
弗朗西斯·培根在担任英国大法官期间,通过发表“大法官法院就职演说”、颁布《大法官法院命令集》以及进行积极的司法审判实践等方式对英国衡平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培根的大法官生涯无论对其自身法学理念的发展还是对英国衡平法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1年9月25日,时年51岁的桑德拉·戴·奥康纳被任命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宫,首席大法宫沃伦·伯格挽着她,一步步走下联邦最高法院的大理石台阶。奥康纳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大法官,她的任职向全美乃至全世界表明,女性同样可以在最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于1990年8月13日至17日在大连市举办《国际海事专题讲座》。英国高等法院大法官巴里·希恩爵士、美国海商法协会会长肯尼斯·沃克教授应邀讲授海事诉讼、船舶碰撞、海上人身伤亡赔偿、海上货物运输、优先请求权、海运欺诈等专题。参加讲座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刘清波 《中外法学》1991,(2):52-58,30
<正> 一、前言今年7月20日,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代表自由思想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布雷南(William Brenan),年逾85岁,自省年事已高,请求辞职.布什总统提名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大卫·苏特(David Souter)为继任人.嗣经国会"听审程序",获得多数人同意,现在他已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司法权.供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为终身职务,每一位大法官  相似文献   

14.
2017年6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因在儿子中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而成为网红.他的一段时长约15分钟的演讲致辞视频不仅引爆了美国社会,还在一个月后漂洋过海刷屏了中国网友的朋友圈.《华盛顿邮报》评论道:“罗伯茨首席大法官本年度最好的作品,不是某个案子的判决书,而是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费城近来出现了一个挽救青少年犯罪组织,名叫“福拉卡·法塔赫”、是一个私人组织,受到了里根总统的赞扬。福拉卡·法塔赫原是一家黑人杂志的女编辑,她对费城近年来涌现到处为非作歹的许多“恶少帮”非常反感,后来发现自己16岁的儿子洛宾也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挪威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卡尔斯膝·史密斯于2001年访问国家法官学院时发表的演讲,文章的标题为编者所加。文中史密斯大法官介绍了挪威的司法体制和法律原则,诸如司法审查制度、宪法时优先权、司法独立以及法官的保护问题等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中外法律人     
《判例与研究》2006,(1):F0002-F0002
约翰&#183;马歇尔(C.John.Marshall.1755-1835),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四任首席大法官(1801-1835),英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创始人。马歇尔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洲,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在军队服役,退役后投身法律界。  相似文献   

18.
一名丧偶的美国妇女因婚介未能兑现承诺将其告上法庭,法庭判决她胜诉,并命令婚介赔偿她200万美元。据美国媒体5月31日报道,这名妇女是60岁的安妮·马耶里克。她说自己曾支付给女婚姻中介人奥利·阿迪达12.5万美元,为她介绍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男士。马耶里克说,阿迪达仅仅为她介绍过为数不多的几名“不合格”男士。她举例说,被阿迪达称为“国际银行家”的对象最后居然是“在银行工作的翻译”。阿迪达则辩解说,马耶里克是专门告婚介的老手,她之前就曾帮马耶里克告赢过另外一家婚介。综览:在美国,婚介公司的违约行为将可能遭致巨额赔偿。我…  相似文献   

19.
霍姆斯、布兰戴斯、卡多佐和汉德这四位大法官,或许还有马歇尔大法官,历来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伟大执法者。他们的执法实践与法律理念,构成了美利坚法律智慧与人文传统的重要方面。!;;<年,适逢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奥利弗·(A霍姆斯大法官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问世百年。———这部著作不是别的,就是著名的“法律之道”(,-*."/-01/-*'"()。〔!〕是年!月B>和B?日两天,获“理查德·DA莱维特讲座资金”(41&O$Q13'*DA6&%$44S$.4$)LG$.1&*6&Q4G'&.1$T)的资助,一干“法律从业者”们聚首美国衣阿华大学法学院,以“B8世纪的‘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案件流程管理概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流程管理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与大陆法国家职权进行主义不同,美国传统审判方式一个重要特点是当事人主导诉讼,表现为律师很大程序上控制了诉讼的强度与进程。特别是在庭前准备阶段,除非双方有争执不下的问题需要裁决之外,法官概不介入。这导致了诉讼时间长,诉讼成本高,司法资源分配不公等弊端。1921年美国前总统威廉姆·塔夫特,成为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积极致力于解决司法拖延。曾任全美律师协会主席的阿瑟·文德比尔特对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功不可没。二战结束后,他成为新泽西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将其强化法院管理的理想付诸实践,最引人注目的措施之一就是任命了有史以来第一位美国法院行政管理长官。1968年选举产生的法院书记长官们创立了全美法院管理协会,法院管理作为一项职业产生。随后,全美国司法学院、联邦司法研究中心、美国州法院系统行政管理会议等组织纷纷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