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美国对伊政策--伊朗核与导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国良 《美国研究》2006,20(1):7-27
随着几十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由盟友变为敌对,美国对伊朗的核政策也由核能开发的支助者变为强烈的反对者。在美国看来,伊朗目前的核与导弹发展计划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构成严重挑战。如何解决伊朗核与导弹问题,美国面临不同的政策选择。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但美国近期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布什政府很可能继续坚持并强化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的遏制政策,联合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共同迫使伊朗放弃核与导弹发展计划。由于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政治歧见,伊朗核问题不易解决,很可能在谈判、制裁、妥协、再冲突、再谈判的循环中较长时间的拖延下去。  相似文献   

2.
伊朗核问题与俄罗斯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全球瞩目的伊朗核危机中,俄罗斯所扮演的角色愈加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对俄伊核能合作的来龙去脉做了介绍,进而讨论俄罗斯与伊朗在核能开发领域进行合作的主要动因,探讨在伊朗核问题演变为一场国际危机的形势下俄罗斯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轨迹表现出起伏性的变化。在执政初期,奥巴马试图改变布什时期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敌对态势,对伊朗实施了积极接触的政策。但是,奥巴马趋向缓和的调整遭遇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挑战。在伊朗大选危机、美国国会坚持对伊朗实施制裁等因素的压力下,奥巴马逐渐回归到对伊强硬的姿态,并重新运用制裁这个工具遏制伊朗。从美伊关系的角度看,两国的领导层都没有足够的战略紧迫感来调整对各自核心利益的认知。双方都只是在建构良性关系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因此,这种试探性行为在两国国内政治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很容易重新回到过去的对立状态。  相似文献   

4.
伊核问题破局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有较为密切的间接联系。奥巴马执政后不久,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限于国力,为了顺利推行此战略,美国需要从中东抽身。但中东地区历来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在从中东抽身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尽力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于是推出了以"收缩力量、操控乱局"为特色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伊朗是地区强国,伊朗核问题如不实现破局将会使美国难以从中东抽身,也不利于其在该地区构建新的平衡,"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将更加难以顺利实施。因此,美国需要在伊核问题上实现破局。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及大国利益的广泛卷入而备受关注.本文对伊朗核问题的缘起和演变进行了回顾,认为俄美欧三方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为此展开合作与竞争,其角逐主要集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安理会及"5 1"磋商三大多边舞台,并相机奉行不同的策略选择.据此,本文对伊朗核问题的演变前景进行了情境模拟.  相似文献   

6.
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被视为最关键的一方。俄罗斯在2015年9月直接出兵叙利亚,帮助叙利亚政府收复大片土地,并与伊朗和土耳其一起,通过阿斯塔纳和平进程、索契和平进程,逐渐稳定了叙利亚的国内局势。此外,俄罗斯还积极促成叙利亚宪法委员会的成立,推动叙利亚开启战后政治重建进程。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逐渐缓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俄罗斯需要面对伊朗和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关切。俄、伊、土三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分歧犹存,很可能会导致叙利亚局势再度紧张。另一方面,俄罗斯需要处理好叙利亚一些敏感的政治和安全事项,维系叙利亚国内战局稳定,推动叙利亚政治重建进程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7.
美国犹太组织与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犹太组织是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因素。由于认定伊朗发展核武器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以及担忧奥巴马政府改变对伊朗的政策,因此美国犹太组织在国会内外开展游说,促请国会议员提出制裁伊朗的法案。尽管奥巴马阐明美国对伊朗奉行的是原则性接触政策,但不得不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下签署了《伊朗制裁、问责、撤资综合法》。这一法律的出台结束了奥巴马政府接触伊朗的尝试,制裁和遏制再度成为美国对伊政策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大国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洁勉 《美国研究》2002,16(4):7-20
本文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对布什政府最近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特点及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报告》反映了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阐述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勾划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突显了反恐和本土安全问题,强调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布什政府强调大国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反恐的现实需要和维持美国全面优势的长远目标,巩固欧亚盟国和调整同俄、印、中关系则是其重点.在此背景下,《报告》对中美关系的评估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布什政府需要在反恐等问题上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但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它对中国的担心和防范.《报告》所提出的各种战略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政策,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报告》,方能纵览全局和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9.
伊朗核问题的出现为美俄的战略争斗提供了新的内容.美俄围绕伊朗的弃核问题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有限的合作.美俄双方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表现和作用最终取决于美俄伊战略关系.美伊敌对和美俄的战略冲突是主导这个战略三角的基本要素.由于美国在核问题上需要俄罗斯的支持,而伊朗需要把俄罗斯作为屏障来防范美国的压力,从而使得俄罗斯在这个战略三角中处在两边谋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12,(43):20-20
以色列挑头、美国跟进的针对伊朗打击看上去是一触即发,但问题是,伊朗不是伊拉克,连伊拉克都搞不定的美国,能搞定伊朗吗?随着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以色列挑头、美国跟进的针对伊朗打击看上去是一触即发,但问题是,伊朗不是伊拉克,连伊拉克都搞不定的美国,能搞定伊朗吗?姑且不说伊拉克战争开启之后留下了多少后遗症,仅就打击的难度而言...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前,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欧洲是一个地区性大国,美国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美国人谈论“全球性”的时候所想到的并不是非洲,甚至不是中东,而是远东。美国人将注意力投向远东,不单单是因为越南残酷的战争仍然牵扯着人们的心绪,而且当时美国外交上的目标是要实现冷战中最重大的结合,是要打“中国牌”。美国希望利用当时中苏关系破裂的形势,同时对中、苏两国形成遏制。即使这个希望只是部分地得到实现,似乎中国对俄国的压力至少也会使欧洲的安定局势产生稳固和延长的作用,这有利于鼓励所谓“戈尔巴乔夫病毒”(Gorbachev virus)的扩散,侵蚀苏联体系的根基。这样,通过这场“全球性”的游戏,好像美国就有能力通过远东来决定欧洲的命运了。而欧洲,由于无论就其眼光来讲还是就其能力来讲都只是个地区性大国,所以在争夺对亚洲控制权的过程当中也就难以扮演一个突出的角色,因而也就难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当时美国的想法,这种想法把美国想象成了欧洲的救世主。 美国挑剔欧洲,认为后者对亚洲缺乏兴趣。美国的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令人怀疑。二战后美国在“反殖民主义”方面热情高涨,换句话说,美国在使欧洲脱离旧日帝国阴影的过程中表现得异常积极。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一点,上述美国的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日益增多、世界新能源不断发展和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东南亚国家纷纷把核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出相应的核能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其中,越南一直是东南亚发展核能最积极活跃的国家之一,是目前域内对核能发展规划制定最完善、准备最充分、国际合作和核外交活动最频繁的国家。然而,发展核能不仅是一国对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权衡的结果,也与其政治意图、战略目标、军事动机密切相关,更联动着域内外国际关系的调整。因此,本文在全面介绍了越南核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de their bilateral civilian nuclear energy cooperation pact a reality. Using the levels of analysis approa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actors that were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up the nuclear agreement as well as the negotiating process as it evol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ow political leaderships in the two states managed domestic opposition to the pact. Subsequently, this article locates the US-India nuclear agree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broader theoretical debat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ver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global politics and argues that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the agreemen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in driving the nonproliferation priorities of great powers.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一超的优势,试图建立单极霸权体系,而世界其他大国都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所以,在总体缓和的国际形势下,也出现了局部的剧烈动荡,“9·11”后,多极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5.
朝鲜核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核问题使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 ,严重威胁着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本文对此问题的起因、当前形势、未来走势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六方会谈与朝鲜核问题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朴键一 《当代亚太》2003,(10):42-46
20 0 3年 8月末举行的六方会谈及此后的形势发展表明朝鲜核问题的国际协调机制已发生根本变化 ,朝鲜核问题不久将迎来重要的转折时期。本文对朝鲜核问题的基本认识、北京三方和六方会谈结果、朝鲜核问题的未来走向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亚太中、美、日、俄四大国已形成了彼此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大国关系.亚太大国关系的稳定和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关系的走向,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应正确把握亚太大国关系的特点和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采用积极而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努力寻求与其他大国的共同利益,推动亚太大国合作伙伴关系的良性互动和稳定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印关系-新型的大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伯乐 《当代亚太》2005,23(8):31-36
中国与印度都是快速发展的国家,是新兴的大国.两国关系既有一般意义上大国关系的特点,又具有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国都希望利用现有的国际环境保证本国发展;两国都将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两国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危害别国的利益.因此,中印关系不会对国际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印度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处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层面,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