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贾健 《外交评论》2002,2(4):43-49
1958-1968年英国“非殖民化”经历了从回归、重建到收缩再到无奈的撤离、回归欧洲的曲折过程。英国力量的衰落和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解放斗争、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于殖民主义的压力、两极对立的国际形势对于英国殖民体系的战略冲击以及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是这一过程产生的主要原因。它的性质是英国在国力衰落之下对殖民地所做的一次调整,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挽救垂死的大英殖民帝国所做的挣扎。  相似文献   

2.
结束了东西方冷战之后,文化殖民主义成为当代殖民主义的重要体现。中国要抵制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必须提高自身文化自觉的力量,做到对内强化民族意识,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对外强化文化安全战略,有效地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3.
康熙即位之际(1662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危急关头,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非常严峻。当时西方殖民主义早已进入所谓“公司时代”(以1600年伦敦东印度公司成立为起点),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主义所代表的残暴但比较软弱的商业资本已为英国和荷兰殖民主义所代表的狡黠而较强大的商业资本所代替。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各口岸建立商馆稳住阵脚以后,便以印度为基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土地经营面临"多重困境",以社会化服务为导向的土地托管是基层农村化解困境的一种制度创新,更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土地托管是以政府及村组织动员,农户委托,托管机构受托的方式对农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形式。通过建构以"共容利益"为核心的"农民—政府及村组织—托管机构"三位一体的运行分析框架,阐释土地托管模式的运行机理,借助"共容利益"机制,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渐渗入农村土地经济的各个层面,使得细碎化土地的能量和作用远远超出以往研究对其的定位。这种社会化服务模式,正是农村土地迈向规模经营新样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声音     
《人事天地》2014,(10):4-4
<正>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要公布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探索实行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各地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东部产业园区在中西部开展共建、托管等连锁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2011年,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已经在16个地区展开;一批科技支行已在部分省份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运行近3年,成效显著;2008年天交所成立以来,全国各地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依托中关村设立的"新三板"扩容方案也正在酝酿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我省要抓住国家推进科技金融试点的有利机遇,争取石家庄与廊坊进入第二批科技金融试点地区行列,申请设立河北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确保石家庄高新区进入"新三板"扩容试点。同时,在4家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拓宽我省企业的融资渠道,全面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FrayBartolome de las Casas,1474—1566年),是拉丁美洲反对殖民主义的先驱。四百多年前,当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瓜分拉丁美洲,展开了世界史上第一次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为反对西班牙的殖民战争和奴隶制度——监护制(reparti-miento)和委托监护制(encomienda)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写了许多著作,为后人留下了一套反对殖民主义的理论,对促进拉丁美洲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限"、"有效"和"有为"是行政体制改革时间光谱和知识图谱上的三个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新一轮的变轨与重塑周期,聚焦统筹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锚定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瞄准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时间光标沿着组织体系→职能体系→制度体系→能力体系的主线稳步推进,这不仅是行政资源优化配置与迭代升级的过程,也是行政改革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改革路径重塑与再造的过程.其中,建设"有为政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指明了方向.为此,要以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和"社会有力"相融共进为基本目标,以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战略路径,以促进"跨界协同"作为战略重点,以深化集成改革作为基本策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富人被害"案件日趋严重.这种现象背后的犯罪学原因在于社会阶层结构的高度分化,城乡分治格局拉大了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现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严重滞后,"富人"的自我防范意识薄弱.为此,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重构社会心理平衡系统和调控机制;完善法制法规,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改进犯罪控制的体系和具体措施;加强"富人"的自我防范意识,使私人保镖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务之急要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为核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健康管理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转变计生服务管理模式,持续发力服务"健康来凤"建设。以转型为先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实行县中心医院托管,支持民营医院有序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自治制度,践行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民族和谐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都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政治制度创新,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又有着许多不同,尤其表现在立法权的性质、权限以及范围等诸多权力划分问题上,在理论上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国团校系统的后勤社会化与其他高校相比有同有异。团校系统应建立在服务和服从于后勤改革的目标和宗旨上,采取托管、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后勤系统与团校行政管理体系的规范剥离,解决好后勤行业特性与教育特性等多种关系,真正建立起团校后勤系统的服务实体,这将是新型的团校后勤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形成的“少捕、少杀,处理上一般从宽”的少数民族刑事政策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和司法宽容,在实践中得到了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公民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项刑事政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新形势下,应当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基石,关注“两少一宽”政策的刑事法律化,明确“两少一宽”并非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全部,丰富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内涵,促进法治和其他正义而有效的社会控制资源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之功能,不应忽视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固有资源在控制犯罪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认真研究民族文化中专有名词以及民俗文化的翻译方法。"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图像、模仿、替代与阐释数法并用"等可以充分地传达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对外文翻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23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博鳌亚洲年会上作了"为中国和平崛起而实现的共赢方针"的主旨演讲①,这暗示着我们的一些邻国开始正视并参与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如果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中国及其所带动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的崛起将必然给现有的国际体系带来深刻变革.②在主流国际体系变迁理论中,无论是肯尼思·华尔兹的"权力分配论",还是吉尔平的"权力转换理论",抑或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都是聚焦在如何通过霸权战争等非和平方式完成国际体系的变迁.如果只把这些理论作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而加以否认,不跳出其分析框架来重塑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的途径,那么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构建中就存在着不足与缺陷.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理论更适于为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导致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把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最好地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是解决民族中国问题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保障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颁布和实施,给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机遇。图们江经济带要以此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载现象"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却久治不绝,在某些地方已经演化成一种"罚款放行"制度。运用法律经济学原理去分析,这种制度性事实存在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就在于,交易双方--超载车司机和治超站执法人员短期达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但问题的实质在于,超载造成的整个社会效益的减退使"罚款放行"制度交易成本扩大化,而不是缩小。遏制扭转这种制度性做法需要对症下药,一味地加强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应从加大司机超载的成本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自身的民族族群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殊国情出发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之下,面对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然措施,更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应当采纳的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20.
《大瑶山团结公约》是建国初期金秀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共同制定和实施的得到中央认可的新石牌,具有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性质,是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立法的起点和成功典范。对完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