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国父们,对美国独立及宪政的落实无疑居功至伟,但他们却没能解放黑奴。两百年后奥巴马能够问鼎美国总统,得益于其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是林肯、罗莎·帕克斯、马丁·路德·金,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氏。1955年12月1日,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为占用公交车的"白人专座"而被逮捕。随后,为了反抗恶法,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发起了罢乘运动。许多人参与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西方关于公民服从问题的相关探讨可追溯至苏格拉底时期,在公民服从理论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同意理论""公平原则"以及"自然责任理论"等方面的集中研究,公民服从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同的类型。公民不服从作为公民服从理论的相对应的概念,在研究公民服从问题时常常被提及,服从与不服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啸  马佳磊  严洁 《新视野》2023,(3):121-128
公民是否主动遵守公共政策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如何以较小代价获得公民在日常社会治理政策领域的政策遵从?从激励与压力两个维度出发,可将公民遵守日常社会政策的行为划分为“不服从”“价值认同服从”“强制性服从”与“社会规范性服从”四种类型。在城市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后,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问卷调查发现:价值认同与社会规范是实现公民政策服从的关键因素,并且二者发挥了同样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因当前法规惩戒性有限,强制性服从尚未成为影响公民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关键因素。本文的发现对在社会治理领域运用“助推型”政策干预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左婧 《求实》2003,(Z1):51-52
莫罕达斯·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抨击英国殖民制度,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英斗争,领导了非暴力抵抗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为印度的自由和解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甘地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被誉为“圣雄”和国父。 甘地一生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把《自传》称为“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声明撰写自传的目的在于“描写我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对此,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甘地和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推动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人认为是维护了殖民统治。如何认识甘地?我认为只有把他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以及他所代表的阶级关系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代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中国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经济处在“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结论,这对我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仍然具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22年8月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成立,随后南京、广东、山东、四川、江西、陕西等地相继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组织。其主要活动,一方面开展民权宣传,包括出版《民权周刊》,举行演讲,撰文宣传。另一方面开展力争民权运动,先后参加取消治安警察法运动和裁兵运动,声援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等等。因此,民权运动大同盟发展为一股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同时,民权运动大同盟尝试向政党组织转变,而未果。虽然向政府请愿裁兵和废除治安警察条例都无效果,但是为人民的集会结社言论自由争取了一些法律保障,对组织民众贯彻民主政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经历了一个利益动因和信念动因由强到弱,直至利益动因基本消失,信念动因受误导,而服从动因和强制动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利益动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强制动因基本消失,服从动因仍然存在,信念动因缺乏,公民责任动因不足。而理想的政治参与无疑是利益动因和公民责任动因相结合作用下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正《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属于重要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既然属于"法规"的范畴,那么它们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相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都具有规范作用,只是作用的对象有所区别:前者是所有的公民,而后者只是中共党组织及其党员。法学理论通说认为,法的作用表现为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人们对法的作用的期待与法的实际效果可分为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福建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增长的变动轨迹、发展特点和增长因素,指出福建经济增长模式是一个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文章认为"十·五"期间福建经济的增长依赖于知识,知识是福建"十·五"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福建"十·五"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长达近20年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是非暴力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林献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士绅发起、组织了这场运动,为争取台湾民众在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基本的政治权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对台湾民众尤其是日据后出生的青年人接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思想、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期盼回归祖国的信念,起了重要的启蒙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地(1869-1948) 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为“圣雄”。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1915年成为国大党领袖。1920年提出对殖民当局不合作的主张,开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爆发后,甘地提出战后实现印度独立及制定印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目标、任务的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换言之,公民社会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运动,是中国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动因。“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最具基础性的就是公民社会的成长。因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公民或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表现在公民参与由"被动型"管理客体向"主动型"治理主体,由"人治型"管理客体向"法治型"治理主体的角色转型。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民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制度现代化是一个关键。因此,从制度建设角度来探讨公民有序参与角色转型及其路径,通过制度安排来提升公民制度参与的权利意识、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实现公民参与角色现代转型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表现在公民参与由"被动型"管理客体向"主动型"治理主体,由"人治型"管理客体向"法治型"治理主体的角色转型。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民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制度现代化是一个关键。因此,从制度建设角度来探讨公民有序参与角色转型及其路径,通过制度安排来提升公民制度参与的权利意识、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实现公民参与角色现代转型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维埃选举运动的政治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公民的政治参与不足,公民对政府的信仰低落以及政治动员缺乏效率等问题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维埃政府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月间,先后开展了几次范围广泛、声势浩大的民主选举运动.通过选举运动,不仅实现了对各级苏维埃政权的有效改造,而且对于解决先前苏维埃政府所面临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政治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和每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权利。民主的真谛是少数服从多数,并尊重和保护少数。培育公民意识,可以为其运作和巩固提供有效的合法性支撑,在社会中真正地扎下根。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行政问责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行政问责制中,公民参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将有序的公民参与纳入到行政问责过程中来,消解公民参与实践中所遭遇的诸多困境,是有效发挥公民参与作用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不服从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务员法确立了公务员对上级违法的决定和命令的不服从,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法治国家公务员与国家是一种职务上的委托关系,上下级之间是法律意义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在国家政治和公共管理中,公务员服从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是基本要求,不服从是例外,只有对上级违法的决定和命令才可以不服从。公务员不服从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在行使不服从的权利时,应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马钟成 《探索》2015,(1):165-1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依据吉恩·夏普的"非暴力战争"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频频通过"颜色革命"的方式更迭他国政权。从"郁金香革命"到"茉莉花革命",从"占领国会"到"占领中环",其具体战术,全部都出自吉恩·夏普总结的198种手法。高度重视心理战和意识形态战争,是夏普式非暴力战争的鲜明特色。"非暴力战争"理论是美国精英阶层系统学习和模仿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的产物,"颜色革命"严重威胁中国。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个"党的生命线",是最重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代表及其代表性是民主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当代社会,民主只能是某种形式的代议制。协商民主批评传统代议制民主所造成的代表与选民的距离,强调代表与选民之间更多的协商与沟通。费希金主张的协商性民意测验试图解决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张力:随机抽签基础上的公民协商保证了公民参与协商的平等性、代表性和审慎性。但是,它却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多数人的"不在场"、无法保证代表的负责性、对专家的过分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