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毋庸置疑是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高校要遵循灵魂指引,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通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三个具体维度,推动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教育部系列文件的部署要求,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所在,事关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应当全面认识"立德树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于洪霜 《世纪桥》2023,(4):75-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多次对学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在高校办学理念、价值目标、实践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联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深度整合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路径。高校应通过打造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课建设的融合以及党建工作与业务建设的融合、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的创新与特色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等路径,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认识美育的育德功能,探寻美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道德方面独特的感化、陶冶优势,化美育德,使美育与德育相得益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校多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构建校园全媒体立德树人教育路径是时代和国家的要求,是大宣传和大思政的需要。文章在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从融媒体顶层设计、全媒体矩阵打造、专业队伍建设、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全媒体建设实的施路径,这对占领校园舆论主阵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者,必须坚持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少数辅导员政治素养不高、职业能力不强等。为此,高校要通过搭建理论学习平台、提升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必须继续探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入手,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高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把握立德树人的工作方向;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紧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加强制度保障,健全立德树人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在立德树人的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办学兴校、育人育才全过程,厘清立德树人的方向和思路,明确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好立德树人的政策机制和教育资源,筑牢立德树人的根本支撑和依靠,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微信、慕课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微"媒体平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微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认知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也给高校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新形势下"微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情况,充分分析"微媒体"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微媒体"平台育人阵地,创建网上网下育人新合力的新方法,探索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新途径,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丁琪 《世纪桥》2023,(11):48-50
立德树人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培养新青年的使命所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在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水平,需要通过增加课堂中德育教育、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和重视网络环境建设等方式,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要求和使命。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实践"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必须遵循"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在此基础上,必须清楚知道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必须明确"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的作用,才能在"立德树人"引领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现实路径:即培养什么样人,树立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如何培养人,增强"三全"育人理念;为谁培养人,强化意识形态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美育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美育理念建构的不自觉,而"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宗旨的提出为高校美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出发点。"立德"的观念揭示高校美育应该凸显自身的德育之维,而"树人"的精神则启发高校美育应该固守自身在培育个性、完善人格等方面的责任。沿此路向,高校美育应以育德为重心,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性能力为宗旨,以保持高校美育的独立性为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直觉能力、创造能力与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理论推进。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成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应该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全方位、多层次深刻把握。落实立德树人要达到三个满足,即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满足中国高等教育任务和满足个人的成长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且根据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了新动员、新论述、新部署,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青少年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深入学习,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领悟和积极践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把握才能完成。新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是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形载体,也是健全高校德育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把握才能完成。新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是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形载体,也是健全高校德育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当代社会中"现实的个人"面临发展的悖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价值空前凸显。针对以往研究侧重路径式、经验式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唯物史观确证从逻辑起点、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对于廓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本质意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传承,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神圣使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工程,高校须通过抓住"党建龙头"主心骨、做好"以生为本"引路人、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打造"三全育人"生态圈、搭建"家校互动"同心桥等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范式与新生态,形成高校立德树人整体合力,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独特教育资源,能够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肩负初心使命、强化奉献意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从理论逻辑来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风险挑战的战略需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从实践逻辑来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要求,完成“为谁培养人”的现实需要,实现“怎样培养人”的有效路径。高校要通过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一体化等路径,形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