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2012,(1):50
财政部日前印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孙德敏  高洪 《实践》2011,(5):22-23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由国家适当给予奖补,激励引导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政策,旨在解决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面临的筹资筹劳问题。国家于2008年试点推行,我区自2009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这是自治区重点实施的一项农村牧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叶静  张金侠 《实践》2013,(10):34-34
走在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的街头,笔直的水泥路贯穿全村,整齐的路灯沿街而立,文化广场上欢歌笑语不绝于耳,幼儿园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稚语童音……这些变化都得益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自乌市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胡格吉勒嘎查借助这一有利政策,投资550多万元,先后硬化水泥路面,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安装照明灯,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胡格吉勒嘎查书记韩凤民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办成了许多我们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解决了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选择了黑龙江、河北、云南三个省,在全省范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昆明市与全省同步,在全市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两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试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尚武 《学习导报》2012,(11):24-2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4年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省市县财政配套,实施了4.3万多个项目,遍及全省90%的行政村,给全省农村带来了新气象。财政奖补,激活了“一事一议”制度 随着农业税、农村“两工”的取消,农民负担问题得到解决。而村办公益事业却苦于资金、劳力没有着落,村里想办而没有能力办。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下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求通过财政奖补作为“支点”,撬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在我省此项工作试点的夹江县,政策与现实却存在着一些矛盾。  相似文献   

7.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石阡县积极推行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破解农村办理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大难题"。其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程明清 《学习月刊》2012,(14):141-141
针对自身财政投入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面广线长建设难度大、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极为迫切的现实,建始县去年继续抢抓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扩大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坚持干群连心,探索长效机制,强力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呈现出了村级公益事业加快发展、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虽然政府有奖补,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民"两工"后,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调动了沿河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迅速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1.
陈飞  陈建铭 《当代贵州》2011,(18):58-58
仁怀市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以来,积极探索“一事一议”建设工作新途径,完成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56个,让30万农民从中受益,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印江县化解了过去农村公益事业筹资、建设、管护等难题,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3.
荔波县通过以党建工作统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不仅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还在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中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应最大化和政治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9):8
"一事一议"解决农村"老大难"问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虽然政府有奖补,但项目的性质属于"民办公助",由村民说了算,而不是从上到下分配项目。政府在补贴程序上实行先建后补或边建边补,严格执行"村申请、乡初审、县审核拨付"的程序,从操作上确保"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把好事办好。修路、改水、改厕这些村里过去想干却干不成的"老大难"事情,正在一一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县委书记安启洪说:"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中,我们始终遵循统筹规划,科学确定项目,使之科学合理,符合民意。事实证明,我县正深入开展的’一事一议’工作不仅顺乎了民心、合乎了民意,得到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而且树立了村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翊皓说:"一事一议"妙解农村发展难题,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活力。自2009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沿河实施以来,我们始终把群众期待和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坚持奉行"民生小事乃大事"理念,精心实施每一个项目,有效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不断改写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我来到敦操乡担任乡党委书记。初到敦操,调整产业无人接受,征兵没人报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项目群众不愿投劳……为什么党和政府这么多的惠民政策,群众不理解?群众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干部做什么、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建立起“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奖补资金引导,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实现了从分散投入到整体推进、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到以农民投入为主的根本转变。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巧用"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奖补资金,江口县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上取得了村强民富的喜人成绩。初春季节,乍暖还寒,梵净山下的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村,在青翠群山的环抱下,成排的土家民居错落有致,高翘檐、短墙裙、小花窗在青山绿水间别有一番风趣,青石板铺就的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花圃里栽植的含笑、报春花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村  相似文献   

19.
铭声 《江淮》2011,(1):40-41
2010年12月24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王三运宣布,我省将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在2010的基础上退出3项,调整完善6项,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等3个项目。重点对现有项目进行政策完善和"扩面提标",预计投入总规模将增加到388亿元。  相似文献   

20.
尹德俊 《当代贵州》2009,(15):52-53
通过积极探索,黔南州瓮安县首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为全省开展该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瓮安县依托良好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制约,与经济同等重要的社会事业却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统筹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