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反倾销措施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普遍手段。同时,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规则,反倾销法也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但是,由于反倾销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备受争议,且已成为悬挂于WT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拟从法律功能的研究视角,对反倾销法的显性、隐性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反倾销立法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3.
通说认为我国的"避风港"条款也是中介责任免责条款,但有观点认为,基于中美两国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差异,我国"避风港"规则的法律性质应当是中介责任的认定条款,即"归责条款".明确"避风港"规则的法律性质有助于理解"避风港"规则在整个中介责任制度中的作用,对于司法实践中"避风港"规则的正确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丁普 《中外法学》2012,(5):1082-1099
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经济"待遇"是欧盟反倾销法上非市场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概念。目前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混淆已经造成了对欧盟这一重要制度本质认识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欧盟反倾销二级立法中缺乏明确的市场经济或者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标准,其反倾销机构实际执行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隐性规则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歧视性。"反倾销基本条例"关于市场经济待遇与单独待遇的现行立法和执法亦相当武断、不合理。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特别是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制度日益暴露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目的与天然属性。  相似文献   

5.
"安全港规则"是美国有限合伙法上一项有限责任的重要认定规则,它与"控制权规则""信赖检验规则"等其他规则共同构成美国有限责任界定的规则体系,在保持有限合伙人有限责任保护和管理权扩张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移植的美国的"安全港规则"在当下有限合伙运用中却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存在"南橘北枳"制度移植失败的风险。研究美国有限合伙法中"安全港规则"的嬗变和运用的经验,可以为我国修改和完善有限合伙法上的"安全港规则"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俞燕宁 《河北法学》2007,25(3):165-168
2004年3月,欧盟颁布了461/2004反倾销规则,该规则是对欧盟现行反倾销基本条例的最新补充.该规则对欧盟原反倾销法律实体和程序方面进行的修改,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反倾销立法的潮流: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手段,其立法既应保证反倾销措施能有效地得以实施也应不断保持透明度.欧盟461/2004反倾销规则在这方面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WTO成员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下,反倾销已出现被滥用的趋势,越来越背离它最初的维护公平贸易的宗旨。如何抑制反倾销措施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各国反倾销公共利益条款的规定基础上,对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原则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宁 《政法论丛》2005,(4):93-96
反倾销措施是否应当适用于加工贸易领域,一直是国内上游产业、加工贸易企业和商务部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涉及反倾销调查的产品范围如何界定、对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以及是否符合WTO有关反倾销调查规则等相关理论问题。WTO反倾销协议对“倾销”的定义明确了必须从产品竞争的角度来确定反倾销措施的适用范围,当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不存在竞争时,更重要的是,当公共利益的考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时,对加工贸易适用反倾销措施是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相关法律问题,已经成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解释的突出法律问题。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的认定、审查与解释规则具有内在法律逻辑。美国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的认定、审查与解释构成具有内在法律逻辑的制度体系:具有特定的撰写表征,对于该类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不加以审查,在专利侵权判定中根据说明书实施例重新确定保护范围。建议我国司法解释的适用中区分功能性限定和功能性描述;在功能性限定解释中明确实施例及其等同中的"等同"与等同侵权中的"等同"存在的区别以及必需特征的判断规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频繁受到外国对我国的倾销和发起的反倾销冲击,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认为研究我国反倾销法与WTO反倾销法律规则如何接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对保护我国的国内相关产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田刚 《法商研究》2020,(2):168-182
通过对近10年来507份判决书样本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对于强奸罪的司法认定长期存在法益保护不足和定罪标准模糊混乱的问题,其症结在于强奸罪的核心特征和司法认定规则已严重滞后。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普遍改革强奸罪的法律规定、加强性自主权保护的背景下,修改我国近40年未变的关于强奸罪的司法解释,以"缺乏被害人同意"为核心特征,确立"肯定性同意"的认定规则,是我国解决强奸罪司法认定面临的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之因应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应对国外反倾销 ,中国最重要的是策略的选择及有效之施为。纵横比较国内外反倾销立法及WTO《反倾销协议》关于倾销构成与认定规则 ,发现国内舆论界对企业无力应对反倾销的批评太偏颇 ,应予纠正。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主要在于国家的部署和统筹 ,在于国家对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因此 ,国家必须采取更多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亚军 《法律科学》2010,(5):124-130
自WTO成立以来,针对反倾销调查中实施归零法的争端解决案件屡见不鲜。在2001年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改革谈判中,归零问题也是重要议题之一。由于《反倾销协定》未就归零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成员对归零法本身的可诉性和合法性产生意见分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也难以对此取得一致意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结合WTO争端解决案例,分析了归零法的法律性质,得出归零法本身和适用均具有可诉性并且在反倾销各个阶段实施归零均属于违反WTO反倾销规则的结论。最后,结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现状,指出仅凭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判结果不能根本解决归零问题,终结归零法必须通过对现行WTO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欧盟、美国反倾销中反规避规则发展的最新动态,提出了我国不仅应立足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反倾销的制度基础上明确提出反规避规则的法律框架;还应从立法上上严格界定规避行为及规避行为的种类、明确规避的认定标准,以此提高我国的反规避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与修改中国的反倾销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反倾销历来是GATT、WTO谈判的重要内容 ,缔约各国为此达成了系列协议 ,构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反倾销规则。我国《反倾销条例》虽然与GATT《1 994年反倾销守则》总体趋于一致 ,但其缺漏之处仍然不在少数。在当前中国加入WTO大局已定的前提下 ,反倾销规则的比较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 ,论述了我国《反倾销条例》的缺陷与不足 ,并进而提出修改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WTO及西方国家反倾销实体规则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T O 的反倾销实体规则以及美欧反倾销法对倾销的成立、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出口价格的确定、损害及其因果关系的认定、价格比较的调整等均作了规定,存在一致性,也有差异。我们应取其精华,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新协定》中的两分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反倾销措施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普遍手段。同时,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规则,反倾销法也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但是,由于反倾销所具有的“两面性”特征,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备受争议,且已成为悬挂于WT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拟从法律功能的研究视角,对反倾销法的显性、隐性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反倾销立法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历来是GATT、WTO谈判的重要内容,缔约各国为此达成了系列协议,构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反倾销规则。在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更多地依靠反倾销的武器,在“维护公平贸易”的口号下,对本国的产业进行保护。反倾销也一直是我国出口面临的难题,在入世的法律文件中,我国在反倾销问题上仍面临许多法律问题。一、WTO反倾销协议早在1947年哈瓦那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上,反倾销就已经是国际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议各国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倾销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各国政府可以对外国产品的倾…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法中的最佳可获信息规则(BIA)既是反倾销国家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工具,也成为其打击出口方的武器。因此,WTO立法对BIA做出了指导性和原则性规定,欧美的BIA规则也十分详细。中国的BIA规则已有相关立法和实践基础,但仍面临被欧美等国利用BIA规则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局面,中国企业往往不战而败,其应时策略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初欧盟对中国生产鞋类实施临时反倾销制裁,这暴露出了国际反倾销制度的缺陷,反倾销规则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倾销规则中替代国价格制度、累积评估制度等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极大自由裁量的空间。中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将长期面对反倾销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