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三角联动注重了对接,但联接还不够,我们工作中感到:硬件对接易,管理联手难;骨架对接易,网络联通难;专业对接易,跨行业联动难。”这是来自世博事务协调局洪浩代表就区域协调发展指出的“三难”。  相似文献   

2.
《唐语林》载“卢杞为政,不唯己邑”的故事。讲的是卢杞在担任虢州刺史的时候,当地经常有野猪出没,骚扰百姓,妨碍生产,卢杞就上书德宗,德宗说“把它们赶到同州的沙苑去。“卢杞赶紧又上书:“同州百姓难道不是陛下的老百姓吗?把野猪赶到那里去,会危害那里的老百姓的。不如把它们捕杀  相似文献   

3.
赵畅 《政策瞭望》2013,(9):56-56
官场“送礼收礼”之盛风.何以难刹?因为由来已久矣。读报看到一个材料,说清代有许多“陋规”,官员灰色收入不少.那时流行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理念把国家财政行为界定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我们发现,“取之于民”固然不容易,“用之于民”则往往更难。以我国的情况为例,税收增长持续多年比经济增长快很多,应该是“取之于民易”的证据了。这里的“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专家提出来各种加税的主张容易,被各级地方政府采纳更容易。“用之于民难”,又从何说起呢?当看到报道上说国家某年的财政开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见一位教师批评学生,说他不该老是质“疑”质“惑”的。我们想,学生质惑,何错之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来,教师之为教师,就在于“解惑”,学生之为“学生”就在于排“惑”求知。“惑”不排,何以求知?  相似文献   

6.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 ,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 ,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认为“行先知后 ,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 ,有人赞成 ,有人利用 ,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 ,行亦不易》 ,批评“知难行易”说 ,鲁迅将之慨括为“知难行难”。此外 ,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 ;但是 ,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 ,我觉得事情往往是“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说站不住脚。报纸提示 ,在河北 ,“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 ,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必须体现在实际成效上。当前,人们普遍感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比较难。难在哪里?主要是难在“抵消”上。说的被做的所抵消。《社会主义好》那首歌里有句歌颂共产党的歌词:“说得到,做得到”,  相似文献   

8.
母雪龙 《半月谈》2020,(8):55-55
现在一些地方,路修宽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便捷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不愿“沉”、不敢“沉”。一些干部觉得基层苦、嫌麻烦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用电话、短信、微信群“遥控”指挥,不与群众见面。一些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话、与青年学生说不进话、与困难群众说不下话、被老同志顶回了话,不知如何做群众工作,总感觉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现在打工赚钱难”,但如果有一个工作能保证你一天赚三五百元,而且风不吹、日不晒,又不必担心完不成任务,相信不少人都会积极应聘。然而,这诱人的“馅饼”很可能是一个无底的“陷阱”。近日,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循线追踪,成功捣毁一个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为境外赌博、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跑分”(“跑分”是指披着网络兼职的外衣,  相似文献   

10.
三问一望     
2004年“5·20”迄今一年。笔者对“台独”分子(包括陈水扁、李登辉之流)提出三问一望。第一问:你(们)说“孙中山是外国人”,“中国史是外国史”,“你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了”。又说“中国不是本国,是敌国”。请问:水必有源,草必有根,人必有本,姓必有(家)谱。你们不论是姓陈,姓李,自家的姓是否都出自中国“百家姓”?你们说的话、写的字、吃的菜、敬的神、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地地道道“中国制造”?你们曾说,“两岸同文同种,何必再敌对”。既是同文同种,何以不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蒋经国如此说…  相似文献   

11.
《春秋毂梁传》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寥寥数言,道出了诚信之真谛。我国古代有大量的关于诚实守信的警句名言,如:“民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  相似文献   

12.
改革改到今天,应该说好改的、容易改的都改过了,现在剩下的是“啃硬骨头”,深化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成本越来越高,涉及的利益调整也必然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反弹琵琶说“自责”□常坚近来,领导“自责”的消息多了起来。“自责”,顾名思义是自己责备自己。何以“自责”,当然是本职工作没有做好,觉得愧对党和人民,于是“自责”。“自责”的态度本值得肯定。工作有欠缺的地方,大胆地自我公开,诚恳地自我批评,这是我党多年...  相似文献   

14.
一个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濮阳市,在建市不到20年的时间内,何以能接连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何以能夺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何以能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大?这些显著的变化,被有关部门和理论界称之为“濮阳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王守恂(1864--1936),天津人,祖籍山西,原名守恬,因避讳清朝德宗光绪皇帝载滟的名字改名守恂,字仁安,又字纫庵,号阮南,晚年自称“拙老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津著名文人,与严范孙、赵幼梅被誉为“近代天津诗坛三杰”。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陕西省延川县的11名乡镇民政助理员,在常年的民政工作中感到有些难处要向上而反映.对于领导也有些期盼,归纳起来为“五难”。“三盼”。光说“五难”:一是工作难。民政工作有人说三大块、二十项.有人说五大块、二十八项。可以说包罗万象;管了穷的,还要关富的;管了话人,还要管死人每一项工作要搞好,都得磨破嘴,跑断腿.疲于应付,总有力不从心之感。除了民政业务外.还要完成乡上的中心工作,完不成任务不是挨批评,就是扣工资,外面受苦,家里受气,两头不落好。二是转干难_乡镇民政助理员大都是工人身份.在我们这区的乡…  相似文献   

17.
稿费原先叫润笔,据考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让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在旁边开玩笑说:“笔干了。”又一位官员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文人按照别人的要求写文章、绘画、书法,得到一定的报酬,就叫做“润笔”。那时候的“润笔”即稿费的标准如何,似乎伸缩性相当大。除了有少数人“明码实价”地标明各种文体的报酬数目之外,其余的大都由索稿的一方按情况酌量付给,没有定准。裴晋公修福光寺,求文于皇甫浞。皇甫浞开价是每字索绢三匹。这是作者自己定的稿费标准。吕夷简60岁生日,求柳永写了一首词。写完后,报酬是蜀锦二端,吴绫四端。这是索稿人酌情付酬。柳永觉得稿酬太低,曾有词发牢骚说:“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说是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在《中学生》杂志上看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故事的内容: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少年为了将来干一番大事业,整天在屋内刻苦读书,可是他却懒得打扫自己住的小屋。一天,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来玩,见屋中脏得不象样,就批评了他一顿。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夫处也,应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那位朋友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得陈蕃哑口无言。现在在我们青年人中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雄心勃勃,壮志凌云,整天想成名成家,然而却缺少脚踏际地的实干精神,企图一鸣惊人,可是一遇到困难,又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19.
散思录     
每日读书、看报、写字、作画,随看、随想、随写。散乱的思索,既非“金玉良言”,但也绝非庸人之见(有些不谦了) 因名“散思录”,是为小引。 △字怕悬、画怕挂。越写越难,越画越不容易。逾越了形形色色的“难”,就看到了绚丽多姿的“易”。所谓“千难一易”是也。  相似文献   

20.
祝福祖国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是古人感慨韶华易逝、青春难驻;现在,审视当今中国日新月异的长足进步,我们说“又是丰收季,又是国庆节”,平添的则是满满的自豪与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