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手中的权力以及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影响力及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最引人瞩目之处就是监督对象直至最高层和“一把手”,《条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监督的重要对象,这也意味着我们党从事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样规定,符合党内监督的规律,反映了党的建设的实际,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模范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权力的性质和要求,决定领导干部必须接受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任何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并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绝不是个人的私有财物,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是应尽的义务。实践证明,一些领导干部走上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违纪违法道路,除思想水平、品德修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内监督     
《当代贵州》2010,(17):48-48
特指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于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必须把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长期以来,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直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更是一个难点。“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行为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这种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必然要求把他们作为监督重点对象之中的重点,严…  相似文献   

7.
党内监督其实质就是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规范化运行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使党内监督在规范化、制度化、长期性和稳定性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且充分体现出充满改革精神的四个鲜明特征。一、明确了权力监督的重点。《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是明确  相似文献   

8.
日前,中共中央正式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把手成为党内监督重点”,一时间,媒体纷纷报道,各界关注备至。《党建》杂志开展“怎样监督‘一把手’”的讨论,我觉得很好。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把手”,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他部门的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通常也包含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所谓“一把手综合症”,指的是官员担任“一把手”以后因权力失去有效制约监督而出现的独断专行的综合症状。早在5年前…  相似文献   

9.
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以下简称条例 )第三条规定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 ,对决策及其决策的执行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负有全面责任。正是因为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这种特殊地位和影响 ,决定了必须把他们作为监督重点对象之中的重点。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即俗称的“一把手” ,其包括 :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的正职 (通常也包含国有企事业的主要负责人 )。专家认为 ,条例这种规定 ,对于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使党内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把《条例》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加强党内监督上的制度保证作用,关键是要在认识上增强“四种意识”,明确监督职责;工作中把握好“五个关系”,指导监督实践。学习贯彻《条例》,必须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监督职责,在思想上要增强四种意识:一是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8.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