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林地二十年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开展起来的。其中心问题是,究竟是以本本或语录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二者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4.
5.
6.
8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刻,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8年后,江泽民同志在认真总结了70多年党建经验和22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8.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就当前的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意见。他谈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开始,人们认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后来,却说成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或者是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还有人对“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和具体内容提出种种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一)邓小平同志的原意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1—2月巡视南方的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11.
0年前,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引发的思想解放浪潮,给中国大地注入了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使国家走向强盛,人民奔向富裕。但是,改革还未取得最后成功,实现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值此业半中途之际,利益分化,矛盾积累,深层体制痼疾久克未下。当前...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前,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引发的思想解放浪潮,给中国大地注入了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使国家走向强盛,人民奔向富裕。但是,改革并未取得最后成功,实现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值此业半中途之际,利益分化,矛盾积累,深层体制痼疾久克未下,人们陷入了焦躁和彷徨之中。深化改革之路究竟在哪里?不在过时的书本教条中,不在先验的理念模式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根据“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对“十五大”报告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并结合“十五大”两年来的新经验、新创造,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有新的发展,对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新的举措、新的思路。例如《决定》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需要控制在四大行业的领域;强调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首次提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核心;采取双向进入的办法处理好“…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述,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44篇文章中。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产生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体  相似文献   

15.
16.
十八年来,改革这只利器给中国大地注入了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使国家走向强盛,人民奔向富裕。但是,改革并未取得最后成功,实现目标还有很运的距离。值此业半中途之际,利益分化,矛盾积累,深层体制痼疾久克未下,人们陷入了焦躁和彷徨之中。深化改革之路究竟在哪里?不在过时的书本数条中,不在先验的理念模式中,不在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中。路就在脚下,就在亿万群众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遵循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调整原则,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原则和制度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怎样?按照这一原则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怎样的现象?调整中应不应有什么限制?限制什么、不限制什么?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讨论。一、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检验所有制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所有制结构指的是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选三卷第372页)这三项标准的提出,对扫清改革的思想障碍,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判断改革的是非成败,提供了依据。一、“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1、“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判别认识正误的依据,即真理标准。它具有客观性,唯一性,绝对性。“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理论渊源上,是对实践标准的具体化,源于实践标准,而又将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邓小午理论的核心。学习十五大,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及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邓小平南巡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经典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言简意赅,意味深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石破天惊高屋建领的理论洞察力和巨大影响力,为当代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和…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党建工作,党内外有不少议论。议论的焦点似乎是,现在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否符合党章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党建工作跟我们的党章是否存在着冲撞?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成败的“三个是否有利于”这一根本标准。同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党建工作的得失,确定今后党建工作的走向,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