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国良 《群众》2017,(4):11-12
近期,“实体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众多知名企业家也围绕实体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实不独中国,现在全球各国都在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同时,实体经济可以为核心竞争力提供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制度支持。因此,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刘志彪 《群众》2012,(1):19-21
在“稳中求进”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下,我国经济政策首次将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首次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特别是.首次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实体经济是立国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说:“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马福海 《中国人大》2012,(17):43-43
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真正根基。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把重投资、兴实体作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做强实体经济是党中央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正在加速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加快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向赋能”,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是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8.
魏仁杰 《人民论坛》2012,(26):78-79
实体经济是是社会财富的真正载体、有效供给的真正来源、勤劳致富的真正路径。做强实体经济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有力保证和有效途径。要稳定经济增长,必须做强实体经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可以采取降低企业税负、良好的制度安排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企业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钟声 《当代广西》2012,(19):8-8
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力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将来要稳稳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再次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德国能够在风暴中挺立不倒,所依靠的正是"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政策》2012,(9):68-6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部分国家对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进行了深入思考,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德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去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牢牢地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可以说,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大部分国家加快经济复...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表现、效应、机制与实践路径而言,深度融合表现为数字经济加速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迫使数字经济迭代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深度融合具有创造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新的价值分配体系、新的价值流通体系和新的使用价值消费体系四个方面的效应。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机制包括以数字技术创新提高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以海量数据科学指导实体经济分配比例、以平台化组织方式提高实体经济交换效率、以算法技术精准满足实体经济个性化消费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入数字经济的机制包括以数字化转型扩大数字经济的作用范围、以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经济的网络协同效应、以智能制造倒逼数字经济的技术体系创新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可具体化为基础支撑、动力支撑、组织支撑和技术支撑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真正根基。第一,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企业技术创新。鼓励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集中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过度投机会扭曲消费行为,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安全。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积极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日热得一如既往,但中国经济似乎少了些"热度"。这里面有"速度情结"降温的理性,也有欧债危机等冲击的因素。而稳增长成为重要任务。在这个"冷风"吹向全球经济的夏日,6月28-30日举办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尤具吸引全球金融界目光的热度:金融业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来自世界各地800多名政界、业界、学界精英,围绕"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各施所长,热议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海市市长韩正担任本次论坛的轮值主席。  相似文献   

15.
德国经济为何出众?原因很多。在关国实行实体经济外移、重点靠其金融业赚钱的年头。德国人不为所动,依然重视制造业,重视实体经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努力调整劳资关系,从而使产品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有竞争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基础融合、应用融合、创新融合和金融融合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12-2020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且融合发展指数表现出空间非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同时促进本地区和经济距离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各区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分异程度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净差异是总体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祝木伟 《群众》2023,(12):49-50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振兴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江苏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的“高原高峰”。  相似文献   

18.
詹花秀 《湖湘论坛》2003,16(2):51-53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货币经济发展成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新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位一体 ,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征。虚拟经济比传统的货币经济更具有了产生经济泡沫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 ,虚拟经济就会导致泡沫经济 ,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毁灭性的打击。虚拟时代 ,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创造利润的能力虽然下降了 ,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并没有下降 ,实体经济的发展依然重要 ,我们不能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产生的严重影响仍然没有消除。涟钢和其他钢铁企业一样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把钢铁行业放在经济复苏先行者的战略位置。当然,国家的宏观政策只是为我  相似文献   

20.
促进我国实体经济降成本,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降低实体经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水平、劳动力成本、企业融资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用地成本,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