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玲 《国际展望》2021,(3):135-151,157,158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恐怖主义活动方式变得更为隐秘。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空间从表网的在线社区与视频分享平台转向暗网黑市交易和暗网论坛。针对暗网节点通信和交易信息高度匿名等特点,相应的反恐工作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以深度切入恐怖分子用于扩大影响的暗网空间。为此,可以设计和优化专门适用于暗网的聚焦爬虫工具,挖掘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可以搭建涉恐事件数据模型,分析恐怖组织可能的线下攻击手段;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超链接分析方法,定位暗网内恐怖主义隐蔽社区和危险用户集群。通过准确把握暗网中的匿名恐怖主义活动规律,抓住安全监控与防范的重点、难点,综合施策,以及适时制定和精准实施反恐网络安全策略,能够最大限度遏制暗网恐怖主义的危害,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恐怖主义与“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风 《国际展望》2016,(4):116-132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与经济社会运行融合和国际恐怖主义演变两大趋势互动的结果,当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宣扬恐怖理念、招募组织成员、发布恐怖信息、传授恐袭技能等网络支恐活动。对"一带一路"合作而言,网络恐怖主义意味着助推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发展,阻碍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干扰"一带一路"合作社会基础等不利影响。推动反恐和网络安全合作,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预防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促进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将于2016年3月底至4月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核峰会将继续讨论全球合作打击核恐怖主义的问题,并重点讨论各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浓缩铀的使用,确保核材料安全、打击核材料走私,预防核恐怖主义活动等。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  相似文献   

4.
国际反恐斗争须摒弃“双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玉涛 《当代世界》2008,(10):33-35
恐怖主义是长期困扰国际社会、阻碍各国发展、危害世界和平的一大痼疾。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出现了“质的飞跃”。“新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反恐主义"会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新工具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恐怖主义的概念界定,解释很多,也很难给出一个十分恰当的定义.美国学者本杰明认为:"恐怖主义是蓄意的、有组织的暗杀,用以威胁和残害无辜者,使其感到恐惧,以此达到政治目的."这一解释看来较客观些,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恐怖主义由来已久,但其真正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跨国现象则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80年代更如同瘟疫般在世界泛滥成灾,种种爆炸、暗杀、绑架和劫持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恐怖活动的根源多种多样,有的是纯属对社会现状不满,有的是则是与美苏争霸、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独立等因素分不开.90年代,恐怖主义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已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国际政治现象,并被列为非传统安全因素,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在所有恐怖主义活动中,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影响面最广,对传统国际关系的影响最深刻.  相似文献   

6.
谈晨逸 《国际展望》2022,(6):129-148+154-155
鉴于恐怖分子伪装为难民跨境流动并发动恐怖袭击的事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执行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中关于难民认定的恐怖主义例外规则,以预防恐怖分子进入本国。但这项规则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被扩大解释之虞,导致部分本应受到难民保护的申请人可能会被认定为与恐怖主义存在关联进而被排除出难民保护的适用范围。为了在预防恐怖主义和保护难民间取得平衡,各国首先应认识到恐怖分子在难民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难民在很多情况下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即便是受恐怖人员暴力胁迫而为其提供帮助的平民也是如此;其次应厘清国家主权和国际人权保护的协调关系。基于这一认知,各国在适用恐怖主义例外规则时应严格解释相关术语,探寻其在国际法上自洽的含义,并将申请人畏惧遭受迫害的程度与恐怖主义行为的严重性进行衡量,确保符合相称性原则。这种做法背后的价值取向符合《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兼顾保护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300+299
现在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但仍然有些国家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恐怖组织,政府可以在加强反恐宣传力度、迅捷处理恐怖事件、情报收集和国际合作以及对反恐力量建设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的巴黎恐袭事件和2016年3月的布鲁塞尔恐袭事件再次让欧洲乃至全世界陷入恐怖主义的阴影。世界各国反恐力度日益加大,但国际暴恐活动却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全球反恐究竟路在何方?中国从构建和谐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军 《当代世界》2024,(4):76-77
<正>2024年3月22日,俄罗斯大选刚落幕,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重大恐袭。在全球聚焦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之时,恐怖主义作为高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次肆虐欧亚大陆。从全球范围来看,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未消失。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TI)显示,2022年恐怖主义造成7601人死亡,2023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8352人,是2017年以来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一年。就在世界各国人民迎接2024年新年之时,伊朗还发生了197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恐袭。2024年以来相继发生在伊朗、俄罗斯的两场恐袭显示,恐怖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仅表达政治、宗教诉求,更是将屠刀对准普通民众,肆无忌惮制造杀戮,给受害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带来深重的痛苦与极大的安全恐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从词汇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恐怖主义概念的想源及司法实践的角度,就当前学术界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中存在的误区和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的探讨。作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潮,而不是行为或手段;恐怖主义定义中不应当限定“有政治目的”和“有预谋”;不能把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犯罪、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混为一谈;并就我国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突"恐怖活动日益频繁,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在恐怖活动指数、活动模式、袭击地域、目标和工具等方面,"东突"恐怖主义均呈现明显的常态化特征。这将使得"东突"恐怖主义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数量上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小规模的恐怖袭击活动可能持续增加。这一态势是内外因素勾联、互动的结果,既与境内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泛滥有关,也受到全球日益复杂的反恐形势的驱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外部势力对其纵容和支持分不开。"东突"恐怖主义威胁在一定时期内的常态化,加上中国自身的脆弱性,提出了建立应对恐怖主义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的要求。这一长效机制应针对"东突"恐怖主义的复杂成因,实行多管齐下:一方面,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对恐怖主义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挤压"东突"恐怖主义在境外的生存空间。但我们也要警惕掉入"全球圣战运动"陷阱的危险,重蹈美国式反恐的覆辙,要加强在各种双边和多边机制下的合作,特别是与伊斯兰世界和联合国框架下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2.
汪军 《法制博览》2015,(7):183+180
为更好应对国内外恐怖主义威胁,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反恐法治建设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活动形势。通过借鉴俄罗斯反恐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恐立法体系,加快我国反恐法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明明 《当代世界》2009,(12):53-55
自“9·11事什”发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虽然遭到世界各国的联合抵制和打击,但其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抑制或扭转,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尤呈猖獗之势,其主要表现特征是自杀性恐怖袭击被频频使用,对所在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萨赫勒地带[1]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民族和宗教矛盾的结合带与冲突带,[2]其北部的西亚北非地区是恐怖主义泛滥的重灾区。由于全球反恐斗争的发展,国际恐怖主义及"基地"组织借助地缘上的便利不断向萨赫勒地带扩散。这为该地带本土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联合提供了契机,同时也给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了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严峻的本土恐怖主义威胁,欧洲主要国家在2010年开始采取反恐怖主义极端化措施。各国政策在目标对象设定和实施方式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反极端化"欧洲模式"。但这一模式并未有效遏制极端思想的蔓延,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政策不再强调对恐怖分子个体成因的追问,导致个体层面的预防与干预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评判标准;另一方面是因为试图加强与穆斯林地方社群的合作的方式虽然弥补了个体预防的不足,但同时也强化了主流社会对于穆斯林"嫌疑群体"的认知,对反恐怖主义极端化工作的成效带来负面影响。"欧洲模式"遭遇的这两方面困境是我们判断欧洲未来恐怖主义发展趋势、参考借鉴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是东南亚地区稳步发展的一年,各国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南海问题进一步降温趋缓,地区合作势头加快。但是,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我们对贵国遭受恐怖袭击深表同情和关注,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世界公害,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现在,请您谈谈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看法。康牧凯:我个人认为,恐怖主义行为不仅危害美国人民,同样也会危害到其它国家的人民,因此我们应当坚决谴责这种罪恶行为。今天早上,我收到许多电子邮件,这些邮件表示了对美国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谴责恐怖主义行为。这些邮件来自中国的朋友,也来自其它国家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古阿姆组织是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俄文名称的缩写组合。该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为了加强各国间相互合作、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加强各国政治与经济交流,以及同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和毒品走私作斗争而成立的。古阿姆组织是地区两种主要地缘政治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地缘政治力量和俄罗斯地缘政治力量)消长的产物和地区各国为提高自身地缘政治力量而努力的结果。在该组织的未来发展前景中,  相似文献   

19.
9月11日,美国遭到国际恐怖主义突然袭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顿时变成"战场".布什总统立即宣布美进入"紧急战争状态",并呼吁世界各国与美--起向恐怖主义宣战.10月8日凌晨,经过近一个月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准备,美开始对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实施军事打击."9·11"事件重创美国,并将对其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纽约港事件”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上。可以说,这次恐怖事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影响最大的恐怖事件,它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浪潮的一个高峰,标志着恐怖主义从一般的行动上升为世界规模的战争,标志着世界恐怖主义性质的变化,可能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一再声称的所谓“导弹武器的扩散”的威胁,超过了毒品的威胁,成为对人类生存、安全和生活价值观念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