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学术界执政党公信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术界从内涵、功能、影响因素、提升途径等方面对执政党公信力进行了研究,拓宽了公信力问题的研究空间,深化了对政党政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政治实践的发展,但是就整体而言还远未深入。当前,国内学界应该以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恰当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执政党公信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文化已成为各国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夺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文化外交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跨文化传播是文化外交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跨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在尊重、宽容、接纳他种文化的基础上保持文化定力,坚守民族特色,在策略上应该淡化宣传以让位于传播,淡化官方色彩以让位于民间。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因其复杂、可塑和重要,它的建构已成为现代国家非常重视的课题。国家形象建构是理解、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光辉历程不可或缺的维度,因为建构稳定和向好的大国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重要的内在关切和诉求,我们对此有自觉的认识和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各方面的客观源像,建构了诸如社会主义大国、东方大国、全球性大国等形象,总体上日渐趋好,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取得很大成绩。国家形象建构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在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优化国家形象的根本路径,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4.
鲍永娟 《学理论》2009,(20):48-4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4)
公共外交是为了提高本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主要在政府引领下对本国和另一国的群众起引导作用,使得他们对本国的国家看法发生改变。国家形象包括一个国家在自己国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综合印象。公共外交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它塑造高效的中国政府形象,中国国民的智慧、勇敢、坚韧、拼搏的形象,中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和平发展的大国的国家形象,以及充满活力的中国文化形象等。我国要同时面对机遇与挑战,为了塑造出正确的国家形象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张伟 《理论视野》2017,(3):23-2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外交博弈的核心领域乃至直接竞赛的战场。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之间存在的内外和区域性差异表明,国家形象的塑造必须进行战略性改变,调整经济和文化的优先序列,将文化纳入国家形象的首要考虑范畴并以此引导和塑造完整的中国形象。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除了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的包装与营销外,方法论上应尽量采取普遍主义的原则,并尽力避免特殊主义的原则,在与国际社会分享共有价值观念的对话中增进他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张瑾 《学理论》2014,(6):42-44,55
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主义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人、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发展主义在中国既占据神坛之位又饱受质疑。通过梳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类别和进展,提出国内对发展主义研究存在界定模糊、结合国内发展理论不足、国家发展战略分析和社会变迁阐释不够深入等问题,但以发展主义学说研究农村社会的视角具有开创性意义,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成就举世瞩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但是,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目前仍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种种挑战.所以,实施国家形象战略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理性对待中国国家形象的错位;二是把提高民族凝聚力作为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家形象应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理念;三是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应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它是国家前进的崇高追求和不懈动力。党的十八大之后,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概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角色追求。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的竞争,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软权力对一个国家战略地位所起的作用逐渐提升。国家形象是国家软权力的重要部分,一个正面的、健康的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国应该如何改善国家形象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道德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公民形象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对文化强国形象的树立、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与修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宣传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国文 《学理论》2014,(7):161-162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作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与"坏"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并直接关系到国际舆论的导向和世界范围内的人心向背。路透社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研究路透社2013APEC峰会英文报道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认识"世界眼中的自己",为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实现"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乔旋 《党政论坛》2010,(5):29-31
构建国家形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近年来,以国家形象为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逐渐意识到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推进国家整体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安全等,以及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纷纷从文化战略高度对国家形象重新定位,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马忠智 《理论导刊》2006,2(10):58-60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为当代中国设计并塑造了改革开放、和平力量、安定团结和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确立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前进方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此基础上,为当代中国设计并塑造了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胡锦涛提出的“和平发展”国际战略新理念标志着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6.
单良 《学理论》2012,(24):269-270
采用文献检索法,通过对2008年至今在我国20余种“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所发表的关于中国道德现状的论文研究主题和引用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我国道德现状问题研究的论文及专著从来都不缺乏,尤其是近年来相关方面的论文及专著达到一个井喷的状态,各种道德问题的研究都有,按照论文引用由多到少依次是社会道德的研究、大学生道德方面的研究、职业道德的研究、婚姻道德的研究、网络道德的研究.文章梳理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框架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中心目标,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文明繁荣、追求和平、合作共赢、诚信负责是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四个基本维度。中国国家形象的战略取向应当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8.
谢冬兴 《学理论》2009,(18):81-82
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年中有关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章93篇。文章分别从论文发表期刊、研究主体、研究内容三方面对93篇论文进行分类和分析。国内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数量不多,研究主体过于集中在竞技乒乓球运动及高水平运动员身上,在大众乒乓球运动心理学研究上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19.
方雷 《理论视野》2012,(1):49-50
正在崛起的中国应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确立自己的全球地位:凝造自己的核心价值,担承全球现任,参与规则制定,有效规避风险和开展公共外资等。  相似文献   

20.
公民文化理论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因其自身的特点、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视野中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公民文化的概念、公民文化的特点、公民文化的功能及其培育方式等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梳理,我们发现不论是在研究体系的完善和研究领域的拓展,还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切换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鉴于此,重视这些不足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