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潮"热背后不仅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情怀、中国自信的彰显。中国制造升级是"国潮"热形成的基础,国人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是"国潮"热形成的重要原因,文化自信提升是"国潮"热形成的驱动力,政府、媒体、企业共同行动是"国潮"热形成的强大助力。保持"国潮"不退,就要努力成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正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之一是要建设成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一流湾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培育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放发展新优势,是实现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实践证明,"智能+"正在接棒"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新动能。然而,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制造业产业政策决策者们针对"什么是智能制造""如何升级到智能制造"等关键问题目前尚未形成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张立平:品牌要与质量挂钩品牌作为质量与创新的载体,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技术、管理、服务和文化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和认知,知名品牌的产品往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以创新驱动提升中国品牌已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一个重要抓手。如同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一样,中国是产品大国但还不是品牌强国。要成为品牌强国,就要成为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热潮,我国的制造业依然表现为"大而不强"的特征,若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制造强国之路,这就要求把握好以下五大关系: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宏观政策环境与制造强国战略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与制造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系,产能过剩与创新驱动的关系,以及"一带一路"跨境合作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为了实现"日本制造"从"质量低劣"向"质量过硬"海外形象转变和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品牌大国"的转变,采取了以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为基础、重塑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塑造为策略的立体海外形象重塑的策略并获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国家形象塑造和企业品牌塑造策略及其对消费者价值感知和购买意愿的影响,阐释了"日本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策略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日本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的经验,提出"中国制造"海外形象重塑需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并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建立国家机构和机制消除"中国制造"的负面影响、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制造"高端品牌群新形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3)
正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品牌建设既是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8.
"新制造"的本质是全新的制造生产方式,这一新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其核心是为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而进行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服务,以及可以大规模定制的全新模式。我国"新制造"的发展策略要"抓住机遇,创新领先,弯道超车",在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条件下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直接把握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形成新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核心是代表生产、流通、组织与技术等未来发展方向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为此,必须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面临的困境,探索寻找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迅速  相似文献   

11.
全球制造强国激励支持创新创业出现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和借鉴。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中,我国应重启高教和职业教育改革,建立适应先进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全球一流的产业工人队伍;启动实施"制造强国创新文化建设工程",建设先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广泛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合作联盟,构建高效的创业基金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斌 《人民论坛》2010,(9):236-237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一项迫切、紧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罗哲 《人民论坛》2020,(2):84-87
建设制造强国,根本在于人才,重点在于培育高技能青年。只有符合制造强国战略的高技能青年不断涌现,不断向制造业集聚,才能够解决我国当前制造业人才总量规模和结构性矛盾问题。制造强国战略对高技能青年的需求是全面性的,既需要技能青年队伍不断进行技能学习,向高技能青年转化,亦需要从政策设计和环境培育等方面入手,让更多的高技能青年向制造业涌流。  相似文献   

14.
正制造业转型升级一直是热门话题。近两年,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新闻频现报端,再次戳中"中国制造"的痛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就广西而言,当前,在正视制造业短板的基础上,如何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实现"广西智造"的完美蜕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1)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  相似文献   

16.
范颖华 《小康》2015,(3):56-57
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我们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要求。所谓"机器换人",是指使用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代替人工劳作。这是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条必走之路。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习近平明确要求:"我们不仅要把  相似文献   

17.
赵祥 《岭南学刊》2022,(6):11-12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符合当代技术进步趋势、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产业功能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优的基本特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进步、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具有决定性影响,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新时代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9)
正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在制造强国建设中找准了自己的坐标点,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深刻领会"一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打造"一基地"是江苏落实《纲  相似文献   

19.
正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需要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复合型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但是,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强化了父母"望子成龙"的高期望,不愿子女选择职业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和白领导向的就业观,削弱了年轻人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意愿。同时,两亿农民工缺乏职业教育和培训,进入城市后成为低端劳动力,达不到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当前,关键在于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和个体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