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马法上的诉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一项通过审判要求获得自己应得之物的权利,是温德沙伊德创设请求权概念的基础。但是对原始文献的文本分析说明,在诸法合体的罗马法中,诉之关系兼有程序关系与实体关系两个方面,生效判决对于实体关系发生既判力,故原告针对审判主体不可谓享有诉权。将现代法上的权利理论套用于对罗马法上的诉的理解,将发生逻辑上的谬误。  相似文献   

2.
汪琴 《行政与法》2007,(9):119-123
物权请求权发轫于罗马法的诉权,凭借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存在于罗马法中。在部门法运动和中世纪法学理论的推动下,物权请求权分立于罗马诉权。尽管物权请求权承继罗马诉权的程序功能,且得诉权之行使方可实现,但是物权请求权非因之而附着于诉权,而是独立于诉权,发展为横跨实体权利与诉讼程序之间的桥梁,为物权的顺利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但物权请求权不附属于物权,也非物权的效力所致,它是异于物权的,在物权存续期间,于一物的同一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因同质的侵害行为会反复出现,但基于物权请求权的相对性和相对人的变化,此时的物权请求权与彼时的物权请求权并非同质,物权请求权是一种相对独立于物权的请求权。正是基于物权请求权的此等属性,物权请求权才可能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请求权概念是由19世纪德国的温德沙伊德,以罗马法诉权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的罗马法中不存在请求权,只是其与诉权合为一体,没有分开。温德沙伊德提出请求权概念后,罗马法的诉权分裂为三种类型的权利,一种是实体权利中的基础权利,一种是实体权利中的请求权,一种是纯粹诉讼法意义上的诉权。  相似文献   

4.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民法典>第194条第1款和第241条第1款对请求权和债权概念所作的实质一致的界定,引发了两个概念的相互混淆.从法学史来看,混淆肇因于二者均与罗马法中的诉有着渊源关系,温德沙伊德在创设请求权概念时,忽视了其与既有债权概念的部分重叠,而此后两大概念涵盖范围在立法和理论上的扩张,则使二者的混淆进一步恶化.解决的方法是,依托二元实体私权体系和债务与责任之区分理论,建构请求权二元体系,重构债权体系,从而理顺二者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占有中介关系是德国法律抽象思维通过其民法典开创的一个典型的法律制度。本文从间接占有的本质入手,讨论了其与直接占有的区别,提出了对间接占有进行保护的必要性。而对间接占有进行保护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占有中介关系,由此,本文对占有中介关系的本质和构成要件进行了逐一探讨,在考察了占有中介关系的本质之后,指出对于占有中介关系的构成要件的理解应严格遵照文本解释的方法,即某人对物的直接的他主占有、占有权的派生,对直接占有时间上的限制及间接占有人的返还请求权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6.
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界定是理解共同侵权行为制度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界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三种学说,然后对三种学说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继承回复请求权源自于罗马法中的继承诉,而继承诉属于对物之诉。源于继承诉(权)的继承回复请求权非常类似于物上请求权,而作为确保物权人对物圆满支配状态作用的物上请求权,与物权共命运,只要物权存在,它就不断产生,因而物上请求权不应适用于消灭时效,它应与产生其之物权一起为取得时效的客体。既然如此,继承回复请求权亦不应受消灭时效的限制。在完善我国继承法时宜借鉴意大利、葡萄牙和我国澳门地区民法之立法例,规定确认继承人身份的诉讼不因时效而消灭,但不影响有关取得时效的规则对每一占有物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参诉根据、参诉方式的规定较为模糊。本文在分析比较外国法律的基础上,对重建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第五编规定了占有制度,在我国物权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第245条规定了基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制度.本文力图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完成对基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制度的理论继受.首先从规范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中国实践需要上分析了为什么要保护占有,其次分析了墓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的体系、规范目的以及构成要件.最后,从程序法的角度,阐述了在程序法上与墓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相对应的占有之诉,在强制执行法中,根据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占有人有相应的提出异议与干预之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存在着立法上的缺陷,致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不明确,其民事权益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本文从诉的合并理论入手,对在不同情形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讼的案件中法院的审理范围加以分析,并建议通过革新参讼方式来界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草案的审议热点之一即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有肯定说、否定说等,各派学说观点迥异,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定及如何从诉讼时效的价值上去分析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基于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探索,笔者认为物权请求权应当区分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2.
关于“债”或“债的关系”的概念理解,可以先从关于“债”的定义考察入手。在公元6世纪《国法大全》文献中,罗马法有两个关于“债”的权威定义,均由债务人的义务入手,界定债为“其他人必须给我们某物或者做或履行某事”,换言之,在债权债务关系中,首先发生债务然后才对应生出债权,是债权对应于债务,而非债务对应于债权。《法国民法典》没有关于债的一般规则,也没有对“债”进行一般界定,而是分别针对各种具体之债做出界定。其关于各种债的定义,基本因循了罗马法的表述方式,也从债务人“应为”给付的角度入手。到了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关…  相似文献   

13.
诉的变更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书翔 《河北法学》2003,21(4):134-140
诉的变更是指原告于起诉后提起新诉以变更原有之诉的诉讼行为。在对罗马法、日尔曼法及大 陆法有关诉的变更制度的历史沿革做概括性的考察后,考察了各国现行诉的变更制度,研究其特 色与得失。通过法律比较,对我国诉的变更制度提出了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最深层的根是古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但真正被确认为渊源的国际法始于格劳修斯,但自诞生时起至今,在国际法的主体范围与资格问题上,却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个人在国际法中的主体资格问题,各派学者一直都存在较强烈的抵牾,本文将对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主要主要观点学说进行总结及浅析,通过对各方观点产生的原因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一个重要判例进行解析,从而得出国际法主体范围较为合理的界定标准,推动国际法理论的完善,进而为进一步发挥国际法在保护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哲学界有些同志对“认识的本质是动能反映”这一基本论点提出的疑义,对反映自身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及其作用作了考察,论证了反映的能动本质。并对否认反映能动性的一些观点作了评析,进一步论述了反映与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指出用“能动反映”范畴从哲学上概括认识的本质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请求权的性质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请求权性质的理论争议何谓请求权?我国民法学界认识比较一致,请求权即是“权利人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1](P890)请求权不仅被作为权利的一种类型在民法总论中进行讨论,而且也作为一种实代本权利的指称在民法分论中广泛运用。无论从请求权的概念表述还是其本身的使用上看,其作为“权利”的性质似乎毫无疑义。[2]然而,这一权利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权利,其行使条件如何,却有不同的理解。综合分析,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请求权与债权在性质上是同一的。在民法上,债权也被定义为“债权人请求特定人为特…  相似文献   

17.
陈默 《法制与社会》2011,(2):295-295
占有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现代物权法体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物权理论的发展对于罗马法上的占有产生了不同概念。本文概述了占有定义的部分理论,说明了占有非权利的性质,最后讨论了对于非权利的占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网络虚拟财产概念的界定,重点通过分析当前对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界定中出现较大争议的物权说和债权说,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应界定为玩家的一种债权请求权,但包含有物权的一定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无因性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占据着民法学的一席之地,追溯其起源尤为,必要,事实上,在罗马法时期,无因性理论就在众多交易领域得到了运用,从要式买卖到拟诉弃权都隐约有无因性理论的影子,本文正是从罗马法理论中追探无因性理论,并且论证早在罗马法时期,无因性理论就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产权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知识产权的内涵说起,明确界定了文章所指的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确切含义,然后,通过对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分析,说明了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请求权制度的雏形。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知识产权请求权制度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