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刚 《法律与生活》2016,(13):62-63
带着对童年梦想的无限遐想和莘莘学子期盼的目光,“红宝石·东北大板”走进了美丽的象牙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又是一年“六一”时,在小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同时,大孩子们也不忘童真,回忆着儿时的往事,做着儿时的游戏,尝着儿时的味道.在这桃红柳绿、碧空如洗的日子里,大庆市红宝石冰淇淋有限公司带着7500支“红宝石·东北大板”冰棍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与同学们共温曾经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同时也为盛夏的校园带来一股清爽、一份温暖.  相似文献   

2.
我在工作中发现,当某些人犯了罪,在公安机关逮捕或在法院判决前后,总会有一些“说客”接踵而来。有的请求,有的说情,有的递条子,其目的是使罪犯大罪化小,小罪化了,使罪犯得到不应得到的从轻处理。这些“说客”的活动干扰了司法机关对一些案件的正常审理。“说客”中大部分是政法干部,或是和政法干部有关系的熟人,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也纷至  相似文献   

3.
丛林  田野 《检察风云》2014,(5):66-67
一名幼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与同村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将小哥俩绑在树上,点燃树下的大量竹叶,导致 小哥俩被严重烧伤.事发后,小哥俩将点火的幼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片人一同告上了法庭,从而引发全国罕见的儿童因模仿动画片剧情做游戏造成人身损害而状告动画片制作方的案件.那么,模仿动画片剧情做“绑架烤羊”游戏,动画片制作人该不该担责?2013年12月18日,这起全国罕见的因人身损害纠纷而状告动画片制作方的案件在江苏省东海县法院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法学界对我国实行的证据制度问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不同看法:有的主张应沿用“自由心证”;有的提出我国实行的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有的认为是“综合证据制度”,即既有法定证据, 也有自由心证;有的把“实践”同“法定证据”、“自由心证”相提并论,认为“实践是判断证据的唯一标准”,可以理解为提出的是“实践证据制度”;我曾提出过“判断证据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即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此外,有的还提出“依法求实”、“循法求实”、“法定确信”、“以证求实”、“依法真实”等等。现在,我再提出一种新的提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5.
又到年终岁末,各级各单位都在忙着搞工作总结。从往年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情况看,总有一些工作总结套话连篇,有的甚至将过去的总结改头换面一下就算对付了。这类总结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套”字。一是结构成“套”,头“戴帽”:从中央到地方,从形势到任务,从宏观到微观,面面俱到;尾“穿靴”:一定……,决心……,调门高亢;中间“叠床架屋”:大一二三四,小1234,不厌其烦。二是内容成“套”,鹦鹉学舌,紧跟“上面”,模仿“外面”,抄袭“前面”。结尾必讲“继承发扬,再创辉煌”。陈词滥调,年年填、年年弹。年终总结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6.
“模仿讽刺”在著作权法理论中特指通过模仿原作内容而对原作加以讽刺或批评的改编创作形式。“模仿讽刺”是对原作特殊形式的“评论”,为了达到讽刺或批评原作的“评论”目的,它必须对原作内容进行大量模仿使用。虽然“模仿讽刺”会对原作的市场产生消极影响,但这并不是对原作作者利益在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损害”。在模仿的程度应与讽刺与批评的需要相适应的情况下,“模仿讽刺”构成“为进行评论而对适当引用作品”,是“合理使用”。应当以上述规则解决《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引言模仿,是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1)。从法律角度而言,为了保护智力劳动者的利益,以回报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有许多特别法(如专利法、商标法)禁止任意模仿受保护的智力劳动成果,也即知识产品,除此之外,原则上是准许模仿的(2)。通常也认为,模仿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只有先进行模仿,通过借鉴、消化、吸收前人创造的知识财富作为技术支撑,才能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技术来。正因于此,技术的发展一般遵循着“模仿→创新→再模仿→再创新”的规律(3)。但是,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经营者,如果仅仅是模仿同业竞争者的智力…  相似文献   

8.
在湘鄂交界的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一道山脉横亘南北,山势挺拔,树木葱茏。这就是关山。当我们到关山下的依法治村典型——农胜村采访时,我们仿佛走进了儿时背诵的占诗的意境中,两组镜头便这样交替叠印着:时而是万里“关山”阻隔的闭塞、破败、野蛮的村落,时而是眼前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海选”村“官”90年代初,农胜村人均年收入仅600余元,而有的组则连这个水平也没达到,原楠木组曾经有段顺口溜:“楠木、楠木,干鱼脑壳,收几粒粮食,只喂得麻  相似文献   

9.
双胞胎儿子2岁以后,再出门玩儿时,被问及的问题不再是“谁大谁小”,而是“你们上哪家幼儿园”。 问者无心,听者有意。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就禁不住愁肠百结起来——两个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困扰我已久。  相似文献   

10.
沈小平 《政府法制》2005,(9):36-37,40
近几年来,在被查处的贪官身后大多数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惶惶不可终日,祈求在菩萨的保佑下,逢凶化吉,逃避打击。在没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乏其人。有的领导干部对一些“大师”津津乐道,甚至以认识个别“大师”为荣;有的领导干部家里堂而皇之地供奉着玉帝、观世音等神灵;有的领导干部每逢上任、购车等重大事情都要问问神灵;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连出行也要算日子。领导干部求神拜佛之风凸显了当前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方面的“软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时下贪官受贿不是新闻,贪官“拒贿”也不是新闻。疯狂敛财200万元的广东省普宁市原市委书记丁伟斌有“拒贿四招”:当场拒收,事后回赠,事后退还,节后上缴。一段时期平均每月受贿10多万元的江苏省南通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原主任向新明有“三不收原则”:不熟悉的人送钱不收,敏感期不收,事没办成不收。盗亦有道,“拒贿”的贪官有着“辩证”的受贿观,即不能不收,也不能全收,前者是因为贪,后者是因为怕。究竟哪些能收哪些不能收,各自都有自己的“体验”:有的收小不收大,化整为零,防着被“一枪放倒”;有的收大不收小,…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法人犯罪”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所谓“法人犯罪”已成为刑法理论上的一个热题。确实,以法人名义进行投机诈骗等犯罪活动,是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点之一。然而,关于什么是“法人犯罪”,人们的见解并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法人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指法人代表,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在其职务范围内以法人名义或为了法人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有的同志认为,“法人犯罪”指法人的代表或代理人,经过法人决策机构的授意或批准,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有的同志认为,“法人犯罪”指盗用、冒用法人名义所进行的犯罪;也有的同志认为,法人本身也  相似文献   

13.
“追缴”“没收”和“没收财产”在我国刑法中是三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司法工作者往往对这三个概念混淆不清,有的甚至在法律文书中也不加区别.如:有的法律文书中把本应“追缴”的财物,写为“没收”;有的则把本应“没收”的物品,写为“追缴”;更有甚者,则把本应对被告判处“没收财产”这一附加刑的,却以赃款赃物已经没收为由,不予判处,从而放纵了犯罪.从表面现象上看,“追缴”、“没收”和“没收财产”都是把与犯罪分子有关的  相似文献   

14.
一是解决内设机构设置混乱的状况,力求达到内设机构科学、规范、名称统一。目前,在地级检察院中,政工部门的名称,有的称“政治处”,有的称“政治部”;在县级院中,政工部门的名称,有的称“政工科”,有的称“政工室”,有的称“政治处”;反贪部门,有的称“反贪  相似文献   

15.
在查处贪污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对赃款去向的交代多种多样。有的称,赃款用于“公务开销”、“业务往来”、“代垫业务费用”;有的说“赃款虽记在我的名下,但仍存在单位账上”;“赃款我没有占为己有,案发前就退清了”。也有的以赃款用到何处记不清楚,拒不交代赃款去向。归纳起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赃款使用正当;二是赃款去向不予交代;三是赃款挥霍,无法找到佐证。对这三种类型交代,是否影响取得赃款前的行为的定性,司法界认识不一,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赃款去向不影响对其以前行为的定性。有的认为,赃款去向决定其以前行为的性质,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6.
方硕 《人民司法》2020,(3):10-11
又是一年春节时,耳边少了烟花爆竹的震天响,多了几声“现在过年只有快,没有乐”式的调侃;春晚少了几位出场即能赢得满堂彩的“钉子户”,多了一些广告牌上常见的生面孔;少了几件新衣新帽,多了几句“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娃?”恼人的追问;少了记忆中儿时新年的模样,于是,也就多了“年味儿去哪儿了”这一近乎口头禅似的发问。  相似文献   

17.
两辈子的债     
在办公室里忙了一整天,接近下班,一杯热咖啡刚送到嘴边就有人敲门.助理说是我的老邻居来访. 我的天!来访者竟然是刘刚,我的发小兼小学同学. 我张嘴就问:“你那两辈子才能还清的债怎么样了?”刘刚极其腼腆地笑笑说:“你还记得那些儿时旧事啊?前不久,我听说你当律师了.这次路过,我进来看看你.” 我们寒暄了一会儿,又叙了叙旧.刘刚走了,我却陷入儿时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18.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10):34-34
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忙于交际应酬,对具体工作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状况。有的面对问题时“打乒乓球”,互相推诿、躲躲藏藏,把新问题推成了“老大难”。有的则“和稀泥”、“纸包火”,能拖则拖。把小问题淤积成了大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导致领导干部乃至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9.
两宋治国立法之制有其独自发展的一面。颇具特色者,如中央集权、官职分离、折杖法、民事法规、财政审计、司法推勘制度等等。有的得到历史的共识,有的则褒贬不一。从政治制度的总估评来说,康有为《官制议·卷四》就称赞“宋官制最善”,说宋中央集权、分司详细,以差易官、供奉归总、州郡地小等“五善”,“皆中国历朝所未有。非迂学所能识者也”。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认为:宋的政治制度是“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  相似文献   

20.
人脸识别技术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许多智能手机用户选择开启“刷脸”功能,以方便自己的生活;不少小区门禁也升级使用人脸识别设备;有的医院也开始探索尝试通过“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的方式挂号,以遏制“黄牛党”的倒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