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联对青年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1968年建立了专门的青年研究机构;1975年由共青团中央和苏联教育科学院联合组成青年问题科学研究协调委员会以协调全国的科研工作;1984年苏共中央在一项专门决议中向苏联科学院、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和马列主义研究院等单位以及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又提出全面研究青年问题的重要任务,要求更广泛地调动社会科学家们加强对青年问题的研究。此后,各系统分别召开会议加以落实,苏联科学院、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也加入协调委员会,并责成全国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必须把青年问题列为自己的重要科研项目,决心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把青年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笔者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学所派遣,同所长何建章同志一起赴苏联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访问。下面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供参考。一、发展概况青年研究现在已成为苏联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与社会学相似的曲折道路。早在20—30年代,苏联对青年问题的调查研究就已相当活跃,后来随着社会学的被批判,对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青年的状况如何?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因为“苏联青年”——它包括中学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大学生,也包括工人。集体农庄庄员、知识分子和军人。在政治、道德、教育和社会积极性方面的成熟程度很不相同。而且苏联目前的社会生活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相比有更多的矛盾。研究表明,我国青年的社会积极性、思想的敏感性与勇敢精神,以及组织活动的独立性都有了空前的新发展。大多数苏联青年认为,忠于共产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心、荣誉感、良心和大公无私过去是,将来仍然是重要的生活目标和道德价值。80.9%的青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据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B·A曼苏罗夫教授的材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总结了从1921年到1981年苏联青年研究的成就,引用了六十年中出版的近40部著作和调查材料。在总结和回顾苏联青年研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者主要分析了七十年代以来苏联青年的兴趣、爱好、需求和政治、职业趋向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此外,作者还兼论了青年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所有这些对我国当前的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科学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联青年的恋爱基础是什么?怎样谈恋爱。本文仅就以下几个方面简略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1.恋爱动机多数的苏联青年虽然对爱情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是,他们谈恋爱主要是为寻找爱情,或者主要考虑爱情兼顾其它因素。然而更多的人谈恋爱是出自于其它考虑,而不是出于爱情,它已引起苏联社会的注意,苏联学者在这方面作了许多调查,得出了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6.
人们普遍接受这种说法,青年研究的发展历程就是学科化的历程;学科化的程度往往被认为是判定青年研究的科学性与效益性的尺度。罗马尼亚学者F.马赫列尔(F.Mahler)将这段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学科阶段、单学科阶段、综合学科阶段),也不无道理。我觉得,我国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历程刚刚开始,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对国外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历程进行更深入的把握,即从方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二亿七千万总人口中,十四岁至二十八岁的青年占了四分之一。青年一代在国内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青年人对政治不感兴趣,缺乏抱负和理想。据苏联和西方报刊报道,苏有些宗教团体,“几乎一半是新增加的年轻人”,青年挤在老年妇女中间排队买“圣水”带回家去;“苏联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中酗酒者高达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偷盗、强奸、行凶和抢劫等案件,多系十四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干的”;在吉尔吉斯,法庭传讯的犯罪分子中青年人占二分之一。因此,苏联的青年问  相似文献   

8.
4.瑞典的青年研究瑞典是一个社会福利高度发展的国家,苏联有些学者正在研究“瑞典模式”问题。瑞典的社会学研究生机勃勃,国际社会学协会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和家庭研究委员会的主席都选上了瑞典社会学家。现任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主席。J·哈特曼博士最近刚来华访问过。瑞典的青年研究非常活跃,青年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瑞典人的两性关系相当自由浪漫,就连美国社会出现的一些“新潮”有好些都是从瑞典人那儿学来的。因此,瑞典学者热衷于研究青年人的婚恋观也就  相似文献   

9.
问:去年,《国外社会科学》第六期曾译载了罗马尼亚青年问題研究中心研究员F.马赫列尔的《八十年代的西方青年》一文,引起了我国有关研究工作者的很大兴趣。据我们了解,自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青年问題的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不但一些专门性的青年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而且也出现了国际青年社会学常设委员会等世界性的组织和论坛。罗马尼亚青  相似文献   

10.
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高铁的主要制造基地,含有374道制造工序,年产动车组可达180列。中心现有职工228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787人,占78%。做好青年工作对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新媒体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心团委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新媒体传播媒介,努力使工作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方向转变,开创了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研究青年心理是比较不容易的,同志们很关心达方面的研究,我只能谈点个人的不成熟的想法。目前国内出版的几本探讨青年心理的书(包括翻译的),作为研究这些书都可以看看,不管正确与否都可帮助我们去思考比较,取长补短。但不可轻率搬用,要有分析地读。中国同志写的一两本,好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但有一本是以失足青年的材料为依据写的,难免不全面,有一本则又太一般化,从学术理论的角度看都嫌有些不足。几本翻译,首先是和我国实际不甚适合,资本主义国家出的,观点上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两本从苏联翻译的,  相似文献   

12.
1.婚前性关系美国学者谈到苏联社会存在的婚前性关系时,有这样一个提法:“俄国经历着与西方一样的社会变态,只不过没有西方那样迅速,那样普遍。”这个提法是否符合苏联现实?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事实。在苏联,未婚青年男女性关系紊乱相当普遍。苏联人对这一点并不隐晦。苏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年的心理适应与不适应问题是促进或阻碍青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贯穿于青年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研究青年心理不适应问题,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青年心理不适应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外,对青年心理不适应问题已进行了一些研究。美国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试验中得出结论:“适应是青年发展的中心问题”。在国内,心理不适应问题的研究只是零星散见在一些专著或论文中,对此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和进行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对于青年心理不适应的含义,虽然国内一些报刊、书籍中也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描述只从研究其它问题中引出这一概念,并加以解释说明,但从总体上看,对这个现象的描述不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政党的执政模式 1、以苏联为代表的一党执政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法律上认为议会(苏联称苏维埃,我国称人民代表大会,罗马尼亚称大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实际上,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却属于党中央,从而形成"一党执政双重领导"的执政模式.国家机关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党的组织也从上到下自成体系.这不仅表现在党对政权的纵向领导,而且表现在同一权力层上的横向领导.在苏联,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苏联青年中非正式团体盛行已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就苏联非正式青年团体问题作一简要评述。一、非正式青年团体的由来在苏联,传统上是不承认非官方的群众组织的。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思想,现在越来越多的非正式青年团体的出现和活跃就更加引起人们的惊异和不安。问题还不仅仅在于这些团体外部形象的奇异怪诞。对此,人们即使不能“容忍”,至少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人们还逐渐意识到,“孩子们”的异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同“父辈”活动中的缺陷和教育的失误有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致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所谓“欧洲共产主义”,另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此外,还有一个“西方马克思学”.欧洲共产主义最重要一个观点,就是否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个指导中心,主张各个国家共产党应该自治,应该平等,反对苏联过去提倡的所谓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概念,和一切都要服从苏联利益的  相似文献   

17.
由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和苏联等国的社会科学家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院多边合作委员会,拟定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青年生活道路”这一国际性的比较社会学研究项目。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他们联合研究的成果,由四川省青年研究会文献良同志译出,现刊登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处于铁路改革特殊时期,加强青年民警队伍教育管理尤为重要.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项建设”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先进理念,紧贴青年民警特点,严格纪律作风管理,落实人文关怀举措,坚持主流精神引领,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提升能力水平,不断激发青年民警的青春活力和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很重要.最近,中央宣传部发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学习纲要.这个纲要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经中央认真讨论后定稿的.为什么搞这个纲要?就是针对"六·四"事件所反映出来的青年中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普遍,特别是东欧、苏联局势变化带来的影响.要通过这个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信仰,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使干部懂得我  相似文献   

20.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经验的“范本”.全国各级出版发行机构通过研究资料、参考资料和教学方法的翻译出版,确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当性,增进了俄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推动了苏联学习经验的普及化和转化,拓展了中共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