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该制度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特别是在打击卖淫、嫖娼丑恶现象、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但是目前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是在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我国  相似文献   

2.
曹宁  芦康 《法制与社会》2011,(27):49-50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其自1957年正式创立至今,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和人权保障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拟就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出发,谈一谈对劳动教养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养是指对违反政府行政法规,多次受到处罚.而屡教不改的,或者违反刑事法律.且情节轻微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40多年.长期的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劳动教养立法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人员的一种法律制度.其地位也显得愈为重要。为了能使劳动教养在预防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仅就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现状、…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教育改造的一项惩戒制度。这项制度实施四十多年来,通过劳动教养机关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使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人,避免继续违法和陷入犯罪的泥潭,并进而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劳动教养制度不断随形势、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劳动教养这一行政强制措施,对被劳动教养的人的人身自由的限制期限,比我国刑法规定的短期自由刑的管制与…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劳动教养,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从创建至今已走过了整整五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并已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8月,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第一个法律文件。由于《决定》的颁行,使我国劳动教养由初创时期的文件、政策规定,定型为法律规范;由收容机关及厂矿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而转为面向社会,收容有违法和有轻微犯罪行为的人员;由安置就业措施而成为与社会违法犯罪作…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是我国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法律制度。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教育、感化和挽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一制度尚未完全适应我国法治进程的需要。它与行政处罚制度、刑罚制度存在矛盾,与我国日益重视人权的司法保护发展趋势不符,人们对这一制度的存废之争也由来已久。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考察,剖析其存在的理论缺陷与实践不足,并从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视角.提出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1957年正式创立至今,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签署有关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明显不符合我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要求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招致了不少批评甚至攻击。因此,通过立法改革与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实行三十多年来,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劳动教养机关教育改造了大量有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治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原有的劳教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彻底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制定一部劳动教养法。笔者拟结合我市几年来劳教工作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谈一下劳教立法的迫切性。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劳动教养的审批手续不详细。劳动教养是一项严厉的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性处罚措施,对被劳动教养者人身自由的限制为一至三年,长的可达四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1955年产生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现行劳教制度积累的问题目益突出,明显不符合我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要求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通过立法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的劳动教养制度法律规范滞后、零散、混乱、范围对象笼统、适用条件不明确,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相冲突,程序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劳动教养立法应以“收容教养法”的名称为宜。劳动教养的性质应定位于现行刑事和行政处罚体系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准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法应坚持行为与处罚法定;行为与责任相适应;一事不再罚原则。劳动教养的决定权应交由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创建的,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教养制度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其产生顺应了历史的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和WTO组织,劳动教养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前,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认为符合实际的做法是对劳动教养进行改革,并由立法机关在法律上予以确立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继续坚持行政性质,最大限度的发挥行政效能,通过实体和程序的限制,同时改变劳动教养的执行方式及被教养人的处遇,使劳动教养成为一种半开放式的、较为宽松的、自由的、以矫正、教育、感化违法犯罪人的行政措施,并加强对劳动教养的监督和救济。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创立40多年来,教育、挽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中,表现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劳动教养无论是在制度的设计上,还是在执法实践中,其自身存在的缺陷都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在执法监督上就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大力强化执法监督不仅是防止司法腐败、优化执法环境的根本举措,而且是劳教制度自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劳教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作些分析和探讨,以…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是对屡次违反治安管理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挽救的一种行政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劳动教养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劳教执法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特性,多年来,由于忽视了这一特性,劳动教养场所的执法指导思想比较模糊,与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在实际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上有人主张取消劳动教养措施,认为它弊多利少。笔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教育和改造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在今天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历经四十多年,目前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对其存废,多有争论。笔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四十年间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的稳定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其立法不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混乱,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影响,对于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本着“有病治病”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善,而不是全面废除,使劳动教养制度在新时期对社会治安稳定和预防犯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制度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设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此后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几经改造,现在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与创设这项制度的初衷渐行渐远。不可否认,劳动教养制度在维护我国社会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它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某些人的自由与权利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刑事法制的推进,劳动教养制度的不合理性日益凸现。为此,我们认为,必须改革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一、劳动教养制度与现代刑事法治精神是相互矛盾的1.劳动教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劳动教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是我国处理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手段之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教养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回避的缺陷。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狱学刊》2009,(4):97-105
劳动教养和保安处分都是应对犯罪、刑罚进步的产物,适用于具有特定人身危险性的人、实施了轻微违法犯罪但不至于给予刑法处罚的人和有再犯倾向但不适合刑罚处罚的人。它们以其事前预防,教育矫正优势,弥补了刑罚处罚犯罪之不足,完善了刑罚结构体系,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劳动教养改革的趋势是保安处分化和刑事法典化,即以法律规制,走司法程序,着眼人身危险性,实行不定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实施 40多年来 ,在维护社会治安 ,稳定社会秩序 ,预防和减少犯罪 ,教育和挽救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 ,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 ,中国已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有待全国人大的批准。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已逐渐显露出一些与现代法治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弊端。因此 ,认真考察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仔细分析其利弊缘由 ,探讨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寻求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这一我国独特的法律制度的存在有40余年历史,回顾这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它对改善社会治安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律师参与劳教案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从劳教后果的严重性来看,劳教人员应当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我国《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3条规定,劳动教养期限为一至三年。也就是说,劳动管理机关可以依法限制劳动教养人员一至三年的人身自由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除部分刑罚外,其严厉性是其他处罚无可比拟的。换句话说,有的刑罚的严厉性比劳动教养要轻微。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分为五种主刑和三种附加刑。除去附加刑不谈,以主刑中的管制和拘役作比较,其严厉性是显而易见的。纵使是有期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