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兰西女性文学的创作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珍 《法国研究》2001,(1):6-10
在谈及女性文学创作时 ,我只是按自己理解的方式 ,在这里做一些介绍。有一点无可质疑 ,即女性作家及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存在。这在法国也是被充分肯定的事实。女性作家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 ,可以写出女性味儿十足的作品 ,也可以写出丝毫不留女性痕迹的作品。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法国 ,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 ,她们或者只是丈夫的花瓶 ,以保持容颜美貌为本 ,在沙龙社交中起着丈夫们无法替代的作用 ;或者被压在最低层 ,终日含辛茹苦 ,支撑着一个穷困家庭的生计 ;或者孤身一人 ,从事皮肉生涯 ;或者奋起拼搏 ,在受教育和人身权益上 ,与男子一…  相似文献   

2.
Resume:(LaFrancedansl'espaceetietemps)faitpartiedel'article(Eleganceetparticularitydelacivilizationfranchise).Dansietextepublicci--dessous,l'auteuramontrequeiestraitsdistinctifsdecettecivilizationscrefletentvisiblementdanslag6ographieetl'histoiredelaFrance.Atrayersleursdiversitysetunifications,cesdeuxaspectsprouventquenonseulementlaFrancescdiviseendeux,inalsaussisc.fusio-nneenun.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明史,是该国家或该民族在一定时空环境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轨迹的总体展示,是这种文明风格及…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明已在国国相隔的疆界内外产生雷同的效果:全世界的城市、工厂和大学都相差无几。从日本到英国,从美国到联邦德国,大学生刚刚摆脱十九世纪的种种行头和礼仪,变得整齐而划一了。对应邀出国讲学的法国教师而言,感触最深的首先便是:各  相似文献   

4.
R6sume:Enscsouvenantsommairementdel'histoireetdes6colesimportantesdelalitteraturefranGaise,cetarticleanalyseieprocessusdudeveloppementdelalitteraturedu20emesiecle,surtout6tablitunecomparaisonentrelalitteraturcrealisteetlahit6raturemodcrniste,afind'obtenirlaconclusionquelahit6raturefranCaisecontemporaineestentraind'etrepopularisee,C'estd'ailleurslalotdud6veloppementdecettehit6rature,dcpuisie16emest6clc,dtonsiestournantsdesst6cles,etdanscettepopularisationvanaitrelalitteraturenouvellcdu21imcsiec…  相似文献   

5.
(-)文明展现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它既为人类所创造,又是人类发展的标志物。人类文明的长河曲折回转,绵延多姿,从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四大文明的辉煌鼎立,到今天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对立与融合,使我们看到了每一文明的生长与衰落,更看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朽与绚丽。而法兰西文明正是这绚丽长河中的重要一脉,它脱胎于高卢文明,而同时与西方文明、拉丁文明一道,蒙化于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结合之中。德国哲学家施宾格勒说过:“每一个不同的大文化单位,皆有其对世界史的特珠描绘。”在历史上,法兰西文明之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法国文学在我国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文学翻译在我国翻译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将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译家在介绍法国文学作品上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们辛勤耕耘的汗水,浇开了一朵朵鲜艳的译作之花,把我国翻译文学的园地点缀得分外妖烧。  相似文献   

7.
狂欢语言是承载狂欢节的"具体感性形式"的符号,并以其可转化性、可分解性、象征性等,分别表现了狂欢节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颠覆性和反权威性,以及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等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了文学狂欢化.但狂欢语言也与狂欢节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分割,从而衍生出了文学狂欢化的象征性符号一"物质-肉体形象".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物质-肉体形象",既承袭了传统但又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更多地把肉体融人精神之中,因而完成了从"精神肉体化"到"肉体精神化"的现代转变,从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见"物质-肉体形象"既表现了狂欢语言的所有特征,又是狂欢节的灵魂和文学狂欢化最生动形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狂欢语言是承载狂欢节的“具体感性形式”的符号,并以其可转化性、可分解性、象征性等,分别表现了狂欢节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颠覆性和反权威性,以及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等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了文学狂欢化。但狂欢语言也与狂欢节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分割,从而衍生出了文学狂欢化的象征性符号——“物质一肉体形象”。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物质一肉体形象”,既承袭了传统但又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更多地把肉体融人精神之中,因而完成了从“精神肉体化”到“肉体精神化”的现代转变,从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见“物质一肉体形象”既表现了狂欢语言的所有特征,又是狂欢节的灵魂和文学狂欢化最生动形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出版/59.00元本书旨在探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期间韩国社会的作家群体的两种表现:一是与日本殖民者合作的亲日派文学作家,一是采取各种抵抗形式的作家群体针对亲日派作家现象,作者提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新认识,史料详实、论述缜密,涉及近代韩国文学界广大作家群体,对中同相同主题的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后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海清 《法国研究》2011,(1):39-43,15
法国文坛与艺术领域具有千丝万缕的美学联系,尤其文学与绘画之间拥有诸多共通的区域,文字与图像的辩证关系贯穿古今。本文将依照时间的线索,梳理中世纪以来法国文学与绘画艺术在哲学启示、主题参照、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历史交汇,展现作家与画家的共鸣和碰撞,解读文学语言叙事与绘画媒介的多维对话模式,最终揭示法国文学建构与艺术美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私人保险及互助保险制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险作为解决诸如贫困、老年、疾病、伤害及家庭负担等社会问题的一项制度在法国境内得到了真正有组织的扩展,并逐步趋向完善。因此,法国社会保险制度自1945年立法确定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截取法国后现代作家和作品个案,勾勒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自由主义思潮互动的基本过程,爬梳隐藏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自由主义观念,考察并概括自由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互关系,说明自由主义所起的积极作用贯穿于整个法国后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作为自由主义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实践,法国后现代文学丰富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勇武、德行与潇洒之美──中世纪法国小说述评之一罗国祥中世纪的法国小说主要分为骑士小说和市民小说两类。骑士小说产生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从这一时期起,法国的中央政权逐渐衰落,地方封建势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在法国南方,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请你们介绍一点当代法国文学”,这是来自我们熟悉的人当中相当普遍的要求。怎样满足这个要求呢?或者更具体一点说怎样介绍呢?答案可能有许多,但总起来不外三种:(一)分门别类地翻译一些原作。以诗为例,抵抗时期,译一些阿拉贡、艾吕雅等人的诗。解放后,虽说没有流派,但法国人自己也承认有一些共同的趋势,有几个“小礼拜堂”。例  相似文献   

15.
美学现代性观念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最初三十年间已经孕育成熟,将理论解析和作品细读结合起来加以阐释,可进一步把握这一观念的来龙去脉。斯达尔夫人推崇进步观念,引起古今之争。夏朵布里昂嘲讽"现代性",推崇"永恒",开启了与乐观现代性相背反、相对抗的审美现代性。雨果则强调现代性即与历史变迁同步的"原始性"、同时性,艺术亦唯其现代才能永恒。他们的这些思想,无疑启迪了司汤达、波德莱尔后来表述的现代性观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法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法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相似文献   

17.
史前无例的1789法国革命是一场摧毁封建统治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翻天复地的思想革命。任何政治革命的起源虽有其内在原因,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固然有它深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却同样必须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为先导。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潮对于政治变革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转折标志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打上的思想烙印就更为明显。匆庸置疑,这场革命的精神支柱是理性主  相似文献   

18.
亨利四世1553年生于波城,1610年卒于巴黎。他在1562—1610年间任那瓦尔国王;1589—1610年任法兰西国王。早期教育与任那瓦尔国王亨利四世是那瓦尔国王安托尼·德·波旁和王后让娜·达尔贝的儿子,诞生在波城。当他尚处襁褓时,有关他的传闻就不胫而走。世人尽知,他祖父是用大蒜和朱朗松葡萄酒为他施洗礼的。不过亨利国王不沉溺于幻想,而是脚踏实地,这是任何一位君王难以比拟的。这  相似文献   

19.
虽然诗歌与城市的结缘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具有独立个性和身份的"城市诗歌"的出现却是比较晚近的事情,其历史不会早于波德莱尔创作一系列巴黎诗篇的19世纪中叶。然而,单就文学中的巴黎题材而言,这并非是波德莱尔的个人发明。自公元9世纪法国文学开始形成以来,文学史上就存在一种以巴黎作为文学题材的传统,尽管这一传统直到浪漫主义时代都一直处于一种并非主流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晚被并入法兰西王国的封建领地之一,布列塔尼在公爵统治时期通过宣扬民族情感、强化公爵的专属王权、完善中央集权的管理机器等举措,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法兰西的布列吞王国。受15世纪晚期继承危机和法布战争的影响,布列塔尼逐步丧失其独立性,历时四十载终被并入法兰西王国。从独立公国向行省的转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532年合并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布列塔尼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