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作为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万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万州目前的林业发展状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新形势下,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届全国人大任期的五年 ,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今年以来,莱芜市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围绕  相似文献   

5.
刘丽瑛 《前进》2007,(8):16-17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在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与任务时,深刻揭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胡锦涛同志的这一深刻认识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推动这一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论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当代世界的新发展观、中国传统的和合观和以人为本的主体观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践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则构成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根本工作 :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坚持把改革作为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制度创新 ;坚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 ;坚持把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周伟光 《传承》2008,(22):38-39
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催生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社会和谐要求的提出,使我们的发展目标由实现小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稳定和谐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必须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广泛团结和联合统一战线成员,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共建和谐,为加快乐山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催生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社会和谐要求的提出,使我们的发展目标由实现小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把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对于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和创新妇女工作,促进妇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1、发展始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需要发展,中国正在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条件。几年来,丰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和谐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努力通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与百姓三方的良性互动,力求建立一种和谐、稳固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使社会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何家银 《新东方》2005,(4):37-39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张国华 《群众》2007,(9):13-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实践,转化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2005年底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迎接党的十七大,我们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努力使新时期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厉佛灯 《今日浙江》2006,(18):10-15
和谐社会,是人类亘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浙江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路■谋求看浙江子,奏响了和谐发展的宏伟乐章。把构建和…  相似文献   

15.
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我区发展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步伐,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把"枫桥经验"维护好、发展好、运用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要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枫桥经验"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经验、与时俱进的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必须确立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必须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发展规律,必须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姚芝楼 《前进》2011,(7):24-25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区域经济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和谐发展为基础,以快速发展为手段,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努力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成果,必将对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前沿》2005,(9):212-214
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淮安市淮安区政协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促进改革创新作为履职重点,把促进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促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宗旨,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目标追求,努力做到政治协商有序、民主监督有力、参政议政有效,为淮安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一、以服务改革转型为主线,努力在提升综合实力上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