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案例: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时,在参议院演讲,曾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此刻,人们一片沉默,静静地看着林肯,不知他会说些什么来反击那位议员。“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林肯说,“他已经去世了。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众人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  相似文献   

2.
第十章 毛主席开始察 觉江青一伙的用心 两次历史性的会晤 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空军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舱门打开,尼克松和夫人帕特沿着长长的舷梯走下来。前来迎接尼克松的周恩来总理消瘦的脸上显得异常平静。当尼克松伸出手后,他也伸出了手,两人相握有一分多钟,周恩来说道: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进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 通讯卫星及时向全世界播出了实况。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人问周恩来:"你为什么不做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周恩来反问:你怎么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毛泽东很满意这种分工。1972年,当他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明确告诉对方,涉及特定国际问题和具体事项时,应该和周恩来去讨论,"我和你只讨论哲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从来都是事先没有稿子 我给邓小平做翻译比较多,那些年邓小平与外国政要的会见大部分都是我做翻译。他从来都是事先没有稿子,不需要外交部给他准备,他脑子里都有。按惯例,中央首长会见外国客人前,接待单位和外交部要汇报一下客人的情况及可能涉及的问题。邓小平听汇报很简单的,见外宾以前会提前来,  相似文献   

5.
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在繁忙的外交活动之余,他特意抽出时间拜访已故著名政治活动呀-一.~.闷~二~J Jl霭家米哈依尔·{的夫人法尼亚马尔科维奇·鲍罗廷·谢苗诺夫娜。彗“周恩来走进会客厅时,法尼亚·爵谢苗诺夫娜憔悴的面庞上滋出欢慰攀的笑容.她踌姗着  相似文献   

6.
正1971年1月29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客人时提起了自己当年留学日本时的经历。他说:"我是1917年9月到1919年4月在日本,有一年半时间。我住的地方比较多,换来换去。"据笔者考证,当年周恩来在东京短短一年半,"换来换去"竟达八处之多,这在留日学生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7.
1927年“四·一二”以后,周恩来从上海来到武汉,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在这白色恐怖中,周恩来立身何处呢?一天晚上,周恩来来到一座很幽静的花园别墅,别墅四周绿荫遮地,竹木繁盛.周恩来到了门前,向门卫通报了姓名.不一会,门开了,周恩来进了院里,没走几步,有两人迎面而来.周恩来一见,几步迎了上去,躬身施礼道:“二位夫人好.”原来.迎接周恩来的是孙中山夫人来庆龄,廖仲消夫人何香凝.这所别墅,是宋庆龄在武汉的寓所.两位夫人将周恩来迎至客厅.客厅中高悬着孙中山遗像,对面墙上是孙中山手迹:“世界潮流洁浩荡荡,顶之者昌,逆之者亡.”进了客厅,宋庆龄将周恩来引至书房.书房条案上摆着一轴字画,由于卷着,看不出画面内容.宾主落坐后,没等周恩来开口,宋庆龄取过一张报纸,说道:“恩来,报上最新消息看到了吧,昨晚何健带兵搜查鲍罗廷公馆,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下落不明.”周恩来说:“二位夫人,自‘七·一五’后,武汉已是一片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之中.”宋庆龄愤慨地说:“汪精卫、蒋介石这些败类,把好端端的一场革命给糟踏了.孙先生多年的心血,让  相似文献   

8.
2000年10月,朱基总理出访日本。10月14日,他接受了东京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筑紫哲也和一些市民代表的采访。下面是朱总理在这次采访中的部分精彩妙答。筑紫哲也:听说你讲过日本人太客套,不想会见日本人,太浪费时间。朱基:不,我从来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我愿意借此机会说清楚,我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我认为会见客人的时候必要的寒暄和客套话,是起码的  相似文献   

9.
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他在繁忙的外交活动之余,特意抽出时间,拜访已故著名政治活动家来哈依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的夫人法尼亚·谢苗诺夫娜。当周恩来走进会客厅时,法尼亚·谢苗诺夫娜憔悴的面庞,溢出欢慰的笑容,她蹒跚着从室内拿出一张鲍罗廷身着中国丝绸衬衫的照片,随后又双手捧出一条她用俄文绣的“永恒的友谊和纪念”的丝巾递给周恩来。周总理仔细端详,赞不绝  相似文献   

10.
中法建交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高乐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中国 1963年,深秋的北京,天高云淡。 10月22日下午,首都机场,一架大型专用客机徐徐降落,法国参议员、前总理埃德加·富尔携其夫人微笑着从机舱走出。 早已在机场等候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及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迎上前去,同客人热烈握手。  相似文献   

11.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州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已准备好了有六七页内容的提纲,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  相似文献   

12.
1956年1月10日,当时我任中共宁乡县委第一书记。这天,龙禹贤同志打电话通知我:“小舟同志要你今天下午6点半前见他。”当时,县委没有小车,我挤上公共汽车,赶到长沙,在街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去见周小舟。周小舟同志见到我后,第一句话便是:“你带手枪没有?”我莫名其妙,说:“没有带。”他说:“这很好,咱们去见毛主席。”我一听,真是高兴极了。当晚,我和周小舟同志一起赶到长沙老火车站内北  相似文献   

13.
<正>开国总理周恩来十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因为他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他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经常要读《镜子诗》:"面必净,发必理……"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要经常会见国内外友人、同志。他认为,在这些会见中,如果自己不刮胡子便与客人见面,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剃须、理发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由此也留下了许  相似文献   

14.
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市区的路上,有一条军用电缆,虽然没有埋入地下,但也隐藏在大树杈背后,一般不易发觉,却被周恩来看见了。有次送柬埔寨的宾努亲王去西北,飞机起飞后,周恩来叫北京市和民航局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到二号楼开会。会前,周恩来对紧挨着他坐的吴德说:“来机场的路上,有一条裸露的军用电缆,你看见没有?”吴德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有看见。”周恩来侧转身,面对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你呢?你看见了吗?”吴忠也笑得不那么自然,晃晃脑袋:“我也没注意到。”  相似文献   

15.
真的没想到你会走得这么突然。我来北京已近半月,唯独11月11日这天下起了雨。中午见着邓子恢副总理夫人陈兰同志,她用悲伤的语调告诉我,昨晚10时许,你在中国大饭店会见新加坡侨胞时,因心脏病突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记者、作家迪克·威尔逊在《周恩来传》里写道:“周恩来未成为一名他的家庭希望他日后成为的达官贵人,他少怀大志,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甚至没有一只属于他的皮箱,他就这样走进了北京,开始肩负起从根本上改造世界上最大国家的任务。”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周恩来一生遇险无数次,其中在延安劳山遇刺,是最意想不到,也是最惊险的。周恩来自己也说:“我一生遇过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那次是陈友才同志代  相似文献   

17.
1944年6月,陕北延安。夏日的气息,使这个本来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革命圣地,更显得热火朝天。一天晚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专门在杨家岭设宴.欢迎从抗日根据地前线回来的两位贵宾英国朋友迈克尔·林赛(中国名林迈可)和他的中国妻子、山西人李效黎。周恩来副主席和夫人邓颖超在门口欢迎。紧接着,身材高大的毛泽东主席出现在林迈可夫妇面前。毛泽东首先表示慰问,然后对林迈可说:“你来中国,帮助我们打日本人,我们是很高兴的,我们感谢你的努力!你还能和我们一起过艰苦的生活,这是很不简单的!”会见之后,宴会在大礼堂里开始…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5-35
正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倪志福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往事。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当即赶到北京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的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半瓶多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  相似文献   

19.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40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已准备好了有六、七页内容的提纲,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冲击统战部,总理指示:“对统战政策不要动摇.不要撒手不管,必须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20.
1994年9月7日,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为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岁诞辰活动,赴京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赵朴初大师与周恩来总理生前相交很深,市领导拟向他汇报一下淮安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设想并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我们通过周恩来的嫡长侄女、时任《华声报》社副社长的周秉德与他联系。正在北京医院住院的赵朴初老人得到信息,即向医生“请假”,要见一下来自周恩来家乡的客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