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房产制度有三个组成部分,即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和管理制度,这三种制度都依靠登记制度的确立。我国现代房产登记有一定的民事因素,但实质上属于行政范畴。一、学术界对我国房产转移登记的观点和国外不动产登记立法取向我国房产转移登记是政府管理房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于明确产权关系,保证交易安全,均衡当事人的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有关民事著作看,学术界对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在房屋买卖中的效力问题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产权转移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成立的要件,不进行产权转移登记,合同就不能有效地成立,即“实质要…  相似文献   

2.
信息的财产化对于信息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作为对非物质性财产提供保护的主要制度形式——知识产权理论却因其客体理论本身的限制,难以实现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的跨越。从作为权利客体的“信息”之限定、正当性证成、质疑与回应等几个角度具体展开论证,努力发展更加明确可行并更具说服力的信恩产权理论。基本观点为:能够作为财产权客体的信息应至少在形式上具有可描述、可再现的符号形态;在内容上能够表达某种可被理解的意义,并能够符合价值正当性衡量。界定信息产权客体还应考虑信息的经济价值与可交易性。信息的共享性、对信息垄断的担忧和可行性问题不能成为阻碍信息产权设置的实质障碍。信息产权能够被理解为知识产权的延伸和补充,能够给予知识产权法更加具有包容性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广阔的制度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农地使用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一种用益物权。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实质是将农地作为产权和资本来经营。农地使用权交易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依照有偿使用和有偿流转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农地使用权的均衡价格,实现农民发展权益。该机制不仅有利于农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且将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实现农地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贸易中的独立担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正在成为日益显著和令人关注的因素,国际贸易中交易的趋势是交易额和项目投资的规模都越来越大。如今国际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球性的膨胀。由于贸易规模的巨大和其复杂性,许多交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许多未曾预料的事件都可能延误交易的完成,而一些类型的合同本身就意味着长期交易。所有这些和其他一些因素都增加了不履约的风险。虽然跟单信用证和银行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试行的企业资产产权转让制度,是深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培育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起了更为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理论上研究企业产权转让制度,使它尽快地成熟和完备起来,对巩固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企业资产产权转让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问题,略抒浅见。一、产权转让的经济实质产权转让的经济实质,概  相似文献   

6.
实质法治论是中国学界盛行的主流观点。由于缺乏理论上的自洽性和清晰性,它受到形式法治论者的深刻批评。对实质法治进行理论辩护是完全可能的。要在理论上认真对待实质法治,就必须回应形式法治论者对实质法治论的两个典型批评:一是对实质法治论的“冗余论”批评,二是实质法治论的“反法治悖论”。形式法治论者对实质法治论的批评,既是出于对实质法治概念的简单化理解乃至误解,也是因为实质法治欠缺足够的理论建构。关于实质法治的理论建构,一方面我们要真正理解实质法治概念中实质价值和形式条件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实质法治也需要一种关于实质价值之分类和筛选的资格理论,因为并非所有的价值都应进入实质法治概念中。  相似文献   

7.
岳洁 《仲裁与法律》2002,(4):123-139
在国际贸易中,交易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有关条件进行协商以期达成交易的过程,称之为交易磋商。它是贸易合同订立的基础,没有交易磋商就没有合同,交易磋商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及以后的履行,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有关权利问题,以往的认识认为中国有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本文认为,中国权利问题的证结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权利本身的性质,二是国家对权利而言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但又有关联的问题。我们应将权利视为本原性的东西。计划体制的所有弊端恐怕就在于将这种本原的权利玩弄于国家计划的“股掌”之中。然而,作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允诺,权利必然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的保护。中国改革的实质即在于国家退出产权领域,履行其对界定产权规则并提供保护的职能。有效的产权是交易中产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国家明确界定并提供相应保护的产权。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产权交易费用的降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辉 《知识产权》2000,10(3):28-30
交易稀缺性是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交易不是稀缺的、昂贵的,而是取之不尽的、不花成本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创立交易费用的概念。知识产权的交易也是稀缺的,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产权的交易费用的存在是现实的。由于知识产权交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双方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做法,知识产权的交易费用是高昂的。高昂的交易费用毫无疑问将阻碍知识资产的使用、消费(分配行为),影响知识产权分配效率,进而影响社会的总体福利。所以,有效率的知识产权制度必然通过产权内部结构的安排力图降低其交易费用,以提高分配效率。知识产权的交易费用从总体上也可以分为谈判费用和履行费用。谈判费用是指用于组织双方交换产权的支出,而履行费用则指用于防止违反合同规定的支出。一般而言,知识产权的交易费用至少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7,(1):94-107
权利本质上是分配稀缺资源的规则,法律中的产权规范正是伴随着资源稀缺程度的加剧而不断发展演化。户外广告发布权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所有权的"权利束"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一种可独立交易的权利类型。该权利自产生以来就争议不断,它揭示出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问题,即权利的初始配置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科斯定理的既定结论。法经济学对科斯定理所作的推论,为新生权利的初始配置提供了思路。根据产权配置的"低交易成本规则"和"价高者得规则",依附于私人建筑物的户外广告发布权应当配置给私人建筑物业主所有。此种产权配置方案使得法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物权法原理能够实现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出台后,机动车车库的归属问题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有观点认为机动车车库应当属于小区全体业主所有,有观点则认为应属于开发商所有。车库的归属问题进而又影响到人们对车库产权登记要件的认识,是否应当将机动车车库作为全体业主所有之物而限制转让交易?请 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贸易交往日益繁盛,在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当事人需要对相关的法律进行基本的了解,以资签订一份可顺利履行的合同。本文简单论述了在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转移和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简述了国内外不同的理论观念,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以期对当事人订立合同、避免交易风险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契据交付是英美不动产交易的必经程序,它从古老的采邑授予演变而来,并成为不动产权利移转的工具,契据交付是对合同的履行.在英国,只有经过契据交付和产权登记,不动产的普通法产权才会发生移转.在美国绝大多数州,契据交付本身就能实现普通法产权的移转,契据登记主要使该产权发生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14.
李轩 《法制与社会》2013,(18):272-273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因其安全方便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达,贸易主体之间摩擦也随之增大。交易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信用证中加设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导致信用证软条款大量出现。软条款违反国际贸易交往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公平的国际经济贸易交易习惯。因此必要对信用证的软条款进行更为细致额研。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及法律性质分析,并提出信用证制度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刑法中的伪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中的伪造 (从狭义上讲 )一般是指无制作权人擅自制作对公共信用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义的物品的行为。从文书作成名义的真实与否认定伪造的观点为形式主义 ,它着重处罚冒用作成名义的有形伪造行为 ;从文书内容的真实性与否认定伪造的观点为实质主义 ,它以有制作权人制作内容虚伪文书的无形伪造行为为其理论核心。在冒用代理资格作成文书的情况下 ,以其法律效果最终是否归属于本人承担来判断是否属于伪造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认识相对主义与诉讼的竞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伟 《法学研究》2004,26(4):37-50
在当前证据法学研究中 ,存在着将认识相对性加以绝对化的倾向 ,由于实质真实的发现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因此形式正义取得了凌驾实质正义的地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 ,诉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活动 ,诉讼变成输赢之争而非是非之争。因此 ,新一轮对诉讼程序的轻视随之产生 ,其突出表现是普通程序简易审和引入“辩诉交易”。为了防止实质的不正义为程序正义所掩盖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客观真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爱年  詹芳 《时代法学》2012,10(2):60-66
环境问题外部性的解决是借助于产权界定还是政府管制,引发了排污权交易和环境税两种不同的经济管理手段。两者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不同的环境经济手段存在着参与主体、实践方式和现实效果的不同。两者相比,排污权交易更具优越性。但是我国目前排污权交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排污权交易的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的配套制度,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是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证券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结合证券法中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基本原则以及秩序、正义、诚信的一般法律理念 ,提出了禁止、制裁内幕交易所必须遵循的依据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 ,包括平等享有信息理论、受托义务理论、信息泄露理论、非法盗用理论。现在 ,受托义务理论及盗用理论等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证券法采纳为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 ,反映了全球性的主张公平、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观点已取代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内幕交易观点  相似文献   

19.
刘宪权 《中外法学》2013,(6):1178-1198
刑法理论应以同质性解释规则为核心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进行限制性解释,以抢帽子交易属性辨正为契机,诠释市场操纵的实质内涵。各国普遍将抢帽子交易规定为市场操纵犯罪,这为判断我国刑法是否有必要启动"兜底条款"评价抢帽子交易提供了重要参考。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示行为类型均系价量操纵,而本罪实质是市场操纵,价量操纵并非市场操纵全部内容。证券期货市场包括金融商品与资本两类要素,操纵投资者配置资本也是市场操纵类型。抢帽子交易不属价量操纵,但契合资本操纵机理,具有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犯罪实质,应纳入"兜底条款"归责。抢帽子交易操纵的犯罪属性应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并从严把握入罪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丁  潘方方 《法学杂志》2012,33(9):103-10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所创设的碳交易在形式上为碳排放量交易,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为碳排放权。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要求我们应对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产权界定。从法律视角考察的碳排放权一方面具有环境权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财产权的属性。碳排放权的这两种属性在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