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僧肇抓住小乘教立论依据的逻辑破绽,提出刹那(时间点)及刹那之事物“不往(来)不去”、“不灭不来”而名“不迁”的理论,同时,也将小乘教逼向他们的理论前提——悬搁构造性时间的绵延性。关于绵延与刹那的关系,僧肇认为是“动静未尝始”,而“相依相待”,提出“即动而求静”——在绵延中安放刹那,在业果之间的“动态的力的关联”之中安顿“静态的”业果。概言之,僧肇先依小乘教理路“以贼攻贼”而立“物不迁”论,后以“即动而求静”的方法“就路返家”而人大乘中观空义。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10,(12):4-4
《学习时报》11月15日刊发凌龙华的文章认为,伴随城市化的推进,需要换个角度看“政绩”。城市面貌:不看“能见”的,而看“不见”的;不看地标工程的出色,而看地下功能的到位。城市规划:不看“演示”的,而看“落实”的;不看“与时俱进”的变动,而看“百年大计”的不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无论是公务员的“国考”还是“省考”,“考碗”之热不仅“高烧”不退,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场“盛事”越来越像一场庞大而疯狂的“相亲”,而他们的“意中人”最终只能接受十万大军中极少数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4.
肖永明  戴书宏 《求索》2013,(8):113-115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相似文献   

5.
颜桂海 《当代广西》2007,(18):55-55
柳江县那个有天泉游泳池的村庄,夏天总是吸引着好多城里游客。城里人叫它“板朝村”,而当地人大都叫它“船村”。之所以叫船村,是因为村边的泉水,像是将村庄浮起。而“村”的繁荣,又有赖于“客”的光顾,道理有点像“船”,故叫“船村”。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曾有过百年屈辱的历史。有“国”而无“防”,有“事”而无“军”,受列强欺凌的痛史,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为富民、富国、强兵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  相似文献   

7.
用好自己     
看到一篇“见欲而止为德”的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历史,“贪欲”和“节欲”历来是两种人生观.两种思想道德修养的分水岭。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苟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  相似文献   

8.
话说”“不逾矩”刘恩启或许是“耳顺”已过、“古稀”渐近的缘故,老汉我于历览人事沧桑、世象百态之余,对于孔老夫子的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竞如参禅者得顿悟那样,从中悟出些人生道理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相似文献   

9.
统战感梧     
有人说:“统战工作,清苦而寂寞。”有人说:“统战工作,充实而快乐。”通过与统战工作近一年的亲密接触,我要说:“统战工作,光荣而神圣。”一路走来,但觉统战路上,精彩纷呈,处处有惊喜,时时有感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首倡“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五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和“尊严”旋即成为国人热议的词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上世纪80年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1.
论“吃亏”     
所谓“吃亏”,就其一般含义而言,是指个人利益的损缺,即个人利益的直接损失或应得而未得。“吃亏”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有人却心甘情愿一再“吃亏”而毫不后悔。面对“吃亏”,为什么人们的态度竟然会有如此鲜明的差异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吃亏”的价值有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题记:从永川采访归来,想起《荀子》里的两句话:“好法而行”,“笃志而体”,有人将其翻译为“遵守法度而见之于行动,意志坚定而见之于实践”,用来概括永川人大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似无不妥。  相似文献   

13.
管仲,名夷吾,史称管子,春秋时齐国人,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曾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这一论断,过去我一向钦佩有加,笃信无疑。“仓廪实”和“衣食足”,相当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知礼节”和“知荣辱”,则相当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管仲先生所论述的不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变精神”么?由此看来,管仲先生几乎可视为中国古典唯物论的开山之祖。管仲这段话出自《管子·牧民》,今人当然可以批评管子的“牧民”思想。  相似文献   

14.
“哑巴外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不太情愿开口“说”外语。而顾忌犯错,追求“完美”则是他们开不了口的“症结”所在。“说”外语追求的应该是“自然地道”,而不是“完美无缺”。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种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各种语言环境,创造条件开口“说”外语,只有到能够比较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而不必费力地去琢磨该用什么词句时,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开口“说”外语。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2,(1):63-63
茅台也好,五粮液也罢,这些高档酒由小而大,由大众而富豪,由俭而奢,并不断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极品”,个中奥妙,大多数中国人心知肚明:公款消费和送礼需求。而这最近也得到“权威印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没有公款消费,茅台不会那么贵”。  相似文献   

16.
“陇峒”(loengz doengh),汉语记音为“依侗”、“侬垌”、“隆峒”、“陇端”等。陇(10engz)或依(noengz)在广西南部壮语里有“下”或“去到”之意;而“峒”(doengh)是指山间有水源、河流或灌溉系统的平地。壮族是聚峒而居的民族,一个或几个自然屯即可成为一“峒”。峒后来发展成为壮族的行政单位,正如明代邝露《赤雅》所言:“壮人聚而成村日峒,推其长者为峒官。”壮族的公共活动常以“峒”为单位举行,如岁末年初的酬神活动“斋峒”、“斋那”,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圈点     
《干部人事月报》2010,(5):57-57
近日,一项题为“大学生是否愿意做高薪民工”的调李数据显示,有6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21%认为“可以考虑”,而仅有19%因为转行难,受岐视等原因而选择“不干”。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大月刊》2009,(8):50-50
许多事实表明,无论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失灵”的可能。市场运作“失灵”,主要表现为由于利益的驱动而导致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干扰和破坏;而政府干预“失灵”,则主要表现为由于权力的驱动而导致的对市场竞争原则的干扰和破坏。这两种“失灵”,都会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19.
对“春蚕”的记录最早见于《诗经》,而对“春蚕”拟人化的比喻当属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那千古绝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春蚕的执着、坚贞、不屈和奉献都融入其中了。而当代著名画家潘絮兹在《春蚕颂》中那句:“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则是对“春蚕”品格的最高赞美。  相似文献   

20.
据西方媒体报道,6月15日,已“退休”数年的十四世达赖在澳大利亚向信众宣称,他本人才是海内外藏民的“真正领袖”,而他推动的“中间道路”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最好方法”。近来,“中间道路”再次成为达赖集团和一些西方人热炒的话题,而境内也有人公开半公开制造舆论,仿佛中国政府只有接受“中间道路”,“西藏问题”才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