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辽宁省本溪市从2001年开始对传统农村敬老院“一乡一院”的办院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稳步推进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市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研究制定敬老院建设的方案,明确市级资助资金来源及标准。各县区认真组织落实,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等解决建设资金,规划用地等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稳步推进。到2005年底.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选到12所.总投资达到26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18800平方米。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使农村养老设施得到全面改观,提高了服务设施档次.增强了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8,(4):F0002-F0002
沈阳市沈北新区把对五保老人的真心关爱落到实处。在整合全区11所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集养老、休闲、娱乐、健身、康复于一体的大型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内设350张床位。目前,已有226名农村五保老人入住。沈阳市市长李英杰称赞这个敬老院的建设“给全市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1,(3):7-8
明确思路,凝心聚力 构建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强有力的推进机制2005年,黑龙江省确立了“三个一批”的敬老院整合改造工作思路,即“以县为单位,撤并一批规模小、设施旧、管理成本高的乡镇敬老院;改造一批基础较好、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乡镇敬老院;新建一批标准较高、功能齐全的县级中心敬老院”。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3,(1):65-F0003
近年来,河北省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2008年以来,投资近4000万元,对乡镇敬老院进行整合,建设了六所跨乡镇区域性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2010年。长山峪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模范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和“全国模范敬老院”。2012年,将安纯沟门五保供养目艮务中心改扩建为集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光荣院、救助站等“多院合一”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0,(11):62-62
近年来.辽宁省北镇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省敬老院改造的有利契机,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先后建成8所高标准区域性敬老院,基本实现选址合理化、布局长远化、设计人性化、筹资多元化,提高了全市五保供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09,(9):49-49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薛峰认为,新时期.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应做到六到位:一是规划制定到位。要在全面掌握本地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即了解辖区内五保户人数,要求进院人数、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院内集中供养能力等情况,结合县、乡整体发展规划和财力情况.制定科学并切合实际的敬老院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资金筹集到位。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宜丰县充分利用省政府对农村敬老院新、扩、改建给予资助的机会,积极鼓励和引导全县各乡镇新建和改扩建了9所农村敬老院,新建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改建面积1800余平方米,总投资达800多万元。在抓好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宜丰县还突出抓好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尤其在发展庭院经济过程中大力实施“一院一品”战略:  相似文献   

8.
地处苏中地区的杨州市邗江区,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坚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以满足农村老年福利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快硬件建设速度,大力优化内部软件环境,全面提升敬老院的等级层次,全区敬老院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全社会关注,形成发展合力 邗江敬老院建设起步早,1989年就实现了一乡一院,较好地满足了当时全区五保供养的需求。但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老年服务需求激增,对农村老年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该区乡镇敬老院发展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敬老院规模…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结合安徽省一、二、三级农村敬老院的评比验收工作,对宣城地区7个县市上报参评的44所农村敬老院逐所进行了调查。这些敬老院是7个县市179所敬老院中的校使者,县市自评认为能达到省三级敬去院水平。调杏结果说明.这些敬老院的大多数房屋宽敞,环境美化,供养水平较高,院办经济较好一服务质量较高,院民和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较好。共同弱点是软件较差。这里说的软件主要泛指院务管理工作,包括制度建设、室内整洁、服务质量、服务网络、档案管理和评先创优活动。44所敬老院在这些方面都被不同程度地扣了分。其中有8所达不到省三…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中国民政》2006,(7):61-61
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着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全县已有8所农村敬老院投入使用,另有10所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图为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前左一) 和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前左二)在龙山县里耶敬老院老餐厅检查午餐伙食。 (龙山县政府信息中心易长松)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彻底解决鳏寡孤独、年老病残和60岁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内蒙古凉域县多项措施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一是把互助幸福院工程提高到全县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幸福院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幸福院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相结合,与农村敬老院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基础,管理和服务是确保敬老院健康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切实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敬老院长效发展机制,已成为当前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今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令遵照施行。下面是文件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以乡镇办为主,五保对象较多的村也可以兴办。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第三条敬老院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Ic第四条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计划经济环境创办的农村敬老院,如何适应体制的转换,求得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工作部门近年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江苏省建湖县农村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办实体补院的做法,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建湖县从1984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18个乡镇中心建起了18所敬老院,还发展村级敬老院54所,集中供养五保户993人,集中供养车376%。在乡镇统筹供养经费仅能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以敬老院为基地,办实体,抓经济,农工商副业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棋而不舍的努力,院办经济已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院民生活质量,安徽省铜陵县民政局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敬老院建设。一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内部管理服务。该局结合全县敬老院工作实际,制定并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医疗保健制度、院民互助制度、安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要求各乡镇敬老院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以  相似文献   

17.
宁刚 《中国民政》2011,(8):55-55
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五保对象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等新问题,切实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民政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该区五保老人实际和敬老院的分布情况,本着保证五保老人人住率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区政府对全区的农村敬老院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整合规划。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200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全省老年人口已达633.7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13.88%。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596家,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1099家。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3437个,利用农家大院,依托村委会建设农村幸福院2523个,老年人颐养之家585个。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业,重点对敬老院、光荣院、幸福院、老年人颐养之家等一批农村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四川省宜宾市有农村敬老院188所,床位16165张,其中能容纳100人以上的省一级敬老院47所,省二级敬老院15所,其余全部为市二级以上敬老院,集中供养率54.4%,年集中供养标准2620元。多数敬老院已经发展成为集五保供养、托养、健康娱乐、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  相似文献   

20.
赵荣华 《中国民政》2010,(10):46-46
<正>入院集中供养已成为当前五保供养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管理好敬老院,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甘肃省华亭县当前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做好"三定"工作。定性、定位、定编不明确是造成农村敬老院建设诸多问题最为深层次的原因。建议省、市民政部门和各级编委联合出台文件,先解决敬老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