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7)
正一种物品引发的极度欲望,单单用其使用价值本身是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如果香料仅仅是作为调味品,永远不可能带来"世界的开端"。一般意义上说,历史是由人类集体创造出来的。然而,回顾历史,人们更多时候看到的是,欲望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么是权力的欲望,要么是权利的欲望……才推动了人类的征服、求索……进而带来了历史的发展与进步。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将此定位为"世界的开端"、"全球化进程的开始",赋予它的历史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物欲的满足.小部分人对经济物质财富的过度占有,实际上也就变相占有了属于其他人的自然资源.如何缓解个人的生存享用与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深刻矛盾,并且在个人能力发达的同时,如何限制每个生命个体的挥霍欲望,这是一个具有当代特点的重大社会难题.因此,再次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文化语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必须解决文化创造主体愿意创造、能够创造、可以创造三个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激发文化创造主体的热情,使之"愿意"创造;培养文化创造主体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勇于创造、乐于创造的文化创造精神。培育能力,使之"能够"创造。要培养文化创造主体的文化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环境、提供条件,使之"可以"创造。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创造环境,搭建各种文化平台,为文化创造提供助力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了人类。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即人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意识、观念、动机与行为,无一不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文化烙印。而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犯罪现象也无一不打上时代和环境的文化烙印。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1995,(8)
即使是再普通的上班一族,内心中一定怀有成功的渴望。法国作家莫罗阿说:“失败足证欲望的不够强烈,而非欲望的过于大胆。”成功是需要计划的,虚度光阴则不需要计划。成功是需要不断检讨自己、超越自我的,甘于平庸则只需要自我安慰。失败并不可怕。有失败感,恰恰说明你有更高的追求并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差距。有失败感的人比没有失败感的人,距成功可能更近。不是失败,而是对失败的无知,才是真正的失败。愿和读者朋友共同从下面这篇短文中,检讨与反思,提升自我,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郝吾辈 《南风窗》2012,(15):44-46
一个人出事是个人问题,一群人出事是制度问题。在制度未能根本性改变的转轨时期,廉政账户、退赃免责等反腐败"灰色地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空间。但是,必须警惕"免责期"被滥用的情况。"在某月某日之前上缴非法所得的,可免予追究"、"将礼金打入廉政账户的,不视为受贿"……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像这样的介乎于情理与法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凸显出来,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於兴中 《南风窗》2012,(26):96-97
权利不是由法律创造的,但是权利的实践却是以法律为转移的。权利的最终实现并不在于法律,而在于权利持有者是否有权利意识去行使权利。个人来做主权利的主体是个人,因此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即指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作为权利的承担者,享有对自己权利的决定权。对某种权利的行使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决定,不受制于任何其他个  相似文献   

8.
(一) 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同他们的特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心理缺陷: 1.狭隘过分的优越感 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人,一般在中学期间都有自己光辉的历史。他们头顶着中学时代“优等生”的花环,背着昔日竞争胜利的骄傲与荣誉,久而久之便形成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后,他们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这时,多数学生的心理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变化:一是继续奋斗,拼命学习,力争以优异的成绩确立自己在新环境中的地位;二是与世无争混四年;三是经不起可能的挫折而消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必然要通过其他形式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平衡和欲望满足。但有少数人,他们心理上毫无准备,在一、两次的不如意之后便会形成消沉心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控制,极易走上歪路。有一个女大学生,她中学时成绩很好,但是进入大学后却表现平平,为此,她嫉恨周围所有成绩比她好的同学。为了发泄这种情感,她将同学的衣物毁坏,甚至用火烧毁同学的床上用品。这就是狭隘的优越感在挫折面前转化为嫉恨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林诺堂 《法制博览》2011,(14):12-13
超脱老猾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最大缺点是与理想主义和行动主义相抗衡。它击碎了人们任何改革的欲望,它嘲笑人类的一切努力,认为它徒劳无益,它使中国人失去理想,不去行动,它能神奇地将人们的活动限制到消化道以及其他简单的生活需求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6)
正巨富的继承问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知识。最近台湾地区的两大巨富之家都继承风波不断,这种事情将来在大陆也必然出现。近代工商业的全球化发展,以欧美为早,所以欧美富可敌国的个人也最多。根据福布斯杂志的估算,1982年要进入最富的400人排行榜,至少要7500万美元,但到了2006年,已要10亿美元。现在随着经济的扩张,富人人数已开始大爆炸。  相似文献   

11.
石破 《南风窗》2014,(25):10-10
<正>每个人就是他自身延伸的产物。人刚出生时,什么延伸物都没有,然后,他进入了一个充满延伸系统的世界——你的延伸系统创造了你,你又创造了自己的延伸系统。人类正在不断地开发自己作为生物体功能的延伸,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精妙畅通,技术发展的前景令人激动不已!我们的先人仅靠四肢和头脑做不了的事情,现在我们很多都可以做了:汽车和火车使我们能跑得更快,飞机使我们能飞上天空,轮船使我们能在茫茫大海  相似文献   

12.
王丽萍 《工会博览》2008,(12):97-98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影响也相互竞争。如同生物界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不同的文化圈,不断地冲突、融合甚至取代。本文站在景观设计师的角度,谈谈在现代景观建设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地方文化,使之不被主流文化即强势文化遥渐吞噬。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内蒙古实施"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惠及农牧民10万余人;安徽"农民文化乐园"根据群众意愿,统一采购文艺演出送到村;浙江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000多家,打造农村文化综合体……近年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景象,正是党中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模式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汤敏 《南风窗》2012,(8):61-63
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都需要有一大批人去琢磨新东西,否则她就会停滞,落后,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这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是最有能力去琢磨新东西的,国家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去引导他们进入那些最应该由他们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人是文化动物,文化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创造性是文化最重要的特性,所以创造性成为最根本的人性。人性的创造性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亦能促进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创造犯罪工具,创造犯罪经验,创造犯罪技术,创造犯罪类型等方面。人性的创造性与智能犯罪的关系更为密切,它对智能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培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发展,这是人与文化的辩证法。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虚拟文化,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厘清网络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基础上,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内容,建立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培育机制,已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戴木才 《南风窗》2011,(13):4-4
国家博物馆门前孔子像的立移,一段时间以来又引发一阵热烈讨论。这看似一种如何对待孔子思想的社会现象,事实上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在思想文化上的深刻反映。时代的大变革,一方面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创新必然是其主题。这意味着时代大变革呼唤的新思想文化将会被创造出来;原有的思想文化必将被洗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文化元素将  相似文献   

18.
成人玩具     
山海夫 《法制博览》2010,(12):26-27
成人需要不需要玩具?就我个人来说,有时候百无聊赖,手痒,手里就想有个东西玩,案牍之间,抓不到一样可玩的东西,可见,成人玩具太缺失了。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一上车,都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一个个头不抬、眼不睁,都在座位上玩手机。我深感成人也需要玩具。  相似文献   

19.
网络著作权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保护原则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网络环境给侵权人创造了便利,简单的复制粘贴使著作权人的利益很容易遭受侵害,因而应当侧重权利人权益的保护;有人认为,为了使优秀的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侧重加强对权利人的限制,使有限的个人财富被全社会共同分享。无论哪种观点都不否认要在个人权益与公共利益两者间寻求平衡,只是在平衡的度上存在着争议。这种抽象的平衡的尺度与火候的把握,要在实践的个人权益与公众利益的博弈中找寻。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2)
正去库存的方向性手段实际上主要有两种,或者是限供给,或者是促需求。具体而言,要么降低"人"的门槛,使潜在的购房者能够进入楼市;要么控制"地"的供应,通过调节土地供应市场逐步改变楼市供给关系;要么提高"钱"的吸引力,使潜在的购房者增加购买欲望。新一届政府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定下基调,首次将"楼市去库存"由市场行为上升到国家任务层面。此前,中央高层从去年11月以来已频繁表态聚焦去库存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