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青岛国棉二厂扭亏为盈给我们的启示张世继青岛国棉二厂是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厂,主要为橡胶工业配套生产骨架材料棉帘帆布,曾是青岛市产值、利税大户,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4亿元.95年为市先进党委企业.但从80年代末以来,企业面临市场疲软、资金紧张、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2000,(4):F002-F002
从“八五”后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抚顺新抚钢开始全面滑坡,连年亏损。到1996年上半年,由过去的盈利大户,变成了辽宁省和全国冶金系统的亏损大户。一是明亏、潜亏额高;二是实际负债率高;三是呆死账高;四是资金沉淀和周转天数高。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濒临倒闭边缘。  相似文献   

3.
宁夏电化厂始建于1971年.是地方预算内国有中型二档企业。在20多年的生产经营中,曾有过连续九年的盈利记录,是我区的利税大户,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近年来,由于企业领导滥用职权,内部管理混乱和腐败等问题,导致了企业债台高垒,效益下降。从1996年起连年亏损,至1998年累计亏损8833.23万元。负债率高达123%,欠发职工工资、生活费10个月.所有者权益赤字5272万元,  相似文献   

4.
淄博制线厂是一个以生产民用和工业用线为主的地方小型国营企业,现有职工547名。1980年这个厂曾濒临亏损边缘,但从1981年3月调整领导班子后,在厂长张士法的带领下,勇于改革创新,企业面貌大变。1983年企业整顿验收一次合格,同年被评为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市文明工厂先进单位。三年来,这个厂的主要变化是:(一)企业扭亏为盈。1980年由于并厂和招工,费用增加,浪费严重,产品滞销,第四季度亏损3.95万元,1981年第一季度又亏损5.11万元。当年三月开始进行整顿和改革,到年底不仅弥补了一季度的亏损,而且盈利8.3万元。1983年实现利润10.7万元。三年来上缴税利85.65万元。(二)管理由乱到治。整顿改革前,厂内秩序混乱,迟到、旷工、上班睡觉、赶集上街司空见惯,打架斗殴、酗酒闹市、盗窃物资无人过  相似文献   

5.
曾经被喻为北京工业“老大难”企业的北京手表厂,历经连续六年亏损的痛苦探索,终于在走向市场中“绝路逢生”,于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六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被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扭亏佳话”。人们自然要问:北京手表厂究竟靠什么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四月,北京手表厂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针对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产品无市场、竞争无实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未摆脱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的境地,尤其是困中之困的纺织行业,至今仍未摆脱全行业亏损。而四川南充棉纺织厂自1994年以来,却能连续五年盈利,1998年实现税金1132.75万元,利润277.21万元。今年1至4月,实现销售收入4248.77万元,实现利润56.35万元,同比增长310.91%;利税合计460.28万元,同比增长274.73%。也是这一班经营者,在接手四川嘉纺集团这块牌子后,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使该集团一举扭亏为盈,而且由上年的亏损70多万元,变为1998年盈利1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逆境扬帆驶大船○李秀军通化市纺织厂曾是通化市的利税大户,1990年,因诸多因素,企业效益下滑,成为通化市的亏损大户。到1993年6月,已累计亏损4000万元,欠银行贷款5000万元,企业处于谷底。1993年7月,市委调整了该厂领导班子,将原副厂长李相...  相似文献   

8.
永光厂 1998年亏损 500多万元,经过全厂职工的艰苦努力, 1999年实现了扭亏持平, 2000年终于闯过了三年脱困关键的一年,扭亏为盈销售收入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2000年是国企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国家对国企改革实行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摆在面前的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厂领导首先统一了认识,结合本厂的实际提出了以“军工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狠抓两个开发;加强内部管理,产品上水平,管理上档次;以人为本抓关键,严格各项考核,转变观念促改革,实现制度更新”的经营工作方针,同时制订了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即着力“三抓”——抓机遇…  相似文献   

9.
2001年,宁夏太西集团二矿与世纪老人一起,翻开了新的历史一页:这一年.全矿盈利120万元。这120万元,是二矿在扭转了连续38年亏损的基础上得来的.是二矿上上下下励精图治、深挖潜力、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得来的。对3000多名二矿人来说,这一成果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10.
辽阳纺织厂是有7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有职工1100O多人,纱绽10万枚,布机2000多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为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做过较大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观念陈旧,产品单一,经营封闭,难以承受市场冲击,仅1990、1991两年就亏损5000万元,成为我省纺织行业的亏损大户。1991年,市纺织局副局长张文胜出任该厂厂长,提出了“进入市场,黄金万两,转变经营,辽纺必兴”的口号。他带领全体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纺织围墙,开拓多项事业,扩大经营领域,共用三年的时间,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成为辽宁省纺织行业的“红旗”单位。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亏损大户国有武汉第二印染厂,在港人手里年余,成了盈利大户。敢问有什么灵丹妙药?没有。所用招术这里早已烂熟。不同只在:这里是喊,他们是做,并且,做得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12.
1991年3月,刘柏青受林业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担任了湖南人造板厂的厂长、党委书记。当时正是工厂危难之时,投产三年已连续亏损三年,亏损额达到了2250万元。面对这种情况,他顽强地率领着2000名职工,舍死忘生地拼搏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使工厂由亏损大户变成了盈利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64-64
天津工艺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利和集团所属的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重组前,企业负债累累,背负着5.3亿元债务和1000多名下岗职工两大包袱。2005年8月重组并入利和集团后,三年迈了三大步,实现了三大跨越:彻底解决了历史债务,由连年亏损发展为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增长20%,由人心不稳发展为心齐气顺。  相似文献   

14.
陈克强 《发展论坛》2000,(11):52-53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年代,创新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对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创新是其活力之源,也是其根本的出路。我们青岛钢铁集团兖州焦化厂原来是个亏损和负债大户,1997年以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我们在深化改革、系统整顿的基础上,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各项工作都出现新局面,全厂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减亏一年跨出一大步,到今年4月份一举扭亏为盈,彻底甩掉10余年亏损的帽子,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企业进入蓬勃兴旺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如何搞好党风廉政建没,片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自贡市公交总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与狠抓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1995年亏损达800多万元的情况下三年迈了三大步,每年减亏近300万元,到1998年实现扭亏为盈,形成了党风正、企业兴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我们江苏省土产进出口集团公司还是省级经贸公司中的亏损大户。如今,我们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成为全省创汇创利的骨干企业之一。有人问:“你们成功的秘诀何在?”我的体会是,这些初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松原市炼油厂是市属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1996年初出现亏损,1999年市场原油大幅度涨价,而成品油降价,由利税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面对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厂党委积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促进了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实现了保本经营。 参与决策保证监督 松原市炼油厂党委坚持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前提下,落实了党委成员分管部分行政工作的制度,对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技术改造、中层干部选用、工资奖金分配、职工民主管理和生活福利等问题,既保证厂长依法行使决策权,党委又以适当方式参与决策的全过…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骨干军工企业,建于1951年。在近50年的沧桑岁月中,华安人曾为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从1988年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的严重束缚,企业对军转民战略方针贯彻不力,军品任务锐减,民品开发滞后,到1997年末,累计亏损7.6亿元,负债5.2亿元,连续6年成为兵器行业第一亏损大户。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铸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几次人代会上过问并关注华安厂的解困问题。1997年5月22日,带着江总书记的嘱托和兵总党组的信任,我率领上级党组织从兵器行业其它三个单位选…  相似文献   

19.
张德明 《新湘评论》2006,(10):48-49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油品、液化气、环己酮等33种产品、150多个牌号。是国内最大的SBS、环氧树脂和商品环己酮生产企业。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曾连续多年亏损,被列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最困难的企业之一,几乎陷入破产倒闭的边缘。近几年,我们扎实推进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企业逐步走出了低谷。2004年完成考核利润2702万元,实现了14年来的首次扭亏为盈,2005年又在消化近7亿元减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盈利1.7亿元。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年代,创新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对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创新是其活力之源,也是其根本的出路。我们青岛钢铁集团兖州焦化厂原来是个亏损和负债大户 ,1997年以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我们在深化改革、系统整顿的基础上,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各项工作都出现新局面,全厂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减亏一年跨出一大步,到今年 4月份一举扭亏为盈,彻底甩掉 10余年亏损的帽子,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企业进入蓬勃兴旺发展的新时期。   (一 )质量创新:抓住打开市场之门的钥匙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