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是体现在"量"上,而是体现在"质"上,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之"大"而是其质量之"强";为此,要将关注的焦点从"生产什么"转向"怎样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质量;关注国内生产总值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声音     
《廉政瞭望》2005,(4):25-27
财力够不够与农村实行免费教育无关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汤敏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21世纪教育沙龙”上说,“在农村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在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都做到了这一点,其中包括一些人均GDP比中国低得多的国家。所以,“不是政府财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政府支出优先的问题”。他同时认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当前有特殊意义:可以缓解全社会和政府非常关注的三农问题,即从减少  相似文献   

3.
近日,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政府部门反映出来的很多问题主要不是贪污、失职、渎职的问题,而是“擦边球”问题。从过去5年审计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在目前以GDP为核心的考评机制下,各地在土地、环保、投资等问题上打‘擦边球’,应该说是我图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8年或10年以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上下工夫。在推进农村经济有新发展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业设施有新改观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环境有新面貌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展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和谐稳定有新成效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有新活力上体现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宋圭武 《廉政瞭望》2011,(24):66-66
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各方面开始关注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但如果把视野拓展到世界范畴,拓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就可以看到,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而是改革停滞与倒退的风险,是“改革陷阱”或者说是“转型陷阱”。  相似文献   

6.
并非每一种类型的GDP增长都是社会财富的增长,有些GDP的增长(如无效投资的增长)实际上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并非每一种类型的GDP增长都对社会有益,有些GDP的增长甚至是对社会有害的.GDP的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建设型,浪费型和破坏型.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4,(3):44-44
金磊在2004年2月24日《新京报》上撰文指出,北京密云灯节惨剧及吉林、浙江两大火灾。如同国内不少地区政府已对在业绩上评估“GDP”不全面。和也要考虑“环保GDP”一样,也要考虑“安全GDP”。而且这是更加迫切的事。“安全GDP”不单单意味着在安全减灾上国家或城市要摸清“家底”,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山还是那座山,但城已不是那座城。如今的凉山州,已不是过去贫穷落后的凉山州。2011年,凉山跻身全省“千亿GDP俱乐部”,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GDP增加得很快,但里面有浪费资源所造成的GDP的增长。这样的GDP数字的增长,虽然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比如说,建大桥,这是GDP;而如果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那么,再建一次大桥呢,还是GDP!这样就增长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真正形成的财富就只有那一笔,那座桥。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突出体现在两个“两万亿”和两个“四千亿”上。两个“两万亿”.一个是GDP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1701.28亿元.第二个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两万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