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了“一主两副”(武汉市为主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市为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宜昌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好地服务湖北的发展大局,决定在“十二五”时期着力将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张鑫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2,(11):36-39
宜昌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诗人屈原、美人昭君,千古流芳。宜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从1996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经过长达15年的接力,去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实现了荆楚大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这个素有“三峡明珠”美誉的城市,寻访她文明全国的足迹。宜昌市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和我们分享了15年陈酿一文明宜昌。  相似文献   

3.
宜昌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结点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鄂西南的经济发展,以及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都需要以宜昌为中心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宜昌处于长江中上游特大城市武汉和重庆之间,既能受到武汉、重庆的辐射,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物流发展空间。宜昌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应以开放、对接、互补、整合为主线,以降低该区域物流成本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快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有明 《政策》2010,(5):21-23
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流经宜昌230多公里,宜昌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沿江开发新突破推动宜昌发展新跨越.努力把宜昌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5.
田羊 《中国人大》2013,(18):45-45
宜昌,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作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违法建筑随处可见。日前召开的宜昌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查处城区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并对该市政府关于城区防违控违工作情况展开审议监督,向城区违法建设全面亮剑开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违法建筑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其治理也决非一朝一夕之力。宜昌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一战线》2012,(11):10-10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撰文指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宜昌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宏伟目标,必须凝聚广泛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树立一流标准,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7.
郭有明 《政策》2012,(8):8-1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我们紧紧抓住试点重大机遇,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工作格局,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中部,长江中上游,有一个由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典范城市,那就是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宜昌市。悠久的巴楚文化充盈了她的底蕴,壮丽的水电经济强壮了她的筋骨。从"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先天美景,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后天壮观,沐浴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副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弥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的缺失,发挥其经济势能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本世纪初我国一些省域明确提出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必须加快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只有建成城市群,形成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才能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0.
[香港《镜报》1994第二期文章.原题:外国政要称赞的宜昌加快发展.作者赵倩文,朱可芹摘]大陆开放开发的大潮有力地推动了宜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大跨度飞跃,从中也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纵深推进.第二轮开放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以上海浦东开发区和三峡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促进内地与沿海协同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沿工开放、内陆奋起”的新趋势,笔者走访了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结合部的八大港口城市之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  相似文献   

11.
秦敏 《重庆行政》2007,(6):27-29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载体,在区域经济范围内的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对所在区域内的其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新阶段,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构建城乡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实际,就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3万。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也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葛洲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三峡明珠的湖北省宜昌市, 位于长江三峡两陵峡的出口。随着三峡 工程蓄水通航发电,高峡平湖美景逐步 显现。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和长江三峡 的门户城市,宜昌正在成为新三峡旅游 的中心城市。 宜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世界水电旅 游城市。这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城 市,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和中 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全 市共辖五县三县级市五区,总人口415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9)
<正>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新区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江北新区建设,对于推动南京及苏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对于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与长江中上  相似文献   

15.
宜昌是一座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全国十大旅游名胜景区,雄伟瑰丽的长江三峡,气势宏伟的葛洲坝工程,位列其间。 宜昌是一座水电资源富藏的城市,在市区内,拥有即将动工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已经建起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及正在兴建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之首。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5,(10)
<正>一沿江布局激活产业重构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工程兴建,使峡江小城宜昌发展成为中等城市。21年前,三峡工程开工,高峡出平湖,"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成为对宜昌的精彩概括。如今,宜昌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红利和建设三峡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构建万亿经济走廊,从工程推动型向内生驱动型转变,昔日"三峡咽喉"逐步成为长江上下游经济区互联互通的"节点"。产业集聚:构建万亿经济走廊在对多家磷酸盐生产企业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明 《世纪行》2008,(10):20-20
为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宜昌、襄樊等城市为中心,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旅游景区为核心,包括宜昌、神农架、荆州、恩施和襄樊、十堰、荆门、随州等8个市(州、林区),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  相似文献   

18.
汪碧刚 《北京观察》2021,(10):58-59
城市副中心的社会治理一方面要符合首都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探索适应通州区区域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和途径. 通州区的发展定位大致经历了北京市远郊区县、卫星城、重点新城、现代化国际新城、城市副中心的外围控制区几个阶段.近年来,通州区立足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高质量推进城市治理,从治理精细化、法治化和社会化三个层面,大幅提升解决群众诉求、整治城市秩序、保障城市运行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10,(3):F0003-F0003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水电之都”,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非同寻常的困难形势,该市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初步实现了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赵弘 《北京观察》2012,(8):28-30
正建设城市副中心就是要把通州建设成为一个仅次于中心城区的,产业功能、居住功能等各类功能配置合理的一个综合性区域,类似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一样。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两次提到"通州",并明确了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这将通州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要求通州比新城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更快的发展速度。由此,通州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用城市副中心来承载北京未来发展这一新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