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以来,罢工现象凸显。这就使得立足现实,系统的探讨罢工权是否应该入宪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我国宪法对罢工权并无明确规定,但是在现行体制下,不管是从法的角度还是看现实中的处理,罢工权在我国也有一定的正当性的根据。但是,罢工权成为宪法基本权利仍有其特殊意义。在我国罢工权入宪不存在理论上和现实的阻碍和冲突,罢工权入宪不仅正当而且可行。因此,为更好的应对可能越来越多的罢工现象,应当将罢工权写入宪法,以便立法更好的调整其中涉及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权利是有层次的,权利按层次性可分为基本权利和一般性权利.宪法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全部权利进行保护,因为基本权利是人生而就有的、涉及人的本质和本质特征、关乎人的尊严和幸福的权利,并且它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不可穷尽性,宪法只是对现有的基本权利的确认和认可.因而宪法未列举的基本权利的宪法性认可和保护值得加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3.
公民罢工权属于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现行宪法并没有规定罢工权,这种状况致使罢工的发生和处理都难以规范。罢工权入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平衡劳资双方权利的要求。罢工权入宪也有利于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理矛盾,有利于我国宪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罢工权的立法确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劳动法》都没有罢工权的规定,但在我国劳动领域存在着事实上的罢工现象。应通过修改《劳动法》、《工会法》并制定专门的《罢工法》的办法,将罢工现象纳入立法的调整范围内,明确赋予劳动者罢工权,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东航事件其本质是劳动者行使罢工权利的表现,罢工自由之所以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是基于对宪法上财产自由或契约自由的一种制约。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罢工自由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所确立,借助宪法第33条中"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条款成为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在公民行使罢工权利的过程中,国家负有消极的不干预义务和协调劳资关系的积极义务,而公民本身也受到行使主体、行使方式等界限制约。现有的集体协商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加剧罢工行为的发生,而罢工权利真正使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则必须依赖于劳工结社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6.
罢工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权利意识的增强,由罢工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更是激烈。罢工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无序走向有序、从禁止走向合法的历程。这个过程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着重表现出来的不同权利属性,也承载着历史对其不同的评判——从立法禁止到被人权法确认。虽然国际法上把罢工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但其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罢工权入宪是罢工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罢工权与资方与政府为各自的利益博弈的共赢结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普遍享有的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或遇到其他社会风险引致生存危机时要求国家予以帮助的权利,以及享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的权利。其是自然权利现代演绎的重要呈现,不仅属个人权利,也是一种带有请求权性质的社会权利,属于主观公权利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权与生存权、劳动权、平等权、自由权和社会权密切相关,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罢工权的属性、功能及其多维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已批准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国内法的制定和实施,保护劳动者罢工自由(罢工权)这种自我防护、自力救济、以压力手段调整劳动关系的权利。从权利产生的机理和其属性、功能等方面分析,可以把罢工等集体争议或产业行动权纳入“人权———法律权利”、“人权———宪法权利———劳动法上的权利”、“第一性权利(目的性权利)———第二性权利(工具性、救济性权利)”,“私法权利———公法权利———混合性权利(社会法权利)”、“政治权利———法律权利”等分析模型,深入、系统地研究;应实现有关意识形态和“治道(governance)”的转换,对罢工等集体行动不再(主要)作为政治现象而作为(转化为)法律现象、法律事件、法律过程和必要的利益表达机制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9.
罢工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权利意识的增强,由罢工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更是激烈.罢工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无序走向有序、从禁止走向合法的历程.这个过程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着重表现出来的不同权利属性,也承载着历史对其不同的评判——从立法禁止到被人权法确认.虽然国际法上把罢工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但其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罢工权入宪是罢工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罢工权与资方与政府为各自的利益博弈的共赢结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由近代的自由权发展到了现代的社会权阶段.社会权的出现与保障并不是对自由权的否定,而是要弥补自由权存在的不足,使基本权利的实现能够兼顾形式与实质平等这两个方面.就中国社会而言,社会权的保障既有普适性的价值需要遵循,但也面临着因为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与不成熟而产生的一些特殊问题,其中缺乏健全的自由权保障机制以及权力有限观念的缺失,容易造成因过分强调社会权的保障而导致对自由权的侵犯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知情权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人权。知情权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通过宪法保护、一般部门法保护、建立配套措施、公开档案、保障新闻自由和加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等方式构建一整套保证知情权实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在中国特殊年代发挥了巨大政治作用,但在依法治国的新时期,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法律上确认和保障作为个人基本权利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13.
生存权作为第二代人权的核心权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具体包括作为人之存在的生命权和使生命有价值的财产权,而相邻关系的立法关涉到相邻各方的财产利益和生存利益,是对财产利益之间、财产利益和生存利益之间以及生存利益之间冲突的协调。因此,相邻关系立法应该对此冲突加以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14.
权利概念对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如同空气一般自然的词语。近现代任何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都对公民权利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权利思想体系 ,就会发现两者在源流、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又集中反映在各自的宪法传统中。比较表明 :自觉认识和设计本国公民的权利概念 ,完善宪法的若干具体制度将是维持我国这一部良好的现行宪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应不应当入宪,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宪政的基本价值及长远理想来看,我国现行宪法应予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但人权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具有渐进性,沉默权入宪会增加公安机关的负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沉默权入宪应当缓行。  相似文献   

16.
宪法与程序紧密相联,而宪法的公民程序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宪法的实施和人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命权是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第一位人权,生命权应该由宪法予以确认和保护。生命权本身的重要性、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宪法的至上性以及我国生命权保护的严峻现实都要求生命权应当入宪。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具有劳动权,具体包括选择职业的权利和工资谈判的权利。劳动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权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权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