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自 《党的文献》2002,(1):54-57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 ,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上。文物保护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保护要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物 ,要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在西部大开发中 ,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保护、开发当地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关系 ,如何发挥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等问题 ,周恩来关于文物保护的思想和实践 ,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文物保护工作呕心沥血,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和要求.在旧中国烂摊子的基础上,他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使大批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他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发挥文物的作用,对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世人敬重的一对模范夫妻,然而,因周恩来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也会在很多时候“委屈”邓颖超。建国初,周恩来就曾压下邓颖超的一级工资。  相似文献   

4.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是在民族危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思索“国学”与“国魂”问题的,是把“国学”、“国魂”置于关乎民族存亡、国之安危的高度来肯定其价值存在的。周恩来青年时代成长的过程,就是在各方面熏陶下不断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他从小就树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志向。  相似文献   

5.
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弟弟,他的最大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周恩寿因身体原因,提前内退在家。此后,他曾不止一次向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7.
江涛  陈慧 《党史纵横》2014,(1):50-50
正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文物保护工作,他总是费尽心力,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他对北京北海公园中文物的保护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1925年开放为公园。团城原是北海公园内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岛四周砌圆形城墙。团城上殿宇堂皇别致,松柏苍劲挺拔。承光殿内陈  相似文献   

8.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那一刻,无疑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此时,有记者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何感想?”乔冠华回答时仰头大笑,他回答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在中国首次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乔的笑”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10,(11):49-49
<正>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曾谈到,她的爸爸周恩寿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而其原因是"伯伯在时,伯伯不准"。  相似文献   

10.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秘书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文革"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赞成将知青上山下乡作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新方向,通过给知青写信、肯定有关上山下乡题材的剧本等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他提出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指导思想;将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知青的安置方向;深入总结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经验,及时回答了在推进上山下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的方向性、政策性问题;通过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拍摄有关知青题材的电影等途径加大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宣传力度;倡导"半农半读",推动下乡知青的合理布局。在指导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同时,周恩来对知青十分关心、爱护,尽力解决知青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与中国外交纠“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外交"左"倾错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形成一股狂热的极左思潮,其结果是造成中国外交系统的动乱和对外关系的失控,使中国外交陷入深重危机.作为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周恩来在大动乱中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在外交领域力挽狂澜,积极纠"左",终于遏制了外交系统的动乱,抛弃了"左"倾的外交战略,迎来中国外交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61年年初,“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已经显现。周恩来带头响应党中央发出的“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于5月3日至8日到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所属的伯延公社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4.
<正>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代表中共的周恩来与蒋介石进行过许多次谈判。无论是蒋介石用老乡、封官还是许愿的方法拉拢,还是用"威权"进行压制,周恩来总能应对自如,不为  相似文献   

15.
余之 《共产党人》2004,(3):45-46
“20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发出这番感叹的,是美国前总统理查德&#183;尼克松。尼克松的话表明,周恩来那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敏锐而出众的才智,都达到了超凡的境界,许多国家的首脑不能不为之折服。  相似文献   

16.
金良媛 《世纪桥》2007,(4):101-101,111
周恩来的“感动教育”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作为世上最完美的领袖,周恩来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感人事迹,这些故事贯穿着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让人感动”是人的心理质变的临界点。因此,研究周恩来的“感动教育”对于国人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常悟 《廉政瞭望》2009,(4):49-49
江苏淮安的周恩来故居,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8.
程单剑 《世纪桥》2012,(5):83-84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外交家,周恩来对于国权问题有着深深地思考,并且在他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权思想。周恩来的国权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坚持国权至上的原则性、捍卫国权的坚定性、维护国权方式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李永春 《新湘评论》2012,(20):49-49
流逝的岁月不断地冲刷着人们的记忆,然而周恩来总理当年“回老家”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20.
李永春 《学习导报》2012,(20):49-49
流逝的岁月不断地冲刷着人们的记忆,然而周恩来总理当年“回老家”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