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最早发现大办人民公社中的问题大办人民公社中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刮共产风的问题。1958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听取刘子厚关于办人民公社的汇报。刘子厚在汇报中提到,下边出现了不少浮夸数字,例如,一亩白薯产量不过2000斤,却虚报成8000斤;干部下去视察时,有的公社把几个村的肥猪集中起来,让人参观,弄虚作假;在宣布搞全民所有制的同时,把所有个人财产和私人债务都“共了产”,分配上实行完全的供给制,基层干部也有大量捆人、打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冯蕙 《党的文献》2007,(1):44-51
第二次郑州会议是毛泽东为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共产风"和瞒产私分问题提出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十四句话方针.在这次会议中,毛泽东站在纠"左"的前列,提出在人民公社实行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从而放慢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步伐,调动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谋善断,特别要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尽可能地不犯或少犯错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这次会议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纠"左"方面还需要经历艰难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于曾经的“人民公社”运动,很多人只知道“农村人民公社”,却不知道“城市人民公社”。街道成立人民公社的缘由1957年底至1958年初,国内出现了兴办“人民公社”这一“新生事物”。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南视察时,当地领导向他汇报用“人民公社”这个名称的缘由,毛泽东听后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8月9日,他到山东视察时又说:  相似文献   

4.
龚格格 《学习导报》2013,(17):60-61
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经验不足,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提出一系列超常规发展的高指标,致使经济建设浮夸风盛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未经试点,全国农村普遍将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大办“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发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主观愿望是希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实现跃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理念倡导者、体制维护者和问题纠正者。针对公社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在肯定公社基本体制的前提下,不断对公社具体制度进行调整,形成以《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框架。这些调整对取消平均主义、稳定农村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种种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总结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及其经验,对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霞飞  一民 《党建文汇》2005,(8):46-46
大灾之年,大寨用“三不要三不少”的实绩证明它是真先进 大寨本是山西省昔阳县一个山村,历史上就以贫困著称。1958年,在全国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中,大寨成了一个生产大队,隶属于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相似文献   

7.
1959年至1961年间,湖北省两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纠正“左”的错误,在全国起了带头作用.当年的调整虽属旧事,但考其因由,察其演变,品味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加快改革、深化改革仍不无裨益.(一)1959年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由于人民公社这种体制所规定的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的状况,而工作中的一哄而起和形式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脱离所造成的危害.毛泽东后来说:1958年9月发表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几个月内公社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但是乱子出得不少,与秋冬大办钢铁同时并举,乱子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8.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实行全民皆兵”的思想.毛泽东也提出“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的决定,从而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办民兵师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未造成巨大灾难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和城市人民公社都是“左”倾错误的产物,但城市人民公社并没有像农村人民公社一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毛泽东对这两种人民公社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穷过渡”思想的影响,对城市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立情绪的顾虑和对城市与工业经济的不熟悉, 加上当时破除苏联模式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使毛泽东对城市人民公社一直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当公社出现问题时又迅速给予纠正,并很快结束了其命运。城市人民公社建立时没有打破原有的行政、生产组织,其建立和解体没有造成大的混乱。公社举办的社办企业在当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左”倾灾难泛滥的时代,城市人民公社竟然没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大的灾难。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将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9年4月,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学者在昌黎县农村搞了大办食堂问题的调查,写出了《农村食堂究竟有无优越性》的调查报告,指出昌黎县乃至全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出现的7种弊端。党中央领导同志看到这个报告后非常重视。 最先作出反应的是朱德。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根据毛泽东6月29日讲话  相似文献   

11.
刘雅玲 《世纪桥》2008,(11):6-7
毛泽东曾提出“农业就是工业”的重要命题。他的农村工业化是以“地方工业”、“中小企业”的形式出现于实践中的。毛泽东认为中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不要拥入城市,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农村工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靠自身积累,农村要改造得和城市差不多。学习毛泽东农村工业化思想,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是建立人民公社的大力倡导者,也是较早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了不少乱子的领导人。1958年10月中旬开始,他通过召开干部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影响人民公社的健康发展。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他主持召开郑州会议,开始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相似文献   

13.
段晓章 《世纪桥》2012,(10):55-59
1958年7月初,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诞生,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世界上继巴黎人民公社后的第二个人民公社,这里也是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同年11月13日,毛泽东接见了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带头人后,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形式便被推向全国。1983年,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修葺一新的公社旧址已对游客开放。拂去岁月的烟尘,那逝去的一幕渐次清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农村基本核算单位的探索历程薛培松在1958年夏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农村约有99%的农户参加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体制一般分为公社、生产大队(有的地方叫管理区)和生产队三级。生产队下面一般分为若干个生产小队或作业组。1958年秋冬,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人民公社是金桥","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这些歌词,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人民公社,想起一手创办人民公社的毛泽东。那么,毛泽东创办人民公社,到底出于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创办人民公社的呢?毛泽东迫切希望中国的农业要有一个跃进,最初只是提出了办"大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先后选入了两篇有关江西省委党校的文章,一篇是《印发江西省委党校学员对人民公社的各种看法材料的批语》,另一篇是《印发江西省委党校关于统一学员对人民公社认识的报告的批语》。就全国党校系统而言,这一现象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就所选文章的内容来看,都与江西省委党校1959年第二期学员的培训工作有关,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一个省级党校的培训工作?江西省委党校这一时期的干部培训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以及这一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又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对此,本文拟就1959年江西省委党校第二期学员的培训过程加以介绍,以对上述问题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17.
韩毅 《北京党史》2011,(3):54-55
中苏友好人民公社于1958年成立.2002年完全转制消失.它随着首都建设而发展,伴着改革深化而变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演变中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中苏友好人民公社成立过程 1.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催生人民公社筹建1956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报告》,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59,(3)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这是一个新问题。怎样办工业?办什么样的工业?依靠谁来办工业?公社工业如何经营管理?这些我们都还没有经验。现在,怀柔县城关人民公社办工业的经验证明,人民公社不但能够办工业,而且也需要办工业。只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坚决贯彻群众路线,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公社办工业的方针的指示,公社是能办好工业的。这篇文章值得大家阅读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高潮。而在农村,一场以“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为显著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亦风起云涌。对此,农民意见很大。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调查,也觉察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专门研究讨论人民公社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必须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平二调三收款”等“平均主义倾向和过分集中倾向”,实行权力下放,三级管理,三级核算,队为基础。这些措施有利于纠正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20.
孟红 《世纪风采》2010,(2):42-43
上世纪中叶的“大跃进”期间,毛泽东科学分析与把握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审时度势地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并提出要全民皆兵。作为毛泽东身边的机要工作人员,李原慧当时也积极参加进了首都民兵师,后来还照了一张全副武装的相片以作留念,并有幸得到毛泽东的《为女民兵题照》七绝一首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