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呼唤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对工商业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借鉴性引入.中国也要进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因为它是服务竞争时代社会对公共部门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走向.  相似文献   

2.
尹航 《学理论》2013,(9):160-16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我国社会步入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思想成为我国当今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思想。档案管理作为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汲取了公共管理的精华部分,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当代档案学思想影响也日渐明显,公共档案馆、民生档案、社会档案馆的理念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舶来品 ,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本土化 ,特别是需要对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进行实证分析。在公共管理学科性质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对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证分析的具体问题 ;在对我国企业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辉勇 《行政论坛》2003,3(4):15-17
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不是公共问题,而应该是公共利益。因为公共问题只是公共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而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源,公共利益蕴含了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公共利益的存在形式决定公共管理活动的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5.
董申 《学理论》2012,(27):57-58
公共危机管理是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必须具备抵抗公共危机的能力,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成为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重点.我国这样一个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国家,发生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更大.建立完善高效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是提高城市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回顾了中国10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学习外国经验的心路历程。提出,东西方国家差别虽有,但这些差别并不足以用来论证东西方差别的本质性,也不足以支持东西方不能相互学习的结论。用东方还是西方作为思考和比较的基点,来审视国家的治理模式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不是一个合理的思维范式。过去被使用,不是因为它理论上的合理性,而是因为它的方便性和情感性。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来看,这一方便性和情感性事实上负面影响了中国对外学习的过程,因而有必要正本清源,从理论上给予修正。公共管理的学习和学科发展只有跳出了东方西方之争、最新和过去之争,用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来审视和解释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用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态度,审视学科建设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从人类文明的成果中汲取必要的养分,辅助中华文明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我国也进入了一个公共危机高发期。近些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带来了新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中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改革带来了机遇,但也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4,(5):96-100
西方公共管理伦理的演变经历了奉行效率至上的传统时期、倡导社会公平为主的新公共行政时期和推行以市场化为主的新公共管理时期。它演进的主要特征是效率观贯穿于其演变的全过程、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成为其体系的核心、中心化与边缘化价值诉求共存的价值结构形态将长期存在。它的嬗变对我国公共管理伦理体系建设的启示体现为:实现现代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厘清现代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场域及其相应的规范标准;构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现代公共管理伦理体系;促进公共管理主体道德自觉自动生成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体系建构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公共管理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要界定其内涵就要先确定各自的相对条件和视角定位,把它们区别开来,再找出同一性,把它们统一起来;其次,根据公共事务的划分,可以区别不同类型的公共管理,即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联系;最后,建立横向公共管理类型体系,这样有利于促进国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有着继承关系,但是,它又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公共管理职业活动是公共管理社会生命实现的途径。公共管理在他的职业角色扮演中,需要在平等的观念下行使公共权力,需要把职业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社会生命的内容,需要在职业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社会生命。在传统的观念中,存在着对社会治理的“公仆”定位,这是一种描述,而不是科学规定,其实,公共管理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活动。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在根本上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利于公共利益实现的因素,为公共利益积极地、创造性地实现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