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启动于2003年春的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1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发布会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 南大理卷、《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 介丛书》、《中国结丛书》等一批成果展示在人  相似文献   

2.
20多年前,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用文笔和画笔记录着天津最原汁原味、最活灵活现的市井民俗、生活百态。而近些年来,冯骥才正为构成中华文化半壁江山的民间文化,不但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反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而奔走呼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忧心忡忡,他说:“现在的抢救速度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于是,他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09,(7):29-29
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近日在接受《湘声报》记者采访时说,6年前,国家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省也都有了省级名录,对传承人有了相应的政策;3年前,我们国家开始每年有了“文化遗产日”;1年前,我们把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都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通过媒体的关注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一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个名词虽然对中国人来说 有些生涩,但对这种文化遗产本身却并不生疏。中 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也是一个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的“超级大国”。 近代以来,随着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 西学东渐,中国学人选择了“民间文化”遗产及 其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来表达所谓口头  相似文献   

5.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2,(17):15-16
白蛇和许仙的悲欢离合,穿越千年,今天依然再现在《宋城千古情》美轮美负的灯光布景中;再现在《印象西湖》烟雨朦胧的西湖山水中;再现在《断桥伞情》红色油纸伞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系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  相似文献   

7.
江南丝竹、黄杨木雕、黄道婆棉纺织技艺、剪纸……这些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的当代生活既遥远又陌生。然而,在徐汇区长桥街道,居民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高大上”的作品,不少孩子还利用课余时间刻苦习学、练为特长,化身非遗“小使者”。蔚然成风的“非遗”,正成为百年长桥的文化坐标。  相似文献   

8.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1,(13):57-57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我区以“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濒临灭绝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借助博物馆的力量,才能实现保护的目标。冯骥才曾说,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的方式保护,即通过收集文本、影像资料等方式,保留其原始状态。“这样做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保护我们走过的路,把我们民族的‘记忆’留住。”  相似文献   

10.
刘立云  贺云翱 《人民论坛》2022,(24):123-125
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流淌的文化”,是中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的“活的传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艺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展现新的工艺文明形态。让传统技艺既“传得下去”又“活得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内在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外在标志。为此,我们需要做好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保护,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人是将其视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的社区、群体和个人。国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人,但国家对于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主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人类共同遗产,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正逐渐被忽略和破坏。产业化可以为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合格受众,消除传承者的落寞感,建构跨越时空的传承场域。因此,应该顺应时代变化,在认真审视传统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与活态传承特性的基础上,形成满足各语种、多形式的文化传播产品,实现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在促进民族民间文学保护的同时提高创新传承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还记得珠算口诀吗?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已经淡出生活实用层面多年、几近“失落”的老物件,重新回归人们视野,大伙儿怀旧的怀旧,吐糟的吐糟,闹腾得不亦乐乎。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相似文献   

14.
15.
极具生命力的北京"老字号"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发展,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老北京的宝贵遗产,又有现代首都的特色品牌,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重要标志之一。"老字号"的诚信经营、周到服务和独特技艺展示,成为驰名海内外的金字招牌。其无形资产弥足珍贵,为北京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象征资本和文化资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传播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和传播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湖北非遗对外传播实践的现状,建议官民结合构建非遗对外传播多元化主体,“译”“介”兼为形成非遗对外传播多形态模式,数字赋能建设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资源,政产学研协同优化非遗对外传播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使得对其的保护和发展都依赖于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城市旅游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政府要以城市文化主题的多样性为发展目标,构建网络生态、旅游生态的文化生存生态,注重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8.
对工业遗产进行立法保护是历史发展所需,是实现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的途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现有工业遗产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各方意见,对工业遗产进行分类、分级的法律保护,进而推进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业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韩成艳 《思想战线》2011,37(3):94-9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按照中国现有体制的特点,县域是进行活态保护、整体保护即社区保护的较好平台。湖北长阳对于其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内在需要,能够进行立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调动公共财政来支持公共文化发展,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的学校体制和传统的社会生态中都能够有效传承,这是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纳入现代的公共文化予以制度支持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20.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符合条件中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应该改为“能够正常开展传承活动”。因为现在评传承人,包括评大师,评出来的很多都是领导干部、厂长、经理,甚至当地的县长、市长等,都可以被评为传承人,业界对此反映很大。所以,要防止无法正常开展传承活动的人挤进传承人的队伍,仅仅提“积极开展”是不够的,应该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