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她虽然衣着朴素,语言朴实,但在当地群众中说句话却是响当当的。这位43岁的傣家妇女颇有威信,就连村里的重大民俗议事活动都少不了她,而妇女直接参加村上民俗议事,这在90%以上都是傣族居民的少数民族村寨是很少见的。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热心肠的傣家女”,她就是临沧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永德县永康镇送吐村妇女主任金秀香。  相似文献   

2.
最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德复、陈金安两位先生领衔担任主编并组织湖北省几十位专家、学者撰稿的《湖北民俗志》。该书是湖北省“九五”重点出版工程,它的出版,填补了湖北省地方志的一项空白,是湖北省第一部民俗专志。该书煌煌百万言,从立项到组稿到出版,前后历经7年。编者们在世风比较浮躁的情况下,能够静下心来,宵衣旰食,潜心于文化工程的建造,实在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民俗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历史文化形态,她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印证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又紧密地维系着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思想与精神寄托的全部…  相似文献   

3.
连远斌 《前沿》2014,(3):197-198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民俗体育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文化遗产。“游神赛会”是潮汕民俗体育文化典型实例,也是休闲民俗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对潮汕游神赛会民俗体育活动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必将提高我们对民俗历史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对民俗体育文化内在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庞羽 《前沿》2008,(6):97-100
由于历史因素,呼和浩特的原有游艺民俗已消失殆尽。本文旨在以恢复呼和浩特游艺民俗的历史原貌为主线,阐述了呼和浩特清代游艺民俗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以期追溯清朝文化民俗,为如今城市文化生活提供借鉴,并为民俗旅游项目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满族剪纸     
曾闻 《今日民族》2013,(10):51-51
抚顺满族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文化和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满族剪纸、民歌和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或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陛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民俗是各民族广泛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它内涵很广,包括物质、精神等方面。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对于认识这个民族的上古文化和现代文化至关重要,如将现今一个或者几个民族当今民俗与考古或史书记载的民俗进行比较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上古人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与至今的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族。我们从刀丰富多采的民俗事象中,可以追溯到她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上古文化。认识她在上古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等。下面试将苗族当今的习俗与汉文献记载的史迹或考古发掘等进行比较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何雁 《今日海南》2007,(9):40-41
总是随身带着一包葡萄糖,休息的时候便泡上一杯,以防血糖过低而晕倒——这是胡亚玲留给记者的最初印象。那是在2006年海南首届乡土文化节上,50岁的她,戴着顶蓝花棉布帽,扛着相机,在人群的推推攘攘中爬高走低。 与她身旁一样扛着“长枪短炮”的专业摄影记者不同,胡亚玲并不以摄影为职业,作为海口市一家事业单位的副职领导,繁忙的工作事务之余爱好摄影,非节假日时间出来拍片子,还得跟单位请假。但长年以来,她矢志不渝地用镜头对准所生活的这座海岛以及在这座海岛上生活的普通人,坚持真实、纯粹、质朴的镜像表达…… 她的纪实摄影作品《南渡江边拾荒者》,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码头搬运工》入选红河杯首届中国青年生存状况摄影大奖赛作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从1998年起,9年来她自费深入黎族山乡挖掘和捕捉民风民俗,将采撷到的数千张黎族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图片,先后有40余组摄影专题、600多幅图片在报刊上发表,并被相关书籍、画册采用,最后,还整理出版了《海南黎族风情》一书。  相似文献   

8.
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普遍而特殊的一种社会存在,是民族集体文化意识的综合体,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的标志体系。作为生活反映的文学必不可免要反映民俗。然而对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形成和价值定位却少有研究。本文力图从民俗与文学的关系,民俗在文学中的多层次渗透...  相似文献   

9.
节日是生活的高潮。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美.那么.节日民俗就是生活美的集中展现。节日活动.往往关系到民俗的各个方面,既有生活或生产等物质民俗也有信仰、游艺等精神民俗.当然.更有组织制度民俗的种种表现。节日的文化结构是多面的、立体的.  相似文献   

10.
古镇青岩     
自古以来,青岩民俗以耕读传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
地铁2号线北新泾站3号出口设在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北渔路上,隔路相望,一座硕大的牌坊式门楼却很挑眼,门楼横梁上“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八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周边百姓对它很熟悉,外来路人不免生疏。见多的是“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之类的称谓,冠以“民俗”的“文化中心”还鲜见。怀着陌路人的好奇心,笔者在今年“五一”假日走进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意在探究这家文化中心是如何的“民俗”。  相似文献   

12.
涉外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民俗禁忌散论鄢光润民俗学之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文化的环境里,民俗是一种客观存在。政协委员,统一战线工作人员掌握民俗的首要任务,我以为应当从研究工作对象的时尚与习俗入手,做...  相似文献   

13.
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经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现实需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应该是以法制为核心,以民俗、习惯、道德及其他社会自治规范为补充的综合性机制。民俗习惯不具有国家制定法的属性,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交往中形成,被用来分配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或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归属与利益冲突,被人们内心所确信,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形成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规则体系。本文将针对民俗习惯在实践中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昱 《今日民族》2011,(10):49-50
各地都有特殊的民俗和生活习惯。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彝族乡的彝族聂苏支系喜好喝茶、饮酒、唱山歌民间小调,以茶待友、以酒结友、以调子会友,被称之为聂苏人家“一茶二酒三调子”。  相似文献   

15.
喻尘 《创造》2008,(12):64-64
她择善固执,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只是一位医生,却要疗治社会的重病。她大爱至诚,决不妥协。她以老迈之躯,立于谎言与欺骗的洪流。揭开中国艾滋病肆虐的内幕,令遮蔽和欺瞒者发抖。对诚实有信仰,对真相存执着,她以一人孤微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走向。她对历史说出真相,也为时代留下精神。  相似文献   

16.
吴毅 《桂海论丛》2000,(2):72-75
民俗作为风习性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与人类共同发展的伴生性、永恒性。文艺要反映生活,就必然要反映民俗。通过描写民俗活动,透视民俗现象,揭示民族,情理、情感,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艺术观照,是使作品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文艺民族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文学作品对独特的民俗色彩的展示,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本质的揭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到历史中,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8.
潘莉 《前沿》2014,(9):11-13
城镇化进程中,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是“根”的延续,“美”的传承,“情”的延伸,“源”的开拓。要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应该首先在“人”字上做文章,即从娃娃抓起,吸纳外来人员参与,激发全体民众对民俗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还要发挥民俗学学者的作用;其次在“态”上做文章,即做好民俗的“静态”保护工作、“动态”传承工作、“活态”发展工作;另外还要在“涵”字上做文章,摈弃太多的功利化目的,敬畏民俗,尊重民俗,在此基础上,对民俗加以传承发展,如发展民宿、村落经济等。  相似文献   

19.
民俗体育文化是区域文化和民俗体育的产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民族地区不同民俗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研究连片地区民族之间民俗体育文化融合对我国文化强国的发展理念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武陵山片区苗族、土家族民俗体育为案例,从武陵山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内在逻辑出发,探讨区域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3,(7):F0002-F0002,I0001
北方水城迎贵客,美丽沁州焕异彩。 山西沁县2013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华安杯龙舟大赛,以“弘扬清廉文化、建设美丽水城”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沁县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以“巾吲曲艺之乡”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魅力。民俗表演、沁州书会、龙舟大赛、招商引资、钓鱼大赛、文化巡游、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主题鲜明,精彩纷呈,为广大嘉宾和游客献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