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顿悟与直觉:中西艺术思维方式的文化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悟和直觉是中西不同的艺术思维方式。它们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顿悟发端于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内篇中的思想,但它的正式形成则始自于中国的禅宗。禅宗直接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思维方式。西方的直觉则同柏拉图以来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有更紧密的联系,是对传统思辨逻辑的背叛与离异。从思维机制和思维内涵上讲,顿悟在禅宗思维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理性原则和道家哲学的形而上本体意味,使中国艺术思维既具有直观领悟的瞬时判断性,又充满一种永恒性的深刻体验和迷人的空灵。而直觉主要来自于知觉经验的自组织能力,强调先天赋予性和天才、灵感的“本我”状态,容易激发创造力,获取新奇的艺术构思,但也容易走向非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刘勰氏出,本陆机说而昌论文心”。清人章学诚的这一说法,因较确切地道出了刘勰《文心雕龙》与陆机《文赋》之间存在的实际联系而早已为世所公认。在《文心雕龙》五十篇文章中,显然又以《神思》一篇与《文赋》的联系最为直接。近年来,不少学者曾就《文赋》与《神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大多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进行。例如牟世金的《从<文赋>到<神思>——六朝艺术构思论研究》(载《中国文艺思想史研究》(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徐放鸣的《论中国中古时代艺术构思论的发展——从<文赋>到<神思>》(载《美学论丛》第九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其对《文赋》和《神思》的关系的探讨,都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进行的。由于艺术构思本身包含或涉及的问题较多,因此这类探讨所涉及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3.
刘兴章 《湖湘论坛》2000,13(4):68-69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达到了对其共产主义学说的本体论的哲学解决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他又进一步为这一学说作了生存论的演示。《形态》中,马克思这样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  相似文献   

4.
《春秋》2020,(3)
正济南大学许青春博士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在全面梳理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与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基础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机制途径、经验特色等方面研究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该书以传统文化基础这一新维度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特别是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总是追求探明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的一切的奥秘。这种驱力,推动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想探明艺术创造工程的奥秘,毫无疑问,艺术实践中思维活动的规律,是这个领域的阿基米德点。艺术创造工程不同于其他创造工程,这表明,艺术实践中的思维是一个单子式的存在:它有自己的规律,因为它有自己的世界,经验和目的。如果给这个单子式命名,我叫它艺术思维。为什么?按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意见,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有人反对把灵感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论者指出,  相似文献   

6.
艺术设计专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正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阶段.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把技法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艺术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是实现专业技能与审美能力的同步提高.那么,艺术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就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洪星 《传承》2009,(18):24-25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点的认识可谓众说纷纭。从逻辑上讲,主要有以下三大理论观点:与毛泽东思想起点等同论;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起点等同论;与邓小平理论起点等同论。从时间上讲,第三种观点对这一理论体系时间起点的界定又有多种观点。对这些观点逐一分析、溯本清源,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艺术遵循着人类早期的隐喻思维和语言的模式 ,在需要直观形象、讨意想象、强烈情感的艺术活动领域 ,隐喻大放异彩 ,显示其独特优势。隐喻以其具象性、想象性和创造性、情感性等特征使它在本质上成为一种艺术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祝福恩教授主编的《改革学论要》,是一本研究中国现实,探索改革学理论的力作。   本书以“改革对象论”为逻辑起点,一步一步地展开,设计了改革 18论,建构了改革学的理论体系。细看本书 18论,几乎每章都有新义。如第 5章“改革动力论”,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高度评价并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战略意义。书中还用专门的章 (即第八章 )对前苏联的改革进行总结,并从改革模式上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提出了有借鉴意义的新观点,对改革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又如第 13章“改革系统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点的认识可谓众说纷纭.从逻辑上讲,主要有以下三大理论观点:与毛泽东思想起点等同论;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起点等同论;与邓小平理论起点等同论.从时间上讲,第三种观点对这一理论体系时间起点的界定又有多种观点.对这些观点逐一分析、溯本清源,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伟 《求索》2007,(12):194-196
本文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认为《日瓦戈医生》(以下简称《日》)在中国五十年的接受和中国当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演变密切相关。1958年以来,《日》在中国被认定为毒草与劣作。1985年以后,《日》的经典地位逐渐确立,但是,《日》之毒草论、劣作论仍然有个别持论者。《日》在中国从毒草、劣作到经典的历时演变折射了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演变。《日》在中国最终被推崇为经典除了其艺术因素之外,是其思想满足了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1985年以后,《日》之毒草论、劣作论和经典论在中国的共时存在折射出中国社会多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新书信息     
《小康》2012,(10):97
正《论中国》亨利.基辛格中信出版社定价:68.00元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来到中国已有80余年了。它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早期的零散化、不受重视的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手稿热",再到90年代以后的多样化、深入化接受的曲折历程。在此过程中,《巴黎手稿》接受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需要与选择、接受与塑造的互动关联:一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与时代语境一起决定了它在我国的接受状况;另一方面,它的接受状况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因此,考察《巴黎手稿》中国接受史,可以开启一种展现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规律、经验与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成功经验仍然值得借鉴─—读《朱理治金融论稿》李然最近读到《朱理治金融论稿》一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入这部书使我了解到,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不仅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而且在经济建设方面、特别是金融方面,也...  相似文献   

15.
●在神秘的罗布泊,他找到了《中国神火》 ●在商贾如云的西子湖畔,他笑论《中国商人》 ●在天上“仙女”的微笑与泪水中,他揭开了《中国空姐》的面纱  相似文献   

16.
郭德钦 《传承》2014,(1):24-25
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有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那就是"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不仅是学界普遍关心而又颇有争议的问题,也令大学生颇难理解。这就要求该课程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且准确把握这一问题,这是讲好这门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 李会滨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10论》最近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展开,从10个方面较为集中、深入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若干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一部系统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寓专业学术性与实证理论性于一体的力作。《中国社会主义10论》(以下简称《10论》)宏观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基本内容。《10论》通过“国情论”(第一章)对基本国情进行科学而务实的透视,以宏阔的眼界扫描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池瑜撰写的《现代艺术学导论》一书,是作者本着一个青年学者的良心奉献给渎者的一部佳作。当我以急不可待的心情匆匆看完此书后的第一印象是,慎独而出新、即慎辨、独思而富有新意。这个总体印象的支撑点如下: 一、作者通过近十年的教学与科研,发现文学原理等方面的专著印数甚多,而艺术学方面的专著为数甚少;即使是那种名为《文艺学》的教材或专著,又多以文学作品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为给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更为适当的教材,给艺术工作者提供更为实用的专著,于是作者用心血撰出这部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全书由艺术本质论、艺术特征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思维论、艺术美学论五编构成,而绘画、雕塑等造型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诗歌李建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言志、抒情、神韵三种诗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对此作一点粗略的论析。一、言志诗:人与自然在道德上的合一“言志”一说源于《尚书·尧典》。“诗言志”,要求诗歌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