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工”范畴,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理论构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相对于他们的任何一部著作都更集中、完整地阐述了分工的社会历史作用。一、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劳动的历史,而分工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分工作为劳动过程的重要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边界演进的理论分析关于企业的边界,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对企业边界理论做一下简单概述。(一)分工与企业边界分工决定企业边界的观点最初体现在斯密的市场限制劳动分工假说(即"斯密定理")中。分工导致企业的出现和扩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考察异化劳动的两条线索--私有财产与分工中,后者成为异化劳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分工的逻辑悖论及其造成的现实矛盾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得以产生.在分工和商品交换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异化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强调以人为本是应对当代异化问题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消灭分工"。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曾引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要澄明"消灭分工"的真实意涵,指明"消灭分工"的现实路径,决不能望文生义,而应该回到马克思的真实理论语境中去。"消灭分工"并不意味着要消灭一切分工或取消"分工"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一言以蔽之,"消灭分工"就是消灭旧式分工代之以新式分工,消灭自发分工代之以自觉分工,消灭的是劳动者分工而不是劳动分工,须知,"消灭分工"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现实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界域内,劳动分工、私有制以及商品经济随着理想社会的建立而退出历史。现实社会主义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意味着,劳动分工的深化与细化趋势成为事实。深化对劳动分工理论的认识,对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职业和职业道德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在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伴随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提高效率,创造和实现更全面的社会效益,以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现在是一个普遍职业化分工的时代,职业化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社会职能专业化.每种职业、每个从业人员都承担着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定的社会职能.不论是政府官员或是勤杂工都是这样.二是职业收入成为个人生活的正式来源.现实中,职业就意味着获得了一个被社会承认且能履行社会职能的正式身份,也就掌握了一个主要的谋生手段,以此获得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7.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仲裁代理人的特征是什么?劳动争议仲裁代理人具有以下特征:(一)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参加仲裁活动,不能越权代理或无权代理;(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即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三)代理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及其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四)代理人参加的是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活动行为,因此只享有和承  相似文献   

8.
一、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一些经济学家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过程描述为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扩大商品生产的关键。而进行大规模分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必须有资本积累来提供分工所必须配备的专门的机器和设备。促进劳动分工的另一个条件是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9.
职业是伴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只要社会存在职业,就一定存在职业道德,就必然有职业道德的能动作用。因此,深刻地认识职业道德的能动作用,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一、职业道德对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的行为是社会的劳动分工所决定的,因而企业与市场、社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广泛的经济联系,需要职业道德来规范。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道德规范。市场经济存在着三个显著特征:即逐利性、竞争性、自主性。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文明创建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其治理性功能和意义并未得到挖掘与认可,通过对治理兴起缘由的追踪和不同学者与机构对治理概念较为规范的界定,可以提取理解治理核心属性或要义的四个基本向度:主体向度、方式向度、规则向度和价值向度;而通过嵌合的视角分析后发现,文明创建在不同程度上嵌合了治理的主体多元性、方式多样性、以及规则性和善治性,因而可以论定文明创建是一种治理活动,具备治理性,而且还是一项中国式的国家治理技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的概括,以往仅归结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不完整的,这种概括仅适合自身"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协作)和分工对生产力的形成和推动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工和结合(协作)具备相同功能,实质上是此两劳动过程统一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也应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对生产力的组成和推动作用,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阶段特别明显和巨大.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分工发展的趋势来看,旧式分工、自然的、固定化的分工是要消灭的。而新的社会分工,即自觉的分工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和发展。因此,社会分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一、社会分工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性 分工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概念。分工有双重属性,既有生产力的属性又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一) “集体谈判”的定义可以这样解释:工人职员代表(通常是工会代表)和单位行政部门或者雇主之间,为了规定双方可以接受的录用条件的条款而进行的谈判。或者说,集体谈判是企业雇主或法人代表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就双方的基本权力以及包括职工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培训、保险福利等基本利益进行协商谈判的过程。劳动关系双方经过平等直辖市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协议是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双方都  相似文献   

14.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当代哲学具有重大争议的问题,机械决定论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偶然性具有内在根据,否认偶然性对事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非决定论否认必然性的客观存在,夸大偶然性的作用,否定必然性的作用。现代科学的成果证明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在客观存在基础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相互制约关系,在产生的根据上的内在与外在相互统一关系,应以可能域与概率性作为认识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逻辑支点。只有用发展了的辩证决定论才能对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作出真实和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心理契约概念的建立及其发展自人类社会开始劳动分工起,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对于劳动关系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上的约定便是现代心理契约的雏形。在组织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用形式上的契约已不能完全表明雇佣双方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即劳动关系双方因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总称。劳动争议处理,是对已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依法解决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章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实行“调解一仲裁一诉讼”或“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因调解程序当事人具有选择权,故笔者将主要针对“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实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刘显玉 《当代贵州》2024,(21):68-69
<正>茅台酒的酿制技艺,是一代代茅台人长期劳动实践的智慧结晶。如今,茅台酒酿制技艺逐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工艺体系,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传承至今,是中国白酒工艺中的一块“活化石”。茅台酒厂内,有着太多关于酿制技艺发扬、创新与传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概念的继承马克思的分工概念是建立在对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于分工的概念、内容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分工的概念和外延。威廉·配第作为"政治经学之父",他在面对具体的实在劳动时,在理论上"一  相似文献   

19.
县级领导班子分工有党内分工与党外分工、初次分工与日常分工、专任分工与兼任分工之别。目前在县级领导班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市、区)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利弊参半,党委与政府班子分工交叉太多、出现重叠,副职过多,分工的利益化倾向比较明显,分工的稳定性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分工的进一步规范,需要明确党委书记在分工上的基本思路,在县(市、区)一级党委与政府班子成员应尽量交叉任职,应减少职数、明确岗位、以岗定人,一把手要在日常分工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偶然”非偶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非偶然。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很多科学发现正是通过偶然所触发的灵感而完成的,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测定王冠含金量的方法,从而发明了流体静力学;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代数学中的四元素是英国数学家哈密顿在和妻子散步时发现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椅子上小憩时发现了苯环结构,等等。但是,这些偶然发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