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锦州村党支部书记曹世泰,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为己任,使全村新农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84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320万元,成为全镇8个行政村中,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较好的一个村。  相似文献   

2.
梁兵 《新长征》2009,(11):42-43
房身村地处四平市区南郊。几年来,村党总支一班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新的经营模式,寻求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步伐。2008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7亿元,实现人均收入7500元,村集体收入50.3万元。2009年,村党总支书记王树声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村书记。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4,(12):F0002-F0002
鸡东县鸡林朝鲜族乡鸡林村党支部下设14个党小组,党员88名。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97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25.6万元。先后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省级文明村标兵,鸡西市先进党组织、“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做实党群互助。  相似文献   

4.
阳信县有个远近闻名的村,叫小司村。如今的小司村,80岁的老太能挣钱,3岁的娃娃能入园,农民变成了工人,乡村变成了城镇。2006年村集体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00元,成为滨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建工作观摩村。  相似文献   

5.
张玉明 《求贤》2008,(7):10-11
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镇赵沽里村党总支,紧贴建设现代化商贸物流区的目标,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实践中,全村经济发展走在兄弟村的前列;200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4.07亿元,人均收入13000元。  相似文献   

6.
史艳 《发展论坛》2001,(5):62-62
近两年来,青岛市李沧区楼山街道办事处楼山后村暨楼山企业总公司,在村党支部书记仇志旭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南,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文明建设,科技强村,大力开发各种产业,使村两个文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2000年恢复了失去多年的“青岛市文明单位 (村庄 )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市“双创”先进单位和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村庄、优秀党支部。在经济上, 2000年实现总产值 1 7亿元,净收入 1500万元,利税总额 1013万元,劳均收入达 6800元,人均分配 4918…  相似文献   

7.
2006年,海西州委、州政府将西星村列入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试点村。井含全带领村民在半年的时间里,通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准确定位西星村产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后,依托西星村毗邻县城的地域优势,在省农机站和州县有关农牧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西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和村民自筹资金投资110万元,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2,(8):16-16
丰林社区现有970户、4546口人.37480亩耕地。社区党委成立于2011年,下设5个党支部,17个党小组,有党员107名。近年来,社区党委带领党员群众坚持走产业强村、文明立村、生态建村、民主治村与和谐兴村“五措”并举之路,着力在加强组织建设中创先进、在促进发展中当排头、在改善人居环境中争优秀。2011年人均纯收入10332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党组织、全省先进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9.
王和余  于轻舟 《新长征》2006,(11):46-47
“交通村是瀚海第一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标杆!”近年来交通村引来这样的啧啧赞叹不绝于耳。下列一组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到去年底,交通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000万元,集体收入达170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固定资产额累计达2000万元。村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交通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洮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白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国家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08,(11):35-35
三角城村辖6个村民小组,275户1109人,耕地面积5736亩。多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党建,求发展,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村上人均纯收入达536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11.
赵建波报道 《先锋队》2011,(11):F0004-F0004
段村是段村镇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地区,也是平遥县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中心区域之一。全村现有人口5123人,1667户,共有党员139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5220元,集体资产达到350万元。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平遥重化工乡镇的第一集镇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贵德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7月贵德县被评为全省首批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03年经海南州委严格考核,贵德县河阴、河西、罗汉堂、河东四个乡镇党委被评为“六星级”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全县共评定出58个“五星级”村党支部,47个“四星级”村党支部,10个“三星级”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13.
锦州市委在实施“村党支部小康工程”的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把开展“百强村”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每两年评比表彰1次,每次评选100个“百强村”、30个“增幅先进村”,并围绕创建“百强村”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活力,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05,(7):19-20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13日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07年,使.3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09,(9):9-9
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新中村党支部在大力发展村域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用了短短12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由1997年的92万元增长到2009年上半年的950万元.增长幅度超过1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现在1.5万余元,实现了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地将一个“破烂村”建设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党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区“五个好”党组织和市级红旗党支部。  相似文献   

16.
全镇12个村,村村有自己的文艺表演队,前屯村有小剧团,泗村店村有高跷表演队,旧县村有腰鼓队,后所村有老年文艺队,窑上村有小车会;镇里每年投资10余万元,为全镇21个文化团体配备服装、乐器、道具等文娱器材;培养有影响力的文艺骨干㈤余人,常年坚持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900多人,每年平均组织文化演出200余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两年时间,全镇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文化建设……近年来,武清区泗村店镇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文化建设,积极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镇呈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1年1至9月,全镇招商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财政收入6400万元,同比增长190%。  相似文献   

17.
魏明俊  王中玉 《前线》2011,(6):14-15
北沟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北部的渤海镇.距怀柔城区18公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以前的北沟村是渤海镇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村内各项工作停滞不前。近几年,北沟村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村级民主建设、村民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出和谐山村建设的“1+3”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是当前制约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普遍难题。近年来,新民市新农村乡靠山屯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旧村改造为牵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3年,村集体总资产达到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辖7个村民小组,493户1898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党员49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45元,比县均低523元。2007年定为省政府办公厅建整扶贫帮扶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q2480元,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保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07年被湘西自治州评为“三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似文献   

20.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辖7个村民小组,493户1898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党员49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45元,比县均低523元。2007年定为省政府办公厅建整扶贫帮扶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q2480元,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保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07年被湘西自治州评为“三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