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十一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提要·第一节生产力一、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一种人无法自由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二、生产力的构成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要素不应包括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靠劳动者来运用和创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目前报刊杂志上已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来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章还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合作化运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是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更需要发展合作化运动。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究竟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没有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一些进一步的探讨,以更好地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本文就是就这一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3.
王和 《奋斗》2000,(4):26-2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二者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准确运用党的思想路线,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涌汶 《探索》2003,(4):55-57
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或力量是很不确切的 ,应当说 ,生产力是输入生产系统的能量发生转化而做的有用功。生产方式的基本含义有二 ,其一是指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 ;其二是指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 ;分别处于内容与形式循环层级的不同位置。生产资料归属意义上的所有制关系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生产关系意义上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看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张友勇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建立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物质基础问题,而物质...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公报和决议连续发表以后,北京市的干部和党员正在热烈地进行学习和讨论。本刊特辟这一专栏,发表一部分同志的笔谈,供大家参考。还有许多笔谈的稿件,将在下期选登。  相似文献   

7.
卫兴华 《求实》2016,(8):37-42
要依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要重视我国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也应重视而不应忽视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每个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要混淆两种视角的判断标准。其一是在剥削制度下统治阶级及其主流观点的判断标准,认为其剥削制度是公平的、合理的、正义的;其二是马克思对各种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标准,既肯定一切剥削制度的存在和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用道义原则去说明,但又不认同各种剥削制度是公平的、正义的,还批判了资本主义辩护士的观点。发展社会主义,应将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理念,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指导意见,事实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人宣扬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这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仇启 《前线》1963,(10)
五种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人类历史上五种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这五种生产方式就是:原始公社制、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1950年到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彻底的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它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关系,结束了封建生产关系统治中国农村的历史,解放了长期以来被严重束缚的农业生产力。这场运动关系到3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某变革之彻底、涉及面之广,乃前所未有。但是在进行这场运动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党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开展,许多同志在如何理解与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及其重大意义上,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但是,不能不指出.当前在认识上也还存在不少偏颇。一为正确实践这一“代表”,必须对其内涵加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认识清楚到底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原理与社会革命原理既对立,又统一。按照生产力原理,无论有没有人的自觉努力,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都会发生;而按照社会革命原理,没有人的自觉努力,它就不会发生。这两个原理通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合力原理统一于唯物史观。在这种对立统一中,生产力原理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唯物史观体系的重心位置。社会革命原理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从属于生产力原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之—。这一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早期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到:“一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上一讲说过,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的。那么,生产方式为什么会发展?又如何发展?这是本讲所要讲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里说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用这个辩证法观点来观察问题,就会看到: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它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的《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对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并在实践中处理好这个关系,以保证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的精神实质,就必须站在当前世界和当今时代发展的最新高度,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真正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一,其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中国最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的强烈发展要求上。在当今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多投入一点与少投入一点、传承与保护、“引进来”与“走出去”、“城”与“乡”、普及与提高六对辩证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生产方式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由巨大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生产关系滞后于国际生产力发展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能适应国际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反映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对旧的国际规则的修改。  相似文献   

20.
王姣 《新长征》2006,(9):44-45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分配领域改革的总体思路,指出我国现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改革过程中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十一五”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取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意味着二者关系的改变?怎样正确理解《纲要》中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