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越春秋》是一部越南古代汉文长篇历史小说,记述1400—1428年间的越南史事,侧重描写越南与中国封建王朝的深刻矛盾纠葛。在越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语境中,《皇越春秋》以不同于中国古代叙事文本的话语,对中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他者的文学虚构和文化阐述,传达了越南古代汉文历史小说所承载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研究越南生物燃料政策及发展状况有助于我国借鉴越南生物燃料的发展经验并调整中越生物燃料合作模式.越南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多渠道融资、加强生物燃料信息化建设等为中越生物燃料合作提供了机遇,也给中越生物燃料贸易及投资等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嘉  国知非 《东南亚研究》2024,(1):113-133+157-158
人文交流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越两国是文化相通的友好邻邦,在两国悠久的人文交流史上,文学交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基于两国人民和文化间的高度认同,以及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始终有很高的接受度。近年来,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被大量翻译出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翻译出版及网络转载的统计数据,对其在越南传播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更好地开展中越人文交流活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的传播虽然是越南文化市场的自觉选择,但因缺少专业性的引导和规范而存在种种问题。然而,它作为一种民间、草根式的中越人文交流活动,不仅拉近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更为中越青年搭建了相知相亲的桥梁,对于推动中越两国的人文交流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越两国在建筑技术方面交流密切,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传入越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建筑风格。阮安参与明初北京城的设计,反映了越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是古代越南人民对中国建筑业的贡献。建筑技术的交流是古代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末,中越两位总书记宣布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的消息,成为当天全球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舆论评价,这是中越关系高水平和特殊性的有力见证。作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中国与越南在2023年末迎来了两国关系的“高光时刻”——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双方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与当代中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越南是邻邦,拥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这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中越两国关系呈现出一般双边关系所没有或者不多见的特点.总的来看,共同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对中越两国双边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海问题风波迭起,在所有声称对南海岛屿拥有主权的国家中,越南表现尤为突出。文章从中越南海争端的历史及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入手,阐述了中越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文章认为,越南南海政策转强与美国回归东南亚有关。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由中立到宣称关注航海自由,再到高调宣称美国支持多边解决南海问题,这些转变既向越南释放出可以对冲和制衡中国的信号,又给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带来前所未有的现实压力。  相似文献   

8.
越南:华侨华人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邱文福半个世纪以来,越南对华侨华人政策先后作过七次调整。每次调整都与中越两国关系密切相关。近年来,越南又对华侨华人政策作了调整,这是越南内外政策调整的一个部分,是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越南顺应世界形势发展潮...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援引大量史料,对近代中越宗藩关系这一特定历史现象做客观的历史考察,揭示其阶级本质,并对其历史作用做实事求是的评价,着重阐明宗藩关系与殖民关系的本质区别,驳斥越南某些史家的谬论,揭露越南当局出于地区霸权主义和反华的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革新后越南越中边境民族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革新开放以后,越南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其民族政策尤其是北部边境地区的民族政策大力进行调整,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的边境民族政策,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中越边境地区有9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再加上中国一方边境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的许多现实问题,使得越南所推行的特殊优惠的边境民族政策对中国一方的边境民族地区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全球和区域价值链重构中,中国和越南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中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位置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统计分析显示:1995—2018年,越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指数逐渐上升且接近中国,但是它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为负值,中国为正值;2010—2019年,中越两国在低附加值电子产品出口上均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且越南更胜一筹,而双方在高附加值电子产品出口上的优势都不强。进一步考察美日韩三国和中越两国高端电子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时发现,在高附加值电子产品领域,越南和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互补度远高于中国,但中越两国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的分工呈现上下游关系而非竞争关系,这将有利于推动东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区域价值链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挖掘越南作家保宁饮誉国际的小说《战争哀歌》的人文主义与反战传统的渊源,论述其对亚洲和平的重要意义。国际上(包括越南国内)对《战争哀歌》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粗浅的水平,本文则从越南文化史、文学史以及中越文化交流史的长远视角出发,挖掘其深层的历史文化渊源。围绕《战争哀歌》对"招魂丛林"的描述,本文探讨越南历史上招魂仪式的文化意义,以及《战争哀歌》与越南文豪阮攸的《招魂文》的相似之处。此外,本文还将《战争哀歌》同越南文学史上的名著即18世纪邓陈琨的《征妇吟曲》进行对照,发现二者所表现的主题更是惊人相似,在揭示战争创伤、谴责战争罪恶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本文针对亚洲地区近些年来的紧张局势以及各国鼓吹战争的声音,讨论保宁本人及其《战争哀歌》的反战行为与思想,呼吁人们品读这一世界名著,维护亚洲和平。  相似文献   

13.
越南的投资环境与中国企业在越投资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是近几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地,越南安全的投资环境,良好的自然条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政府对投资所持的欢迎态度,使越南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近年来越南的对外投资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作为越南的重要邻国,中国与越南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这为中越之间开展经贸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目前中国在越南的投资还处在投资金额少、项目整体水平低的起步阶段,越南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7日,以越南外交部杜文白副司长为团长的越南国际关系学院代表团,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教授以及多位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与越方代表就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中越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次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尽管中越之间尚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近年来双边关系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强调指出,中越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同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进一步增强互信,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越南国际关系学院代表团访问…  相似文献   

15.
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学越南都留下了深刻的中国文化的烙印。中越文化关系如此密切,主要文化渊源在于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是当地旧苗裔与南移的华夏族群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16.
在渐进中实现突破──中越两国经济改革比较温桂芳越南经济改革在许多方面与中国的改革相似中国和越南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而且都是在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尤其是越南改革起步较中国晚,在许多方面都十分注意学习和吸取中国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选择在1978年5月24日,即布热津斯基结束访华的第二天公开中越两国在华侨问题上的争端,这首先是中越华侨争端已经严重到必须公开的结果,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安排。中国通过这样的安排,有效地向外界传递了中美两国高层在会谈中有关越南和苏联问题的重要共识,并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使美国意识到,在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之前必须暂缓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钟飞腾 《当代亚太》2012,(3):94-115
本文通过对中越、中菲南海政策协调的分析表明,三方在功能性问题上存在着极强的合作可能性。但功能性问题的特点是容易产生矛盾。在对主权存在不同主张的情形下,由于担心资源开发的收益分配不公平,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并不牢固。越南和菲律宾由于人地资源矛盾突出,对海洋资源的渴求显著强于中国,其南海政策极易获得国内的高度支持,这是越南和菲律宾不会在南海争端中让步的原因,也是其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仍表现强硬的根本原因。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双边制度化程度要高于中菲,其原因在于中越之间存在更紧密、更深入的关系,多个议题制度化的成果及经验外溢到南海领域,使双方高层在战略上容易达成共识,并对两国的国内决策和执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理解越南和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差异,还需要挖掘两国更多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越南、菲律宾政府各自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利益和相关部门的挑战。可以预计,国内利益多元化将使其南海政策更加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19.
越南外资政策的变化及对越投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自1988年颁布《外国在越南投资法》以来,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投资条例日趋规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外资的进入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越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相互之间在要素禀赋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国间的投资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间经济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非商业风险之一。本文对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主要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越南投资可能面临的国家风险主要集中在政府违约、政府效率和官员腐败等问题上,越南的罢工问题、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等也会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也是影响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前景和安全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