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面临的责难,恩格斯晚年根据新的历史经验,在肯定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决定作用的同时,强调了上层建筑诸要素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要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龚宏龄 《求索》2011,(10):110-111,114
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对于民主政治进程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正如“历史合力论”的图景,是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构成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最终生成的合力结果。这一结果的生成需要公共理性的支撑,也需要借助人自身的发展和法治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创建唯物史观,将辩证方法发扬光大。唯物史观方法论每前进一步,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实践就加深一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冲破了以往人本主义所存留的那些抽象迷误,纠正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模糊认识,把人民社会历史主体地位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用“以人为本”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当代我国历史科学的方法论,应是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由多角度、多层次、相互联系并互为补充的多样化统一的史学方法体系。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体系的建设,除了对以往历史研究中的经验性知识和方法进行理论总结外,还应当循着以下三个途径去作出努力:一是吸取国内外传统史学有关史学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成果;二是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人文科学有关方法论和方法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三是吸取马克思主义著作已经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史学方法论和方法的成果。我们既然是在马克思的旗帜下进行探索,后者无疑应当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做了一点笨工作,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关历史研究方法的论述摘出,分成几个问题加以整理,鉴于篇幅关系,本文只谈三个问题,希望能为建设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体系,从它的一个基本来源上,提供某些素材。  相似文献   

5.
段栋峡 《前沿》2011,(5):60-67
唯物史观所蕴涵的方法论体系并不是单一的范畴叠加,而是由"元方法论""基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所组成的理论系统:以"现实的个人"为"总体性方法",从实践和实践辩证法两个向度诠释了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通过"社会过程论""社会结构分析法"通约"社会有机体;"进而探寻社会发展动因、动力的"具体方法"。我们通过这三个维度来图解和分析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内在逻辑架构,对于我们深化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曹润生 《长白学刊》2001,46(3):42-45
基于唯物史观所确立的现实的人与社会历史内在统一、社会历史起作用人的发展的规律原本一体的科学观念以及唯物史观对人的解放问题的科学解决,唯物史观可以被恰当地确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科学的人学。从唯物史观之外去构造所谓马克思主义人学肯定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观所涉及的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柱石,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审视下,历史虚无主义清晰地暴露出其反历史、反科学的唯心史观本质。广大国史工作者必须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8.
普列汉诺夫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社会结构"五层次论",阐明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百年之后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如何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列宁延续了前人既有成果又跳脱了窠臼;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站在资本主义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被瓜分的形势下判断了国际格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把握中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无产阶级理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作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为无产阶级的崇高社会理想奠定了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理论指南。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根据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必须加强理想教育,进一步形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1.
历史进步论,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历史进步论既面临一个正本清源的任务,又有一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问题。历史进步论以承认历史进步的客观性为前提,历史进步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形态变革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理论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观,是对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论的发展,不仅打开了我们关于历史进步动力系统的认识眼界,而且宣示了一种具有明显主体建构特征的历史动力观。  相似文献   

12.
李红革 《求索》2011,(7):98-100
马克思主义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原理的思想集成包括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批判性、革命性原理;继承性、发展性原理;具体的、矛盾分析的原理;人类历史发展动力论原理以及矛盾斗争性、同一性原理六个方面。六条原理,相互联系、相互支撐,构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群集",它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内在源泉,还是诠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当下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还是从中外思想家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解读、阐释、运用、丰富与发展;无论是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宗旨,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各个学科的渗透,我们都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观点都不会过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永远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对经典文本现实意义的挖掘、对理想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对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与唯物史观相偕而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毋庸讳言,在以往的与当前的中共党史研究中,教条化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一些学者虽然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学术研究,但是并未将重心放在如何回应历史与现实社会所提出的命题之上,对于各种历史与现实问题采用直接下判断的方式武断地运用唯物史观,给中共党史研究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变迁急剧延展,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唯物史观所具有的世界观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作为促动中共党史研究的双重引擎,尤其是更加注重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是当前中共党史研究取得科学成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观是习近平科学解答时代之问的重要理论结晶,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当前国内环境、国际形势的现实关照,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新时代观基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据,深入探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观最终归宿点的重要问题。运用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析方法,全面理解习近平对新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历史非决定论或社会多元论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和否定,具体分析了社会发展中基本社会因素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决定论和选择论相统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同时主要针对实践发展对剩余价值论的挑战,在考察现时代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龚贵元 《求索》2005,(7):94-95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其论述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现实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吴苗 《前沿》2011,(16):58-61,66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的总体看法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历史发展的真实研究与表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特点作出阐释与发展。恩格斯在其晚年作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合力的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具有时代化特征,为解决时代发展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与时代化统一于其实践性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国情特点、集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而提出来的。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承袭,同时又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飞跃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论的缺失制约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也导致了公共管理的身份危机.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建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史,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各种要素、传统和途径的整合体,它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以政治与行政相统一为基本方法,全面阐述了公共管理的主要观点和历史嬗变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的方法论为指引,对于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保证公共管理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