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壮大的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当代国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价值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灵魂,是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概括,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提升文化自信的资源,具有提升文化自信的独特精神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文化的性质和影响力以及文化自信的生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提高国家文化创造力、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扩大国家文化辐射力、提升国家文化吸引力以提升文化自信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是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的。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内核所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的红色文化、现代的先进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写进了党章,体现了我党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一样具有高度自信。我们必须从国家价值目标中审思文化自信,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中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优秀因子,增添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自信和底气。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更是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揭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当代的文化自信集中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文化自信主要在于其所代表的文化先进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对世界先进文明有益成分的吸纳性,及其所反映的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舒刚 《时事报告》2014,(4):3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日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首都经贸大学等1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要求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基础和精神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知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非常重视安顿人的身心、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这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而为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由北京大学李翔海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3年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相似文献   

14.
董永刚 《前进》2023,(11):36-37
<正>明德尚义、尊礼崇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自信源于优势,自信方能激发创新。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唐旭晨 《前沿》2023,(4):22-31+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全新论断,是对“两个结合”的深入阐释和剖析。契合是结合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是契合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契合与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课题。从价值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天然的相通性,这是二者从契合走向结合的前提条件;从历史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契合与结合经历了从碰撞交织、磨合发展到创新融合的过程,体现了二者从契合走向结合的渐进性;从实践维度看,只有着眼于二者动态与静态的交织过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推进二者的契合与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脊梁,繁荣当代先进文化是呵护文化自信的命脉。规避"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陷阱,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7.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深入推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把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必定会遭遇许多不可预料的重大历史课题和风  相似文献   

20.
读书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曲风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权威读物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